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教人有個綽號是健康寶寶。

比起其他科系的學生,“衛仔”們多了份對健康的強迫性關懷,上課時多了與老師的互動,而多元的學習方式,透過討論、表演、參觀…,甚至是 Call in、Talk Show 的展現,讓整體學習更生動。

環境的學習與刺激更是讓人憾動心弦:大安森林公園的音樂台、西門町和東區的燈紅酒綠街、中正紀念堂和市政府的台北燈會,還有更臨近國家圖書館、北市圖書館、台大、公館、台北火車站、光華商場…,當然還有師大夜市的異國風情。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探討COVID-19後疫情時代護理、長照與公衛相關科系學生投入長照產業意圖之影響因素
    (2023) 洪慈慧; Hung, Tzu-Hui
    背景:我國的人口老化速度逐年加快,預估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然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的威脅,可能影響國內長照產業投入意願,因此了解相關科系學生投入長照產業有助於未來長照產業人才之投入。目的:本研究運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後疫情時代就讀護理、長期照護及公共衛生等健康產業相關科系的學生投入長照產業意圖之影響因素。方法:本研究採線上問卷調查法,目標族群為國內年滿20歲以上之護理系、長期照護系、公共衛生系(含醫務管理系或健康事業管理系)等健康產業相關科系的學生,回收有效問卷共計153份,以SPSS 23.0版套裝軟體進行變異數分析、t檢定、皮爾遜相關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等。結果:本研究學生之老化知識程度為中等 (M = 7.71, SD = 2.38);對於長照或老化看法偏正向 (M = 25.59, SD = 3.50) ;同理心表現為正向 (M = 35.25, SD = 4.44) ;而對於COVID-19感知的程度偏高 (M = 7.86; SD = 1.54) 。在投入長照產業的計畫行為理論變項的表現上,本研究的學生投入長照產業意圖 (M = 9.22; SD = 3.04) 、對於投入長照產業工作態度 (M = 10.80; SD = 2.07) 以及知覺行為控制 (M = 10.25; SD = 2.63) 為中等程度,但主觀規範偏低 (M = 8.71; SD = 2.76) ,而社會心理變項與投入長照產業意圖為低度相關。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結果顯示,影響後疫情時代的健康產業相關科系學生投入長照產業意圖之因素包含「男性」 (β = -0.142, p< .05) 、「對於投入長照產業工作之態度」 (β = 0.481, p < .001) 、「主觀規範」 (β = 0.225, p < .001) 及「知覺行為控制」 (β = 0.214, p < .01) 。 結論:當學生對於投入長照產業抱持正向的態度時,提升重要他人的支持與勝任感,將有助於增強投入長照產業之意圖。因此,建議健康產業科系之教育單位能夠推動在地化產學合作,增加長照單位之參訪、見習機會,並增設高齡長照學實習為必/選修課程,強化學生對在地長照產業的認同,以激發就業的動機。同時,可增設高齡與長照相關通識課程或學分學程,以消除對於長照或老化之刻板印象或偏見,有助於未來長照產業人力的發展。
  • Item
    以桌遊結合AR擴增實境為基礎之創新教學在藥物濫用防制教學的成效探討-以高中職進修部學生為例
    (2020) 宋慶禾; Sung, Ching-Ho
    本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運用AR擴增實境桌遊為特色之教育介入,探討在藥物濫用防制創新教學的成效。招募108學年度桃園市某兩所高中職校進修部400位學生為研究對象,有效樣本362位學生,實驗組接受AR擴增實境桌遊課程,對照組接受傳統講述教學課程。 在教學介入後,以結構式問卷進行調查,描述性統計基本資料分布情形,成對樣本t檢定介入前後的差異性;廣義估計方程式(GEE)檢定分析,比較兩組前後測之組間差異,及實驗組AR桌遊科技易用性評價。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基本識能、生活技能、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及行為意圖顯著相關並優於對照組,態度較不顯著,科技易用性評價滿意度佳,認為AR桌遊具有教育功能且簡單容易操作。 此教育介入在藥物濫用防制教學有相當的成效,能有效影響學生拒絕藥物濫用之行為。
  • Item
    以多層次分析探討影響國中生拒絕藥物行為意圖之因素-計畫行為理論之應用
    (2011) 蔡宜螢
    本研究目的為以多層次分析(階層線性模型,HLM)並運用計畫行為理論來探討個人層次因素與學校層次因素對「拒絕藥物行為意圖」之影響。以台灣北部四縣市(基隆市、新北市、台北市、桃園縣)隨機抽樣的24所國民中學之七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合計2285人。研究的重要結果如下: 一、個人層次因素中,「同儕藥物使用情形」、「學生自主性」、「拒絕藥物態度」、「拒絕藥物主觀規範」及「拒絕藥物知覺行為控制」皆為拒絕藥物行為意圖的顯著個人變項。同儕有使用藥物者其拒絕藥物行為意圖比同儕沒有使用藥物者低,學生自主性越高與拒絕藥物態度、拒絕藥物主觀規範及拒絕藥物知覺行為控制得分越高,拒絕藥物行為意圖得分亦越高。11個個人層次的解釋變項可解釋學校內拒絕藥物行為意圖之變異的60.3%。 二、學校層次因素中,「學校都市化程度」及「學校平均拒絕藥物知覺行為控制」為影響拒絕藥物行為意圖的顯著學校變項。學校位於都市地區其拒絕藥物行為意圖比位於鄉村者高;而學校平均拒絕藥物知覺行為控制得分越高,學校整體拒絕藥物使用行為意圖越高。7個學校層次的解釋變項共可解釋學生拒絕藥物行為意圖之變異量的0.93%。 三、在控制個人層次因素後,學校層次因素不再對拒絕藥物行為意圖具有影響,顯示造成學生拒絕藥物行為意圖的高低,主要是受到學生間變異的影響,而學校間變異的影響較微小。可新增同儕藥物使用、學生自主性等變項於計畫行為理論架構中,以增強拒絕藥物行為意圖的解釋力。 整體而言,影響國中生拒絕藥物行為意圖主要為個人層次因素,包括計畫行為理論變項、同儕藥物使用情形及學生自主性。因此,建議未來的藥物使用防制介入課程可依據計畫行為理論及社會影響理論(應針對有同儕藥物使用的高危險群學生)進行課程設計,並多給予學生正向的學習經驗,讓學生得以改善自主性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