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News
Browse
1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向巴赫致敬:李斯特《巴赫主題幻想曲與賦格》與《巴赫主題變奏曲:哭泣、怨訴、憂慮、膽怯》之詮釋與分析(2024) 王婕芸; Wang, Jie-Yun李斯特 (Franz Liszt, 1811-1886) 為浪漫樂派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也是對鋼琴作品的開創與樂器本身的發展有著重要貢獻的作曲家。李斯特的創作裡,鋼琴作品佔了一大部分,大眾對其印象也多為炫技、艱澀,但李斯特的作品不僅僅是只有華麗的外表,也蘊藏著豐富的內涵與情感,有時包含文學、繪畫及宗教,有時用以致敬、或抒發個人情感。本論文挑選了李斯特的兩首晚期作品,《巴赫主題幻想曲與賦格》(Fantasie und Fuge über das Thema B–A–C–H, S. 529) 與《巴赫主題變奏曲:哭泣、怨訴、憂慮、膽怯》(Variationen über das Motiv … von Weinen, Klagen, Sorgen, Zagen, S. 180 ),同樣使用了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的主題,卻帶有不同的內涵。前者以巴赫姓名主題以表對巴赫或巴洛克音樂的致敬,後者以巴赫清唱劇作品的數字低音作為主題,加入宗教的內涵,以傳遞晚期的低落的心聲。 本論文共分為五章,以緒論為始,敘述研究動機、目的以及方法;接續為概述巴赫於十九世紀的復興及巴赫動機選用的象徵意義;再進入到關於兩首樂曲的創作背景、樂曲分析以及詮釋與彈奏;最後則為結語。Item 論巴洛克音樂演奏風格與詮釋--以巴赫《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為例(2022) 周瑾; Zhou, Jin巴赫的這部《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作品,在小提琴曲目庫中擁有著無可比擬的崇高地位,是每一位專業小提琴學習者都必須學習和掌握的重要曲目。由於這部作品的創作年代距今已有300年,而當時所處的巴洛克時期,無論從樂器型制、演奏法,再到音樂審美、記譜讀譜習慣等方面,都與我們今天所熟悉的當代演奏法和音樂環境有著極大的差異。並且,由於巴洛克時期樂譜的譜面信息相對較為「乾淨簡潔」,作為當代學習者,若沒有充分了解巴洛克時期音樂的背景與風格特點,很容易對這部作品的理解和演奏產生「誤讀」。本文基於樂曲創作年代的音樂社會環境,分別從18世紀初巴洛克時期的音樂背景及小提琴演奏法兩方面,綜合歸納分析巴洛克時期的小提琴演奏風格與方法。隨後以此為方向,具體分析闡述如何將巴洛克風格運用於巴赫的《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演奏之中,深入研究探討這部作品的音樂內涵。Item 巴赫《第二冊鍵盤曲集》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2023) 蕭莉亞; Hsiao, Li-Ya約翰‧瑟巴斯提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在歷史中的重要性已無需贅述,其一生的創作與思想,在三百年後的今天仍然歷久彌新,不斷帶給愛樂者們激勵與感動,使更多學者與研究人員投入巴赫的研究之中。本研究以巴赫《第二冊鍵盤曲集》(Clavier Übung II)中的曲目:《義大利協奏曲》(Italian Concerto, BWV 971)與《法國序曲》(French Overture, BWV 831)為主題;首先,探討樂曲創作背景以及作曲家的思想:從巴洛克(Baroque)時期之歷史文化、曲式體裁與樂器編制等面向切入,了解巴赫與當時代音樂活動之間的互動與關聯,進而知悉巴赫創作與出版樂曲的構想;接著,將針對樂曲本身做分析,從曲式結構、旋律和聲、節奏韻律、聲部織度與演奏詮釋等等層面,解析《義大利協奏曲》與《法國序曲》各樂章,並提出使用現代鋼琴演奏巴赫之音樂,需考量的演奏議題以及可能的詮釋方法。最後,在結論章中,會延伸闡述研究生個人觀點,並分享透過研究與演奏巴赫之《第二冊鍵盤曲集》所帶來的學習與啟發。Item 巴赫《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研究與詮釋(2022) 林鈺臻; Lin, Yu-Chen本文分析《巴赫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並探討可行之詮釋。首先講述《六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創作背景和作曲家的風格與歷史定位,再聚焦於《巴赫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特色及重要性,且一一介紹組曲中所出現的曲種。文本的後半以樂曲分析與詮釋為主,將樂曲架構、和聲、及音樂細節作深入探討,並依據樂曲分析來提供詮釋上的可能性。同時我們比較特殊調音版本與標準定弦版本的差異,並提供大提琴家們對於不同版本之見解。Item 以複音音樂觀點分析巴赫《C小調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9-05-??) 洪于淳; Yu-Chun HUNG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所作的《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BWV 1011)令人印象深刻的特點是:第五號是《六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Suiten für Violoncello solo, BWV 1007-1012)當中唯一使用「特殊調音法」(Scordatura)的組曲。然而,對於演奏家而言,此曲的難度不在於是否要將A 弦調低一個全音、或是改變定弦音高之後的指法問題,而是如何將大提琴單行樂譜所包含的複音音樂結構,完美地透過獨奏的方式呈現。由於作曲家的手稿早已佚失,因此巴赫根據《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改寫給魯特琴的《G 小調組曲》(BWV 995)成為最能夠瞭解其複音音樂結構的資源。本論文將以巴赫的《G 小調組曲》手稿,以及由德國熊騎士出版社(Bärenreiter-Verlag)所出版,根據作曲家妻子安娜•瑪德蓮娜•巴赫(Anna Magdalena Bach, 1701-1760)手抄版本製作的《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樂譜,作為音樂分析的兩個譜源,藉由比較大提琴與魯特琴版本之差別,思索如何處理隱藏在旋律之中的聲部進行。Item 從音樂詮釋觀點的改變,探討布梭尼對《郭德堡變奏曲》的再創作(2009) 李宜芳; Lee, Yi-Fang巴赫的《郭德堡變奏曲》是巴羅克時期最龐大的一首鍵盤作品。它展現出巴赫對當時不同音樂風格、寫作技法的了解與熟悉,融合並拓展鍵盤技巧的各種可能,總結了巴羅克時期的變奏曲創作;以今日的眼光來看,《郭德堡變奏曲》的重要性無庸置疑。然而,在音樂史上,這首樂曲的評價與接受度並非一直如此。整體而言,從1741年出版之後,《郭德堡變奏曲》並沒有受到太多注意,直到二十世紀,其價值才逐漸受到肯定,並因為顧爾德(Glenn Gould, 1932-1982)1955年的錄音,才受到舉世注目。然而,早在二十世紀初,布梭尼(Ferruccio Busoni, 1866-1924)便已看出此曲的價值,不但將其列入音樂會曲目,並為此曲創作了適合於音樂會及現代鋼琴上演奏的改編版本。 布梭尼改編的《郭德堡變奏曲》創作於1914年,1915年由出版商Breitkopf& Härtel出版。布梭尼以鋼琴家、指揮家、作曲家、理論家、教育家等多重身分,活躍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國際樂壇,曾編輯、改編許多巴赫作品,影響甚鉅;詮釋觀點自有其美學淵源與實務背景。布梭尼改編之《郭德堡變奏曲》,不但是他對於巴赫作品詮釋觀點的體現,也為鋼琴家提供了另外一種詮釋的思考方向。但目前在國內外卻幾乎無法找到以此曲為主題的研究資料,有聲資料亦寥寥可數。究其原因,不同時代間詮釋風格的轉變,應是最大的原因。本篇論文即由此方向,分析布梭尼對於《郭德堡變奏曲》的各種改編手法、內容與特色,探討此曲至今未受重視的可能原因,以及對於此曲定位與價值的重新省思。Item 巴赫清唱劇《我心已滿足》(BWV82a, Ich habe genug)研究詮釋報告(2011) 李璧如; Bi-Ru Li《我心已滿足》(BWV82a, Ich habe genug)為巴洛克時期德國作曲家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獨唱清唱劇作品。是巴赫在1727年為教會年曆中聖母潔淨節(The feast for The Purification)儀式所寫,首演為男低音獨唱版本。此劇在首演之後,巴赫又在1731年改編成女高音的版本,於同一節日中演出,之後又三次改編此部作品。這樣多次改編同一首作品,在巴赫的作品中相當少見。而本論文將探討1731年所編寫的女高音版本。 全文共分成五章:本論文第一章將簡介作者研究動機與背景;第二章以巴洛克時代歷史與人文背景及巴赫生平去探討作曲家所處時代;第三章從清唱劇歷史沿革、巴洛克時清唱劇及德國清唱劇的範疇,試論巴赫各時期創作清唱劇特色與素材來源;第四章則探究《我心已滿足》作品背景,並針對其中五首樂曲內容逐一分析其主題與結構;第五章總結為本論文之研究結果。希望能提供日後欲演唱此作品之歌者詮釋方法,並藉此論文能使國內對於巴赫的清唱劇研究貢獻一己之力。Item 孟德爾頌《六首前奏與賦格》,作品三十五之選曲分析暨詮釋報告 —以第一、三、四、六首為例(2014) 陳亭儒; Ting-Ru Chen「前奏與賦格」萌芽並成熟發展於巴洛克時期,古典時期因主音音樂及奏鳴曲式的崛起而暫緩腳步,至浪漫時期則因「巴赫音樂復興」再度復甦,身處浪漫時期的孟德爾頌(Felix Bartholdy Mendelssohn, 1809-1847)的作品35中,即內含六組前奏與賦格,以浪漫時期的音樂語彙出發,重新為此古老組合注入新的時代聲響及意涵。本文以作品35之選曲為研究範圍-分別為第一、三、四、六首,並分為六個章節:第一章緒論闡述筆者的研究動機、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將前奏與賦格分別釋義,並探究孟德爾頌自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前奏與賦格」的傳承與發展。第三章探討創作背景,此章節先論述孟德爾頌的鋼琴音樂分期與風格特色,概覽孟德爾頌的鋼琴賦格作品,最後以作品35之創作背景作結。第四章作品分析包含曲式架構、織度與和聲特點。第五章演奏詮釋將探討筆者於這四首前奏與賦格的演奏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之處,並提出可能的解決辦法及詮釋觀點。第六章為結論。Item 李斯特之巴赫獻禮:《巴赫主題幻想曲與賦格》及《巴赫動機變奏曲:哭泣、怨訴、憂慮、膽怯》之作品分析與研究(2008) 賴依雯李斯特傳奇的一生,一如他的音樂呈現出的風格,是那樣富有戲劇性與強烈的個人色彩。在19世紀,他是家喻戶曉的演奏家與作曲家,而他在鍵盤技巧以及和聲語彙的突破與創新,更為後繼的音樂家開闢許多道路。然而,李斯特音樂風格的演變與發展,其實也受到了不少音樂大師的啟發,包括巴赫、貝多芬、舒伯特、蕭邦、帕格尼尼等,其中,李斯特晚期大量使用的半音和聲,正是傳承自巴赫的音樂和聲語法。因為半音和聲系統,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減七和弦的延伸,而這種技巧其實是源自於巴赫獨特的半音和聲處理法。在威瑪大量研究巴赫作品的李斯特,便採用此法,並融會個人的風格加以發展,使之成為中晚期作品中的一大特點。此外,適逢巴赫音樂再次復興之際,李斯特對於巴赫作品的研究更加熱衷,也因此使他對巴赫的音樂有相當徹底的了解。 《巴赫主題幻想曲與賦格》與《巴赫動機變奏曲:哭泣、怨訴、憂慮、膽怯》兩首樂曲,便是李斯特對巴赫這位音樂大師表達敬意之作。在這兩首樂曲中,李斯特充分地展現了個人的寫作特色,包括主題變形手法、半音和聲語彙、戲劇性的張力特質、即興的音樂風格等。《巴赫主題幻想曲與賦格》以B-A-C-H主題發展,充分運用鍵盤音域,展現強烈對比與戲劇性;《巴赫動機變奏曲:哭泣、怨訴、憂慮、膽怯》以巴赫《清唱劇,作品12》的頑固低音為主題,採用帕薩喀亞形式變奏,最後則引用巴赫同曲的聖詠樂段結尾,其深刻細膩的情感描繪,令人印象深刻。這兩首樂曲,均可說是是晚期的代表作品。 本論文從李斯特的音樂背景養成說起,探討李斯特音樂風格的演變與進展,並闡明李斯特音樂語法上的特質與創作技法,包括曲式結構、主題變形、和聲語法、鍵盤技巧等。接著深入剖析探討《巴赫主題幻想曲與賦格》及《巴赫動機變奏曲:哭泣、怨訴、憂慮、膽怯》兩首樂曲。《巴赫主題幻想曲與賦格》以自由多變的幻想曲樂段,及富有李斯特個人風格的賦格樂段,交替組合而成,在音響效果上,具有十足的戲劇張力。《巴赫動機變奏曲:哭泣、怨訴,憂慮、膽怯》以帕薩喀亞形式變奏,李斯特巧妙地運用各項音樂要素,將其主題變形的技巧,發揮地淋漓盡致。論文最後,筆者將樂曲分析的各項重點,導入詮釋演奏的部份,在幾個影響樂曲精神表達的關鍵上,做一解釋與說明,以期望演奏者在彈奏樂曲時,能忠實呈現李斯特所要表達的情緒。Item 巴赫d小調、e小調與c小調鍵盤觸技曲之分析與詮釋(2008) 楊映淳; YANG,YING CHUN觸技曲 (Toccata) 的形式早在文藝復興時期已出現,觸技曲並沒有固定的形式,它在巴羅克時期的風格與前奏曲或幻想曲類似,裡面包含了有幻想曲風格、朗誦調風格、嚴格對位及賦格等,一直到古典時期開始,作曲家們將觸技曲視為一種展現技巧的曲式,開始發展出較具展技特質之性格,也因此到現在,我們所認知的觸技曲多為十九世紀所發展完成的形式。 約翰‧塞巴斯汀‧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 不論其作品的種類與數量,都十分驚人,而各類作品的風格更經常為後人所研究。觸技曲從文藝復興開始的對位手法到賦格手法,在巴赫的創作中達到最高峰,而巴赫所創作的七首《鍵盤觸技曲》可說是他早期鍵盤作品中的傑作。巴赫的觸技曲大致可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為導奏,漸漸進入第二部分多使用對位手法寫作,第三部分為如歌的慢板,有如朗誦調一般,最後以賦格曲做結束;這七首《鍵盤觸技曲》都有各自獨特的特色與風格,每一首都值得深入探討與研究。 巴羅克時期的觸技曲內涵豐富,筆者希望藉此分析與演奏,讓讀者瞭解巴洛克時期觸技曲的迷人之處,也更進一步認識與瞭解觸技曲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