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教人有個綽號是健康寶寶。

比起其他科系的學生,“衛仔”們多了份對健康的強迫性關懷,上課時多了與老師的互動,而多元的學習方式,透過討論、表演、參觀…,甚至是 Call in、Talk Show 的展現,讓整體學習更生動。

環境的學習與刺激更是讓人憾動心弦:大安森林公園的音樂台、西門町和東區的燈紅酒綠街、中正紀念堂和市政府的台北燈會,還有更臨近國家圖書館、北市圖書館、台大、公館、台北火車站、光華商場…,當然還有師大夜市的異國風情。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在地銀髮族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主觀幸福感相關研究-以臺南市安定區為例
    (2015) 黃惠理; Hui-li Huang
    本研究旨在探討在地銀髮族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因素。以臺南市安定區在地銀髮族為研究對象,採分層集束抽樣法抽取樣本,進行橫斷式問卷調查,共獲有效問卷340份。資料經SPSS22.0處理分析後,重要發現如下: 一、 研究對象中男生占45%、女生占55%,年齡平均為72歲,有配偶者占71.5%。研究對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的健康習慣、健康責任、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口腔保健皆屬中上程度,僅社區參與較差,屬中下程度。研究對象主觀幸福感中的自主性、環境掌控、個人成長、與他人的正向關係、生活目標、自我接納等皆持有正向態度。 二、 研究對象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除了「健康責任」與背景變項無關外,有配偶者、有參與社區活動者、自覺健康狀況越好者其「健康習慣」、「社區參與」、「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口腔保健」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都較好;而年齡越大者、罹病數愈多者則較差。另外,有受教育者、有參與社區活動者、自覺健康狀況越好者,其主觀幸福感較佳;而年齡越大者、罹病數越多者,其主觀幸福感則較差。而研究對象的「健康習慣」、「社區參與」、「健康責任」、「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口腔保健」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越好,其主觀幸福感也越佳。 三、 研究對象的背景變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可以有效預測其主觀幸福感,並可解釋其總變異量之23.6%,其中以自覺健康狀況、健康習慣、教育程度、參與社區活動、健康責任為主要預測變項,並以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習慣的預測力最大。研究顯示,自覺健康狀況、健康習慣、健康責任越好者,有受教育者及參與社區活動者其主觀幸福感越高。 本研究提出多項建議,供有關單位做為改善銀髮族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主觀幸福感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