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教人有個綽號是健康寶寶。

比起其他科系的學生,“衛仔”們多了份對健康的強迫性關懷,上課時多了與老師的互動,而多元的學習方式,透過討論、表演、參觀…,甚至是 Call in、Talk Show 的展現,讓整體學習更生動。

環境的學習與刺激更是讓人憾動心弦:大安森林公園的音樂台、西門町和東區的燈紅酒綠街、中正紀念堂和市政府的台北燈會,還有更臨近國家圖書館、北市圖書館、台大、公館、台北火車站、光華商場…,當然還有師大夜市的異國風情。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台灣北部地區青少年電子煙媒體暴露、媒體素養、態度、行為與意圖之相關研究
    (2024) 李翠芬; Li, Tsui-Fen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學生背景因素、電子煙媒體暴露、素養、態度與電子煙使用行為及意圖之關係。調查新北市、桃園市及宜蘭市國中一年級學生,以自填式問卷進行調查,共1951份有效問卷。研究結果發現如下:1. 國中一年級學生曾經使用電子煙者42人(2.2%)。2. 雙變項分析結果顯示,學生為男性、成績為後段、家庭經濟狀況為低與中低收入、電子煙媒體暴露越高、電子煙情感媒體素養越低、電子煙廣告效果越高與電子煙結果期待越高者,其曾經使用電子煙的比率較高。3. 邏輯複迴歸分析結果顯示學生電子煙情感媒體素養越低與電子煙廣告效果越高者越易有曾經使用電子煙情形。4. 複迴歸分析結果顯示,學生電子健康素養越低與電子煙廣告效果越高者,其一年內使用電子煙意圖越大。建議政府落實禁止電子煙等新興菸品行銷訊息,加強違規行銷查緝。學校強化電子煙媒體素養教育,以降低電子煙對兒童與青少年的危害。
  • Item
    台灣北部地區青少年親子關係與吸菸行為之關聯研究
    (2024) 陳怡瑾; Chen, Yi-Chien
    研究背景及目的: 吸菸行為是導致過早死亡的最重要的可預防原因,也是非傳染性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青少年是菸品使用的弱勢族群,如何避免青少年的吸菸行為一直是公共衛生領域重大的議題之一。研究證實,良好的親子關係對青少年具有保護作用,可以避免危險行為。然而過去研究在探討青少年吸菸行為時,常以家人吸菸對青少年影響為主要探討方向,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欲了解除了家人吸菸的影響因素外,親子關係是否為另一個關鍵原因?故進一步探討父子關係及母子關係對青少年吸菸行為的影響。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對象為1,485位新北市及桃園市的國高中職學生。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卡方檢定、獨立樣本t檢定、及邏輯斯回歸等統計方法進行數據分析。 研究結果: 一、青少年沒有吸菸行為者佔92%,有吸菸行為者佔8% 二、青少年的母子關係與吸菸行為有達到統計上顯著負相關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結果顯示,青少年吸菸行為與親子關係中的母子關係有顯著負相關,B = -0.265,p = 0.009,OR = 0.767,也就是當母子關係越親近,青少年吸菸機率越低,若是母子關係疏離或匱乏,則青少年容易有吸菸行為產生。由於本研究為橫斷性研究,建議未來以縱貫性研究來了解青少年吸菸行為與母子關係的因果關聯。此外,青少年吸菸行為與家人吸菸有顯著相關,因此建議校園菸害防治課程應與家長連結,提供家庭戒菸服務資源,建立居家無菸環境,以減少青少年吸菸行為。
  • Item
    健康行動過程路徑對青少年規律運動行為的預測效果
    (2010) 王淑芳; Wang Shu-Fang
    本研究旨在驗證健康行動過程路徑(HAPA)是否適用於台灣青少年的規律運動行為。研究對象為286名台北市某國中七年級的學生。在兩個月的追蹤調查中,使用了三份結構式問卷。利用徑路分析發現:(1)25.5%的研究對象有從事規律運動;(2)經過幾次的修正調整後,HAPA運用在青少年規律運動上的適配情形良好(χ2=38.225、χ2/df=1.593、GFI=.974、AGFI=.943、PGFI=.443、NFI=.959、 CFI=.984、SRMR=.036、RMSEA=.046),整個模式可解釋規律運動行為28%的變異量。修正後的模式顯示規律運動意圖與行為有直接及間接的關係,計畫(包括行動計畫和因應計畫)與自我效能(包括因應自我效能及恢復自我效能)扮演著中介變項的角色。這些結果顯示修正後的HAPA對於促進青少年從事規律運動是有助益的。最後,本研究也對相關教育課程及未來研究提出一些建議。
  • Item
    台北地區國中小女學生月經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2004) 歐陽美蓉; Ou Yang, mei-Jung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瞭解國中小女學生月經態度之現況,並進一步探討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及訊息因素與月經態度之關係。以九十二學年度就讀於台北縣市之國小五、六年級及國中一、二年級的女學生為母群體,採分層集束抽樣法,以團體自填式問卷方式進行資料收集,共得有效樣本902人。所得資料以t –test 、One-way ANOVA、Pearson積差相關和複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分析。 研究重要結果如下: 一、 研究對象的月經態度為中立偏負向;台北市女學生之月經態度比台北縣正向。 二、 研究對象的初經時間以國小六年級和五年級為多,在已來經者中,一半以上自覺初經來時心理沒有準備好,初經心理準備度較充足者,對月經有較正向的態度;對初經的感覺以沒有感覺和害怕最多。 三、 研究對象的月經生理不適經驗以肚子痛最多,其次為容易疲倦、皮膚問題、腸胃不舒服等。 四、 研究對象之月經訊息獲得來源以來自母親佔第一位,其次為老師或健康教育課程、宣導手冊、同學朋友等。訊息內容以生理知識、處理月經、經期調理、經痛處理及健康成長為多。 五、 月經生理不適經驗與月經態度有顯著負相關;相反地,月經知識與月經態度呈正相關。 六、 母親教育程度愈高、母女溝通態度愈開放時,研究對象的月經態度愈正向。 七、 有從電視廣告得到訊息者較未從該管道得到訊息者之月經態度較負向。獲得「月經不潔」與「民俗禁忌」訊息內容者較沒有者之月經態度負向。另月經訊息內容與月經態度有顯著相關,即獲得正面訊息愈多時,月經態度也愈正向 八、 研究對象之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及訊息因素可解釋研究對象的月經態度總變異量為15.8%,其中顯著的預測變項有月經生理經驗、月經知識、母親教育程度、母女溝通態度、衛生棉廠商與電視廣告訊息來源及月經不潔的訊息內容等 根據研究結果對學校、家庭、社會方面之月經教育提出建議,提供與宣導正向健康的月經訊息,以幫助青少女適應青春期的生理變化,用健康的態度面對月經,迎接成長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