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巴赫《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研究與詮釋
    (2022) 林鈺臻; Lin, Yu-Chen
    本文分析《巴赫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並探討可行之詮釋。首先講述《六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創作背景和作曲家的風格與歷史定位,再聚焦於《巴赫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特色及重要性,且一一介紹組曲中所出現的曲種。文本的後半以樂曲分析與詮釋為主,將樂曲架構、和聲、及音樂細節作深入探討,並依據樂曲分析來提供詮釋上的可能性。同時我們比較特殊調音版本與標準定弦版本的差異,並提供大提琴家們對於不同版本之見解。
  • Item
    以複音音樂觀點分析巴赫《C小調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9-05-??) 洪于淳; Yu-Chun HUNG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所作的《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BWV 1011)令人印象深刻的特點是:第五號是《六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Suiten für Violoncello solo, BWV 1007-1012)當中唯一使用「特殊調音法」(Scordatura)的組曲。然而,對於演奏家而言,此曲的難度不在於是否要將A 弦調低一個全音、或是改變定弦音高之後的指法問題,而是如何將大提琴單行樂譜所包含的複音音樂結構,完美地透過獨奏的方式呈現。由於作曲家的手稿早已佚失,因此巴赫根據《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改寫給魯特琴的《G 小調組曲》(BWV 995)成為最能夠瞭解其複音音樂結構的資源。本論文將以巴赫的《G 小調組曲》手稿,以及由德國熊騎士出版社(Bärenreiter-Verlag)所出版,根據作曲家妻子安娜•瑪德蓮娜•巴赫(Anna Magdalena Bach, 1701-1760)手抄版本製作的《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樂譜,作為音樂分析的兩個譜源,藉由比較大提琴與魯特琴版本之差別,思索如何處理隱藏在旋律之中的聲部進行。
  • Item
    從音樂詮釋觀點的改變,探討布梭尼對《郭德堡變奏曲》的再創作
    (2009) 李宜芳; Lee, Yi-Fang
    巴赫的《郭德堡變奏曲》是巴羅克時期最龐大的一首鍵盤作品。它展現出巴赫對當時不同音樂風格、寫作技法的了解與熟悉,融合並拓展鍵盤技巧的各種可能,總結了巴羅克時期的變奏曲創作;以今日的眼光來看,《郭德堡變奏曲》的重要性無庸置疑。然而,在音樂史上,這首樂曲的評價與接受度並非一直如此。整體而言,從1741年出版之後,《郭德堡變奏曲》並沒有受到太多注意,直到二十世紀,其價值才逐漸受到肯定,並因為顧爾德(Glenn Gould, 1932-1982)1955年的錄音,才受到舉世注目。然而,早在二十世紀初,布梭尼(Ferruccio Busoni, 1866-1924)便已看出此曲的價值,不但將其列入音樂會曲目,並為此曲創作了適合於音樂會及現代鋼琴上演奏的改編版本。 布梭尼改編的《郭德堡變奏曲》創作於1914年,1915年由出版商Breitkopf& Härtel出版。布梭尼以鋼琴家、指揮家、作曲家、理論家、教育家等多重身分,活躍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國際樂壇,曾編輯、改編許多巴赫作品,影響甚鉅;詮釋觀點自有其美學淵源與實務背景。布梭尼改編之《郭德堡變奏曲》,不但是他對於巴赫作品詮釋觀點的體現,也為鋼琴家提供了另外一種詮釋的思考方向。但目前在國內外卻幾乎無法找到以此曲為主題的研究資料,有聲資料亦寥寥可數。究其原因,不同時代間詮釋風格的轉變,應是最大的原因。本篇論文即由此方向,分析布梭尼對於《郭德堡變奏曲》的各種改編手法、內容與特色,探討此曲至今未受重視的可能原因,以及對於此曲定位與價值的重新省思。
  • Item
    以複音音樂觀點分析巴赫《C小調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9-05-??) 洪于淳; Yu-Chun HUNG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所作的《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BWV 1011)令人印象深刻的特點是:第五號是《六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Suiten für Violoncello solo, BWV 1007-1012)當中唯一使用「特殊調音法」(Scordatura)的組曲。然而,對於演奏家而言,此曲的難度不在於是否要將A 弦調低一個全音、或是改變定弦音高之後的指法問題,而是如何將大提琴單行樂譜所包含的複音音樂結構,完美地透過獨奏的方式呈現。由於作曲家的手稿早已佚失,因此巴赫根據《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改寫給魯特琴的《G 小調組曲》(BWV 995)成為最能夠瞭解其複音音樂結構的資源。本論文將以巴赫的《G 小調組曲》手稿,以及由德國熊騎士出版社(Bärenreiter-Verlag)所出版,根據作曲家妻子安娜•瑪德蓮娜•巴赫(Anna Magdalena Bach, 1701-1760)手抄版本製作的《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樂譜,作為音樂分析的兩個譜源,藉由比較大提琴與魯特琴版本之差別,思索如何處理隱藏在旋律之中的聲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