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教人有個綽號是健康寶寶。
比起其他科系的學生,“衛仔”們多了份對健康的強迫性關懷,上課時多了與老師的互動,而多元的學習方式,透過討論、表演、參觀…,甚至是 Call in、Talk Show 的展現,讓整體學習更生動。
環境的學習與刺激更是讓人憾動心弦:大安森林公園的音樂台、西門町和東區的燈紅酒綠街、中正紀念堂和市政府的台北燈會,還有更臨近國家圖書館、北市圖書館、台大、公館、台北火車站、光華商場…,當然還有師大夜市的異國風情。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以中部某區域教學醫院為例(2011) 胡藍文本研究目的主要探討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以中部某區域教學醫院之臨床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進行抽樣,採橫斷式調查法,利用自填問卷方式,取得有效問卷297份。研究資料以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臨床護理人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以人際支持情形最好,其他依序為自我實現、壓力處理、營養、健康責任、運動。 二、臨床護理人員之健康行為自我效能以健康責任自我效能最強,其他依序為營養、心理安適、運動。 三、臨床護理人員之健康概念以調適性概念最正向,其他依序為功能/角色性、安寧幸福性、臨床性健康概念。 四、臨床護理人員之健康控握情形以傾向內控者最多,權威外控者次之,機運外控者最少。 五、年齡較大、輪值班別固定以及服務於門診健檢之臨床護理人員,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實行情形較好。 六、臨床護理人員之健康行為自我效能愈強、健康概念愈正向、社會支持愈多、愈傾向內控及權威外控等,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愈好;愈傾向機運外控者,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愈差。 七、臨床護理人員之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健康概念、輪值班別、年齡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具有預測力,共解釋47.5%的總變異量。Item 健檢族群代謝症候群不同危險因子患者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台北市某醫學中心為例-(2008) 陳瀅如; Chen,Ying-ru本研究旨在探討健檢族群代謝症候群不同危險因子患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與個人背景因素,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健康行為利益、健康行為障礙及自覺健康狀態的關係,並找出影響採取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為橫斷式調查法,以台北市某醫學中心的健檢族群代謝症候群患者為研究對象,利用自填式結構問卷進行資料的收集,包括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健康行為利益與健康行為障礙量表,健康行為自我效能量表,自覺健康狀態量表及基本資料。問卷先經內在一致性,再測信度,內容效度與建構效度之檢定,施測後獲得有效問卷138份。 研究結果顯示: 1. 健檢族群代謝症候群不同危險因子患者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6個層面中,分數由高而低依序為人際支持、自我實現、營養、壓力處理及健康責任,而運動為最低。 2. 研究對象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和健康行為自我效能、自覺行動利益、自覺健康狀況呈顯著正相關,與自覺行動障礙呈現負相關。其中健康行為自我效能愈高者、自覺健康狀況愈好者,自覺行動障礙越低和自覺行動利益越高者,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執行愈佳。 3. 研究對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可由健康行為自我效能、自覺行動效益和年齡等變項有效的來預測,可解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變異量為 76.4%,其中以健康行為自我效能最有預測能力。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針對衛生教育及健康促進方針提出建議,以作為提升代謝症候群患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參考及將來可能的研究方向。Item 公共衛生防疫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相關因素探討-以某縣市為例(2019) 陳思璇; Chen, Szu-Hsuan以某縣市公共衛生防疫人員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探討其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情形,研究工具係使用個人背景、自覺健康狀態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量表,整體統計樣本共計112名,有效回收率達90.3%,並使用描述性統計的次數分配、百分率、平均值、標準差與推論性統計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複迴歸方式進行分析統計,進一步了解在個人背景變項、自覺健康狀態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關係,並探討預測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因子。本研究調查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在自覺健康狀態的程度為中上,普遍對於自己健康狀況的評值有正面的評價。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部份,最高分為自我實現、次高為人際支持,最低分為運動。 二、研究對象在個人背景變項中的身體質量指數(BMI)與自覺健康狀態呈現顯著差異。 三、研究對象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會因為不同的年齡及教育程度,而呈現顯著差異。 四、研究對象的自覺健康狀態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兩者之間呈顯著正相關,表示當研究對象其自覺健康狀態越好時,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執行上會越落實。 五、在個人背景變項中的「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及「自覺健康狀態」皆可有效預測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且可解釋39.4%的變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