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教人有個綽號是健康寶寶。

比起其他科系的學生,“衛仔”們多了份對健康的強迫性關懷,上課時多了與老師的互動,而多元的學習方式,透過討論、表演、參觀…,甚至是 Call in、Talk Show 的展現,讓整體學習更生動。

環境的學習與刺激更是讓人憾動心弦:大安森林公園的音樂台、西門町和東區的燈紅酒綠街、中正紀念堂和市政府的台北燈會,還有更臨近國家圖書館、北市圖書館、台大、公館、台北火車站、光華商場…,當然還有師大夜市的異國風情。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7
  • Item
    以臨床衰弱量表、檢傷分類與共病指數評估醫院急診高齡病人預後之研究
    (2024) 鄭韻如; Cheng, Yun-Ju
    背景:人口老化是全球近年來極為關注的議題。隨著老年人口逐年上升,急診65歲以上就診民眾更高達四成,其健康狀態不再僅受疾病本身影響,還涉及活動功能、心智、環境、經濟和社會因素。因此,醫療照護必須調整,從傳統疾病轉向功能評估。如果急診65歲以上高齡者的評估結果能有效預測預後,將有助於衛生教育和醫療決策。目的:本研究透過臨床衰弱等級量表(Clinical Frailty Scale,CFS)、臺灣五級檢傷分類系統(Taiwan Triage and Acuity Scale, TTAS)、查爾森多重共病指數(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 CCI)等量表探討其評估結果及與預後的關係。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方法:本研究採病歷回溯法,收集某醫學中心自2019年1月1日到2023年12月31日,於急診接受臨床衰弱量表(CFS)評估的高齡者,依據其病歷資料之特性、評估結果及預後進行分析。結果:本研究共分析9594位個案病例。結果顯示,老人評估量表對再入院及死亡皆具預測力,在控制干擾變項後,三個量表皆為死亡的獨立預測因子。而臨床衰弱量表(CFS)和共病指數(CCI)為短期再入院的獨立預測因子。追蹤再入院與死亡之預測力,以臨床衰弱量表(CFS)最優,其次為檢傷分類(TTAS)為共病指數(CCI)。結論:臨床衰弱量表(CFS)、檢傷分類(TTAS)及共病指數(CCI)皆為急診高齡者預後之預測工具。其中臨床衰弱量表(CFS)作為急診老人預後評估的首選工具,建議未來推廣於急診老人評估中,配合檢傷分類(TTAS)及共病指數(CCI),作為醫療建議及處置之參考依據。
  • Item
    咖啡因及可可鹼之攝取量對高齡者認知功能表現影響之探討-以美國NHANES 2011-2014年資料庫為例
    (2024) 王芊茹; Wang, Chien-Ju
    背景與目的:人口高齡化已是無可避免的全球趨勢,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提及高齡者常見的病症之一為失智症。認知功能障礙為失智症最早之病程,因此如何預防及延緩,使其避免發展成失智症是我們必須關注的課題。飲食為預防認知功能障礙方式之一,而咖啡因及可可鹼已被證實具有神經保護作用,且兩者的化學結構非常相似,故本研究將兩者一併進行探討,因此本研究旨在瞭解60歲以上高齡者之咖啡因及可可鹼攝取量與認知功能之關聯性。方法:本研究為橫斷性研究,採用美國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ANES) 資料庫選取2011-2014年60歲以上高齡者之資料,共計2,524位。將其咖啡因及可可鹼攝取量利用四分位數分為四組:各認知功能表現(Consortium to Establish a Registry for Alzheimer’s Disease (CERAD)測驗、動物流暢度測驗、數字符號替換測驗)則利用中位數分為正常及異常二組。使用卡方檢定及邏輯斯迴歸分析,探討高齡者咖啡因及可可鹼攝取量之多寡對於其認知功能是否有所影響。結果:本研究2,524位60歲以上高齡者中,CERAD測驗正常為1,111位,異常為1,413位;動物流暢度測驗正常為1,231位,異常為1,293位;數字符號替換測驗正常為1,221位,異常為1,303位。當中女性、教育程度較高者、已婚/與伴侶同住者、家庭收入與貧困的比例≧1者、有飲酒者及有運動者之認知功能較高,而年齡較大者、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憂鬱症患者及吸菸者之認知功能則較低。經調整社會人口學特性與健康狀態變項後,發現攝取咖啡因、可可鹼或同時攝取咖啡因及可可鹼之第四分位數攝取量,對於高齡者各認知功能皆具有保護作用,但當中僅有咖啡因攝取量與CERAD測驗、可可鹼攝取量與數字符號替換測驗、咖啡因及可可鹼攝取量分組與CERAD測驗以及咖啡因及可可鹼攝取量分組與動物流暢度測驗達顯著意義。結論與建議:透過本研究可以發現,攝取較多的咖啡因及可可鹼時,認知功能較高且具有保護作用,且相對於僅有攝取咖啡因或可可鹼時,同時攝取兩者對於預防認知功能障礙具有加成作用。針對實務方面之建議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關注高風險之族群以及在國內外建議攝取量之條件下,適量攝取咖啡因及可可鹼,以降低罹患認知功能障礙之風險;未來研究之建議為可以利用長期追蹤之方式,來瞭解各種攝取物質及情形對於認知功能之因果關係,或是採用臺灣健保資料庫以及國民營養健康調查來進行分析,除檢驗研究結果是否一致外,也能更加瞭解臺灣之現況。
  • Item
    探討維生素D總攝取量與高齡者憂鬱症狀之關聯性-以美國NHANES 2007-2018年資料庫為例
    (2024) 楊惠雯; Yang, Hui-Wen
    研究背景與目的:世界人口正迅速朝高齡化發展,高齡者面臨老化所產生的疾病與社會環境因素改變所帶來的生活變化均易導致心理健康問題,其中憂鬱症為高齡者最常見之心理健康問題,而高齡者患有憂鬱症可能造成嚴重影響,近年來有研究指出憂鬱症與營養狀況具有關聯,其中微量營養素在負責調節大腦情緒功能有著重要之作用,眾多營養素中,「維生素D」在許多國家攝取不足的情形十分普遍,過去研究指出體內維生素D可保護大腦神經營養因子與生長因子,並與大腦之維生素D受體結合參與情緒調節功能,若攝取不足可能會影響心理健康,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齡者膳食加補充劑的維生素D總攝取量與憂鬱症狀之間的關聯性。研究方法:本研究為橫斷面研究,採用美國健康與營養調查資料庫(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2007至2018年之數據,篩選出9,780位60歲以上具有維生素D膳食加補充劑之總攝取量及具有憂鬱症狀評分之高齡者,維生素D總攝取量以四分位數分為四組,憂鬱症狀以患者健康問卷(PHQ-9)的10分作為切分點分成有或無憂鬱症狀兩組,並利用卡方檢定與邏輯斯迴歸分析維生素D總攝取量與高齡者憂鬱症狀之關聯性。 研究結果:本研究9,780位60歲以上高齡者中,有憂鬱症狀者佔比為8%,女性、有吸菸與飲酒習慣、有睡眠問題、有慢性疾病的高齡者具有憂鬱症狀的風險較高,而65歲以上之年齡層、非西班牙裔白人與黑人、教育程度越高、已婚(同居)、家庭收入與貧困比例≧1、睡眠時數充足及有身體活動的高齡者具有憂鬱症狀的風險較低,調整所有社會人口學與健康狀態因素後,維生素D總攝取量對高齡者憂鬱症狀雖有輕微的保護作用,但攝取量各分位數均不具顯著差異。結論:維生素D總攝取量與高齡者憂鬱症狀並無直接關聯,憂鬱症狀可能受社會人口學與健康狀態因素影響,因此建議高齡者除了維生素D攝取量維持在各國所制定的標準之外,亦需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具備運動習慣、充足睡眠、戒菸戒酒等健康行為,同時醫療院所及社區可對有慢性病等危險因素之高齡者定期進行憂鬱症狀篩檢及預防,以減少憂鬱症狀的發生。未來需更多前瞻性研究以深入探討維生素D攝取量與憂鬱症狀之間的因果關係。
  • Item
    社區高齡者營養狀態與衰弱之關聯性研究
    (2024) 林映岑; Lin, Ying-Tsen
    隨著全球人口高齡化,人口老化帶來的健康衝擊接踵而來,成為各國當今不容忽視的重要議題。營養狀況為高齡者整體健康的關鍵因素之一,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充足的營養是健康老化的關鍵,對於預防高齡族群衰弱風險,甚至疾病防範皆至關重要。而過往國內較少針對高齡者營養狀態與衰弱之相關研究探討,故本研究旨於瞭解社區高齡者營養狀態與衰弱之現況及探討兩者間的關聯性。本研究採橫斷性研究設計,以便利取樣方式,於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期間於臺大醫院老年醫學部蒐集資料。招募共301位65歲或以上可自行進行日常生活活動與行為,並排除嚴重聽力、重度認知功能障礙、視力失能或嚴重衰弱狀態之高齡者。本研究由訪員以問卷方式調查個人基本資料、居住狀態、疾病史及藥物使用,並運用迷你營養評估-簡表及臨床衰弱評估量表等評估工具,蒐集高齡者營養狀態及衰弱程度,最終總計共278位納入數據分析。統計方法採用描述性統計、卡方檢定及多元邏輯斯回歸進行分佈與關聯性分析。本研究共計278位65歲以上社區高齡者納入分析,平均年齡:77.4±8.5歲,54.7%為女性;有營養不良風險者占23.4%;而於衰弱程度分佈中,無衰弱65.8%、衰弱前期9.7%、有衰弱24.5%。經由初步卡方分析結果顯示,高齡者之營養狀態與衰弱程度間在於分佈中呈現顯著差異,後續進一步進行多元邏輯斯回歸分析探討營養狀態與衰弱程度之關聯性,結果顯示營養狀態與衰弱前期及衰弱之間皆無顯著相關。研究結果中發現,高齡者營養狀態與衰弱程度雖然於分佈上有顯著差異,但卻於關聯性間無顯著相關,建議未來研究可納入其他與營養相關之客觀數據,以利進一步進行營養狀態與衰弱之關聯研究。
  • Item
    高齡者主、客觀身體活動差異與下肢肌肉指標之關聯性
    (2024) 歐芝伶; Ou, Chih-Ling
    高齡者的身體活動量可能因為個體的主觀認知與實際情況有所差異,若個體對於身體活動量的認知不足,可能會影響其健康生活型態。故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內高齡者主、客觀身體活動差異及對下肢肌肉指標之關聯。本研究採便利取樣選取臺北市、宜蘭縣高齡者社區據點的高齡者作為研究對象,人數共計159人。運用IPAQ國際身體活動量表、三軸加速規及身體組成分析儀作為研究工具,測量其主觀與客觀身體活動量及不同身體活動量強度,包含:「輕度」、「中強度」及「高強度」身體活動,探討其與高齡者的下肢肌肉指標,包含:「下肢肌肉量」、「腿部肌肉分數」與「下肢相位角」之關聯性。本研究以成對樣本t檢定、多元線性迴歸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高齡者呈現低估其輕度身體活動量(-238.82±78.95分鐘)、高估高強度身體活動量之情形(6.85±16.39分鐘);多元線性迴歸分析發現,高齡者主、客觀高強度身體活動差異與下肢相位角有正向關聯性 (B=0.056, 95% CI :0.003-0.110)。高齡者認知自身高強度活動較實際為多,與較佳的下肢肌肉指標具有正向的關聯性。本研究發現可提供未來衛教策略參考及增加健康促進活動之內容。
  • Item
    高齡者每日中斷久坐次數與功能性體適能表現之關聯性研究
    (2024) 張坊慈; Chang, Fang-Tzu
    目的: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參與者不同社會人口學變項在功能性體適能表現上的差異性,進一步探討參與者每日中斷久坐次數與其功能性體適能表現之關聯性。此項研究以65歲以上的老年人作為研究對象,運用客觀儀器三軸加速規(GT3X+ ActiGraph, Pensacola, Florida),來測量其每日久坐中斷次數,以及與功能性體適能表現 (握力、五次坐立測驗、三公尺起身繞行與六公尺行走速度) 之關聯性,共收集200位高齡者,平均年齡是76.3歲,其中55%為女性。結果:本研究發現教育程度高中職含以下、及慢性病就診科別大於4科及有認知風險的族群,其所有功能性體適能表現皆比其他族群顯著較差,性別為女性的族群,其握力相關表現較男性為差,有抽菸及喝酒的族群在五次坐立測驗的表現皆比其他族群較差,另外有使用藥物大於8種的族群在三公尺起身繞行、六公尺行走速度及五次坐立測驗之表現皆比小於8種的族群差,營養狀況有風險的族群在握力、六公尺行走速度及五次坐立測驗之表現皆比營養狀況良好者的族群差。在全部族群中,每日中斷久坐則與三公尺起身繞行表現有顯著相關,在非門診族群中,每日中斷久坐則與握力、六公尺行走速度有顯著相關。結論:本研究發現高齡者每日中斷久坐行為的增加與較佳的功能性體適能有關聯性,特別是在握力、三公尺起身繞行及六公尺行走速度方面的表現未來針對高齡者設計中斷久坐行為相關健康促進措施時,可以特別針對高風險族群優先進行介入。
  • Item
    高齡者整體及不同時段的身體活動與功能性體適能表現之關聯性研究
    (2023) 賴鼎富; Lai, Ting-Fu
    背景:高齡者在老化的過程中,可能因事故、器官老化或罹患疾病,經歷暫時地或永久地「失能 (Disability)」的風險較高。增進身體活動為過往預防失能的主要手段,高齡者在日常生活中有較多自主運用的時間,可自行決定自己的生活型態,根據人體晝夜規律 (circadian rhythm) 之理論,身體活動的時間點可以作為校正周邊時鐘的校時器 (zeitgeber),然而,目前尚未有研究探討高齡者進行身體活動之合適的時間點對於肌肉功能表現之關聯。研究目的與方法:本論文將以臺北市居住於社區的高齡者或醫院門診的高齡者作為研究對象,試圖運用三軸加速規 (triaxial accelerometer),來測量其「整體」身體活動量及「不同時段」的身體活動量佔比 (包含:「輕度」與「中高強度」身體活動) ,探討其與高齡者的功能性體適能表現 (包含:「握力」、「基本移動能力」、「走路速度」與「下肢肌力」) 之關聯性。本論文將分為兩個研究,研究一探討「整體」與「不同時段」之輕度及中高強度身體活動和功能性體適能表現之關聯性,研究二,使用「等時替代模型 (Isotemporal substitution analysis)」,進一步探討在「整體」或「特定時段」以三十分鐘的輕度身體活動或中高強度身體活動取代相同時間的靜態行為與功能性體適能之關聯性。結果:在研究一,整體的每日平均中高強度身體活動與握力表現與起身三公尺行走測試表現有顯著正向相關。在不同時段的分析結果則是發現,下午時段的輕度身體活動百分比與起身三公尺行走測試表現有顯著正相關,而晚上時段的輕強度身體活動百分比與起身三公尺行走測試表現及六公尺步行測試表現有顯著正相關。在研究二,整體時間、下午時段與晚上時段以輕度身體活動取代靜態行為,對於握力、三公尺起走測試、六公尺行走測試表現有正向相關。在整體時間、早上與下午時段以輕度身體活動取代靜態行為,對於五次坐站測試表現有正向相關。在整體時間、早上與下午時段以中高強度身體活動取代靜態行為,對於六公尺行走測試表現有正向相關。結論:高齡者在整體或特定時段 (特別是早上或下午) 進行身體活動或進行身體活動取代靜態行為確實與功能性體適能表現在有正向相關,未來的健康促進活動或相關衛教策略可以著重在建議高齡者在日常生活或白天時段當中盡量以任何身體活動取代靜態行為以預防肌肉功能下降並預防失能。
  • Item
    運用等時置換模型探討高齡者身體活動取代靜態行為與失能風險之關聯性
    (2023) 連又旻; Lien, Yu-Min
    研究目的:促進輕強度與中高強度的身體活動並減少靜態行為,對於高齡者的生理功能,以及總體健康的提升有著正向促進的效益。然而,在過去的研究中,不同強度身體活動的時間組合對於失能風險的關聯性並無進一步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使用輕強度或中高強度的身體活動取代靜態行為和失能風險的關聯性,並著重探究輕強度與中高強度身體活動之不同時間組合與失能風險的關聯性。研究方法:220位65歲以上的高齡者 (平均年齡:76.91歲) 納入於本研究並進行分析。以三軸加速規 (ActiGraph wGT3X-BT) 測量日常生活中的輕強度、中高強度身體活動以及每日靜態行為時間。高齡者之失能風險測量則運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之量表進行評估。輕強度、中高強度身體活動取代靜態行為時間與失能風險之關聯性,使用等時置換模型進行研究分析。研究結果:在高齡族群中,靜態行為與較高的失能風險有顯著相關,輕強度身體活動與中高強度身體活動則均與較低的失能風險有相關性。運用輕強度身體活動取代靜態行為時間與高齡者較低的失能風險有相關 (勝算比=0.658, 95% 信賴區間=0.457-0.949),然而,中高強度身體活動取代靜態行為時間則並未發現相關性。在不同強度身體活動之時間組合中,每一組取代靜態行為的身體活動組合均與高齡者較低的失能風險有顯著關聯性。研究結論:為達到預防失能的目標,本研究建議高齡族群需多加累積日常生活中輕強度的身體活動來取代靜態行為,以及可以結合輕強度身體活動與其他強度的活動來取代靜態行為。建議未來研究可運用縱貫性研究設計,來檢驗本研究之發現。
  • Item
    老年人咀嚼能力及營養狀態與認知功能之橫斷性研究
    (2022) 蔡易芷; TSAI, Yi-Chih
    目的:認知障礙是高齡者中最常見的老年症候群之一,它可能與許多因素有關,而營養狀態不良與咀嚼能力差可能與高齡者認知障礙有關,但目前尚不清楚之間的關聯。故本研究旨在調查高齡者的營養狀態和咀嚼能力與認知功能之關聯性。 參與者和研究方法:本研究為橫斷性研究設計,於 2020 年 9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間於臺大醫院老年醫學部蒐集資料。招募標準為 65 歲或以上高齡 者至臺大醫院老年醫學部門診就醫或者曾參與過老人健檢者。本研究運 用迷你營養評估-簡表來衡量營養不良的風險,單題項之問題詢問受試者 的主觀咀嚼能力,簡易智能檢查評估認知功能。統計方法包括獨立樣本 t 檢定、卡方檢驗以及二元邏輯斯回歸。 結果: 本研究共計 256 名高齡者納入分析(平均年齡:80.6±7.1 歲;53.9% 女性)。在調整潛在干擾因子後,無營養不良風險或咀嚼能力良好的高齡 者與認知障礙風險沒有顯著的關聯性。在合併營養狀態與咀嚼能力後,亦 與認知障礙風險沒有顯著的關聯性。 結論:在此樣本中發現,營養狀態、咀嚼能力的好壞皆與認知功能風險無 任何顯之關聯性。未來研究可增加更多咀嚼能力之客觀測量方式,以更加 了解營養狀態及咀嚼能力與認知功能的關聯性。 關鍵詞:營養不良、咀嚼不良、認知障礙、高齡者、臺灣
  • Item
    運用設計思考改善高齡者乳品攝取
    (2022) 蕭文; Hsiao, Wen
    本研究運用設計思考 (Design Thinking) 發展改善社區高齡者乳品類攝取的策略,並測試介入後的成效。研究方法以史丹佛設計研究院所提出的設計思考五步驟實施,在「同理」階段找出7個據點15位社區高齡者進行訪談,於「測試」的階段找2個據點41位社區高齡者進行介入測試。研究結果於「同理」階段發現多數高齡者有攝取乳品類,但沒有攝取足量的原因是因為沒想到或沒想過要攝取乳品類食物或認為營養已足夠,而部分是因經濟或個人生理因素導致攝取不足;「定義」階段將受訪者收斂為經濟壓力型、生理因素型、認知不足型、缺乏觸發點型及依靠他人型,5個典型的人物誌;在「發想」階段透過腦力激盪想出重視飲食、教育、陪伴鼓勵與提醒、減少障礙等多種改善的方案;「製作原型」階段,設計一個「乳品攝取養成計畫」的介入方案,透過4週營養教育的課程提升對飲食的重視,提供攝取乳品類食物的知識與技巧,及辦理挑戰賽的活動,透過陪伴、鼓勵與提醒高齡者攝取乳品類食物,再將挑戰獎勵回饋給據點,可供應乳品類作為高齡者在社區的點心。最後於社區據點進行「測試」,結果發現高齡者乳品類的認知、奶粉及鮮奶的攝取量與總乳品類攝取量達顯著提升,多數高齡者對於規劃的課程表示滿意。本研究發現透過設計考對於促進社區高齡者的乳品攝取有所助益,建議未來可推廣到更多社區以增加高齡者乳品攝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