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2
  • Item
    德布西《版畫》之詮釋與研究並以德布西前奏曲選曲為範例探討德布西《版畫》中異國色彩的運用
    (2021) 彭政諺; Peng, Cheng-Yen
    阿齊爾-克勞德.德布西(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出生於法國,在印象畫派興起的年代中度過童年時光,然而真正啟發與影響他的音樂美感,卻是來自於象徵主義的文學詩集與畫作。從這些作品中,德布西獲得許多靈感與啟發,再加上同時期新藝術潮流中大量運用抽象而自由蜿蜒的「阿拉貝斯克」(Arabesque)線條來做漸層變化以及十九世紀末盛行於巴黎的「異國風潮」(Exoticism)之影響下,造就了他如此獨特的個人音樂語法與風格,並在音樂的和聲與色彩上,開創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也使德布西在音樂史上佔有一席不可或缺的位置。 異國情調風格之特色反映於德布西1890年到1913年的特定鋼琴作品中,也就是大約在《前奏曲第二冊》之前的一些特定鋼琴作品。盛行於十九世紀末的異國情調風格不但使德布西個人的鋼琴寫作語法更為豐富,也因1889年於萬國博覽會中爪哇甘美朗音樂以及安南的民間戲曲表演帶給德布西的震撼與創作上的靈感,使德布西於1903年《版畫》(Estampes)此首作品中,成功地跳脫傳統和聲限制與脫離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2-1883)主導的德奧音樂之枷鎖,以東方異國素材與古典法國音樂精神,建立個人獨特風格。而德布西鋼琴曲中之異國情調風格也寫實的反映出十九世紀末「頹廢思想」於法國社會中的瀰漫。 本文研究以德布西之生平為開端探討其所處年代之文學、畫作派別等對德布西的影響,並研究其作品的風格,而《版畫》(Estampes)此首樂曲對德布西來說,為創作生涯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捩點,也是德布西異國情調風格中的代表曲之一,將以《版畫》中之三首作品〈塔〉(Pagodes)、〈格拉納達的黃昏〉(La soirée dans Grenade)以及〈雨中庭〉(Jardins sous la pluie)為研究對象,探究其創作背景與動機、異國之音樂素材、語法及和聲聲響詮釋,並加以延伸探討德布西鋼琴作品中異國風情特色之運用與其意涵。最後以德布西《版畫》與《前奏曲》中之共同異國風情特色與特殊創作手法來作探討與研究。
  • Item
    莫札特幻想曲之分析與詮釋──以《前奏曲與賦格》作品394、《幻想曲》作品397及《幻想曲》作品475為例
    (2020) 韓畹玲; Han, Wan-Ling
    十八世紀的歐洲處於「啟蒙運動」(The Enlightment)時期,理性時代的開端,影響了整個歐洲的文學、藝術和音樂發展,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即是處於音樂風格轉變的過渡時期。透過旅行的閱歷,莫札特結識了許多音樂家好友,接觸到多樣的風格與創作技法,致使他的作品中,有著豐富的音樂風格融合。 本文著重於莫札特的幻想鍵盤作品闡述,以《C大調幻想曲與賦格》作品394 (Prelude and Fugue in C Major, K.394)、《D小調幻想曲》作品397(Fantasia in D minor, K.397)與《C小調幻想曲》作品475(Fantasia in C minor, K.475)討論,共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緒論,分為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第二章創作背景探討,介紹鍵盤幻想曲的流變與概述、創作背景概述,及莫札特的鋼琴作品特色。第三章為樂曲分析,分別探討三首作品之曲式架構、調性、主題、和聲、節奏與織度等。第四章演奏詮釋,針對速度掌握、力度記號、旋律及節拍節奏度等綜合討論。第五章結語,綜合以上研究內容,整合歸納結論。
  • Item
    斯克里亞賓《五首前奏曲,作品十五》、《四首前奏曲,作品三十七》、《兩首舞曲,作品七十三》與《五首前奏曲,作品七十四》之分析與詮釋
    (2012) 郭孟玫
    斯克里亞賓(Alexander Scriabin, 1876-1915)為俄國作曲家,同時身為一傑出的鋼琴演奏家,為鋼琴創作了豐富的曲目;在追逐狂喜、色彩與聲響的一生中,從浪漫主義過渡到二十世紀音樂的音樂創作,斯克里亞賓扮演了承先啟後的角色。 他縱貫一生前奏曲的創作幾乎是他作曲理念最好的體現,早期至晚期的發展脈絡中,從傳統和聲中的三度關係,導向以四度為基礎的和絃聲響,最終晚期創作確立了他個人特殊的和聲語法,調性和聲功能已不復存在;自由地在八音音階與神祕和絃中融合各種音程、聲響組合的可能性。 本文從斯克里亞賓的各期作品挑選為研究曲目,探討斯克里亞賓之一生的鋼琴風格轉變、個人哲學思想與音樂的創作聯結,最終將研究成果導入筆者自身詮釋應用。本文共分六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探討俄羅斯當代背景文化與斯克里亞賓所接受的文化衝擊,並將斯克里亞賓作品分為三期,分別討論各期的鋼琴作品特色,包含了節奏、和聲與織度等等的音樂構成元素。三至五章為針對各研究曲目之樂曲分析,以及詮釋的討論,最終於第六章做綜合整理。
  • Item
    西薩‧法朗克《前奏曲、聖詠與複格》之詮釋分析
    (2012) 陳冠穎; Kuan-Yin Chen
    本論文共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為背景探討,以介紹西薩.法朗克( César Franck, 1822-1890 )之音樂成長歷程為主;第二章則藉由曲式、旋律、和聲、節奏與管風琴五個面向探討法朗克之風格特徵;第三章為探討《前奏曲、聖詠與複格》( Prélude, Choral et Fugue )之樂曲架構及其特殊創作手法;第四章為論述筆者在演奏上之詮釋觀點以及最後的結語,為本文作總結。 《前奏曲、聖詠與複格》為法朗克重要鋼琴作品之一,不僅充分展現法朗克的音樂創作,並對許多作曲家造成深遠影響,其重要性不容忽視。
  • Item
    史克里亞賓鋼琴前奏曲作品十一詮釋報告
    (2011) 黃貞妮
    史克里亞賓(Alexander Scriabin, 1872-1915)是二十世紀初期俄國重要的音樂家,同時集鋼琴家、作曲家、哲學家於一身的他,其獨特的和聲色彩,從早期的後浪漫手法到中晚期的神祕和弦,因受文學、哲學、宗教的影響,有很大的轉變,也成為史克里亞賓最與眾不同的音樂特質。 《鋼琴前奏曲》作品11是史克里亞賓早期重要的鋼琴作品,雖然深受蕭邦的影響,卻不只是蕭邦的翻版或是純粹的模仿,而是引用這樣的方式展現出個人獨特的旋律與和聲語法,進而開創出自己嶄新的音樂表現手法。本文主要以此組作品的創作背景、創作手法以及和聲、節奏、旋律等音樂語法作深入探究,希望藉由文獻資料的蒐集與音樂技法的結構剖析,進一步瞭解史克里亞賓早期的音樂語法與樂曲的風格特色。同時為了更加瞭解史克里亞賓獨特的音樂風格,文中也就史氏的生平與其承襲後浪漫派風格的手法,以及在此作品中暗寓的中後期神祕風格作概括性的陳述與分析。 本論文第一章為緒論,略述研究動機及研究範圍;第二章概述史克里亞賓生平與探討其早期鋼琴作品特色;第三章簡述前奏曲的發展與探討《鋼琴前奏曲》作品11的創作手法;至於第四章是針對作品11各曲作深入分析與詮釋;第五章結語則將研究內容作整理與歸納。
  • Item
    佛瑞晚期鋼琴作品研究
    (2016) 姚偉奇; Yao, Wei-Chi
      佛瑞(Gabriel Fauré, 1845-1924)一生寫作約60首鋼琴作品,早期的鋼琴曲悅耳動聽,為他贏得名聲,卻也蒙上「沙龍作曲家」的陰影,即使到現在都還揮之不去。然而,研究佛瑞最重要的兩位學者納圖(Jean-Michel Nectoux)和歐雷舉(Robert Orledge)在文獻中均提到,佛瑞的音樂語言約在1900年至1905年間發生劇烈變化。學者將佛瑞創作分為三期,1906年至1924年佛瑞去世形成一個時期──第三期/晚期,其間創作的作品帶有獨特的「晚期風格」。也就是說,佛瑞在1906年以後創作的鋼琴作品非常可能具有「晚期風格」,或呈現了「晚期風格」的某些特徵。這些作品約佔佛瑞鋼琴作品總量的三分之一。   本論文以佛瑞第三期所創作的鋼琴作品為研究對象,包含了:《第八號船歌》至《第十三號船歌》、《第九號夜曲》至《第十三號夜曲》、《第五號即興曲》,以及《九首前奏曲》。在架構出1850年至1925年法國音樂及法國鋼琴音樂的歷史脈絡,並回顧佛瑞生平及早期鋼琴作品之後,先逐首分析樂曲的形式結構及音樂特徵,再從下列四個面向,整合歸納佛瑞晚期鋼琴作品的音樂特徵:調性/調式/和聲、旋律、節奏與節拍、織度。
  • Item
    蕭士塔高維契《二十四首前奏曲》作品三十四之研究與詮釋
    (2018) 簡韻玲; Chien, Yun-Ling
    「鍵盤前奏曲」萌芽於十五世紀,為具有引導功能和即興風格的曲式。巴洛克時期巴赫在《十二平均律》奠定了前奏曲二十四個調性的傳統,而浪漫時期的蕭邦則在《二十四首前奏曲》中使前奏曲成為獨立、表達情感的小品。在前輩作曲家的薰陶之下,二十世紀的蘇聯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契(Dmitri Shostakovich, 1906-1975)也創作了《二十四首前奏曲》作品三十四,並在此作品中展現出新古典主義的特質,將舊有的曲式賦予了新的意涵。本文以蕭士塔高維契《二十四首前奏曲》作品三十四為研究主題,以此了解鍵盤前奏曲之發展脈絡、蕭士塔高維契的作品風格,進而提出筆者對此作品的詮釋看法。 本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提出研究動機和方法;第二章為鍵盤前奏曲之發展脈絡,循著年代先後一一介紹個時期具指標性的前奏曲發展過程;第三章為蕭士塔高維契的鋼琴背景、鋼琴音樂特色與《二十四首前奏曲》的風格類型;第四章為二十四首前奏曲的樂曲分析,以樂曲結構、調性、調式和創作手法等切入觀點;第五章為詮釋探討,以性格與速度之間的關係、層次與音色,和節奏與語法三層觀點進行討論;第六章為結論,為全文的統整歸納。期待本文能夠使讀者和演奏者更貼近此作品,並欣賞其豐富的音樂內涵。
  • Item
    《德布西前奏曲》選之研究
    (2016) 賴郁青; Lai, Yu-Ching
    提及德布西的音樂,大部分會聯想到的是音樂中朦朧的意象,並與印象主義的繪畫作聯想。而德布西的音樂中不僅僅只有這一方面的表象中,他的音樂精緻、細膩,充滿高雅的詩意。而聲音在他的手中有如運用調色盤作畫一樣,搭配自由,這都仰賴他在和聲上的敏銳,也為了音樂史上的音樂色感增添璀璨的一頁。 德布西是在法國音樂歷史中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不僅是在法國音樂中有一席之地,對當時的德奧音樂,以及浪漫派、後浪漫派的音樂而言,德布西是如此與眾不同、光鮮奪目的作曲家,對後輩而言,也是相當偉大的典範楷模,他的音樂為音樂史上另闢新境,可說是為了音樂史上立下重要的紀念碑。 本詮釋報告筆者將進行幾個部分作探討:一是德布西的生平與其年代,在生平部分會稍微提及風格及代表作品,並簡述印象主義與象徵主義的精神概念。第二部分則是針對德布西的鋼琴創作歷程作研究,先概述鋼琴音樂的美學所在,再進行分期,以及簡略介紹德布西《前奏曲》的創作背景。第三部分是以《前奏曲》為例進行德布西的創作手法探討,鑑於國內探討德布西鋼琴作品時通常將特色與曲子合併介紹,筆者試圖將特徵先行整理,以結構、和聲、鋼琴演奏風格以及音色等面向作分類探討,並以樂譜印證,更能對德布西的風格有整體性的把握。最後的章節分別介紹《前奏曲》的選曲八首,再次針對每一首的背景、架構、演奏方式探討,呈現每一小曲中的非凡價值。
  • Item
    李斯特交響詩《前奏曲》作品分析及指揮詮釋
    (2018) 張顥嚴; Chang, Hao-Yen
    法蘭茲.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是19世紀最著名的音樂家之一,他不但集鋼琴家、音樂教育家、與作曲家於一身,更在指揮與音樂評文上有所成就。在作曲方面,李斯特最重要的貢獻在於開創了「交響詩」的形式。這種標題音樂的新體材不但承襲了白遼士(H. Berlioz)等前人的主導動機(idée-fixe),將其發展為主題變形手法,也影響了後世許多作曲家,為西方音樂史點亮了一盞明燈。 本論文將聚焦在李斯特最為著名的交響詩《前奏曲》上,以對作曲家生平的背景研究與樂曲在結構、主題變形、和聲、配器法等方面的分析為論點,進而提出研究者在指揮詮釋上的選擇;以及在排練和演出過程中,對指揮與樂團關係的看法。另外,本論文也將分享研究者於2017年9月赴匈牙利與芬蘭指揮家帕努拉(Jorma Panula)學習的成果。
  • Item
    李斯特交響詩《前奏曲》樂曲分析與指揮詮釋研究
    (2016) 楊雅婷; Yang, Ya-Ting
    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是十九世紀浪漫時期一位代表性的作曲家及鋼琴家。在他的作品之中,開發了具前瞻性的新方法、新技巧,影響了二十世紀的音樂。「主題變形」是他積極發展的作曲技法,加上實驗性質的和聲,讓他的作品具有代表性。「交響詩」是他為管絃樂作品開創的新形式,不僅讓標題音樂的發展往前邁進一大步,也影響了其他作曲家開啟了交響詩的創作。 李斯特在1840-1850年創作了一系列的交響詩,他的交響詩作品共13首,其中最著名也最常被公開演奏的便是第三首《前奏曲》(Les Préludes, 1854)。本文針對《前奏曲》之分析與指揮詮釋,從作曲家生平、作品創作相關背景著手探討,以「主題變形」手法運用,配合和聲與調性進行樂曲解析;透過雙鋼琴排練,及有聲資料的聆賞,進行整合並藉此提出適當的指揮詮釋。期望以此深入瞭解李斯特《前奏曲》之音樂內涵與指揮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