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普費茲納藝術歌曲作品編號 5、作品編號 26、 作品編號 35 之研究
    (2022) 溫冠宣; Wen, Guan-Xuan
    普費茲納(Hans Pfitzner, 1869-1949)是一位橫跨了浪漫後期與二十世紀之交的作曲家、指揮家、教師、文學家亦是哲學家,他一生創作了管弦樂曲、歌劇、室內樂以及一百多首的藝術歌曲。普費茲納的歌曲創作可分為三個時期:早期(1888-1909)、中期(1916-1920)、晚期 (1921-1931)。普費茲納早期的藝術歌曲深受舒曼的影響,以浪漫時期的和聲為主,本 研究以作品編號五為此時期的研究範例;中期則為浪漫到現代的過渡時期,此時期的 藝術歌曲因為加入了歌劇創作的經驗,和弦運用更自由,調性轉換更頻繁,音樂張力 更擴大,且具有管弦樂色彩,音樂風格上呈現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1883)、馬 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與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的特質,本 研究以作品編號二十六為例;晚期的藝術歌曲創作則是在抒情的歌唱旋律上加入了更 多不穩定的調性走向,以及大膽的變化半音與和弦的使用,本研究選擇以作品編號三 十五為例。 普費茲納對於文字的喜愛及他豐厚的文學造詣,反映在他對於詩文的選擇上。本研究擇選了普費茲納在三個創作時期中的三組作品,涵蓋了六位詩人,來作為分析的主要內容。普費茲納擅於將詩文的意境與感受用音符表達出來,故本研究將試圖從音樂的分析中了解普費茲納在創作過程中風格的轉變,及他對於音樂與文字結合的理念與運用。
  • Item
    十九世紀末浪漫主義的最後神童康戈爾德之研究-以《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為例
    (2020) 趙晏瑩; Chao, Yen-Yin
    康戈爾德(Erich Wolfgang Korngold, 1897- 1957)為猶太血統的奧地利作曲家,1943年入籍美國,自幼就被稱為是「最後的神童」,因為有別於其他早期的神童作曲家,康戈爾德從小就展現了高超的作曲技巧,作品複雜與前衛。1906年,康戈爾德彈奏他創作的第一部作品《黃金》(Gold, 1906)清唱劇給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聽,他的才華因此受到馬勒的賞識,除了受到馬勒的讚賞之外,漢斯利克(Eduard Hanslick , 1825-1904)也曾稱他為「小莫札特」,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更說:「他是個早熟的天才。」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認為「他是德國音樂的最大希望。」然而,1933年,希特勒掌權,納粹主義的影響擴及各領域,致使許多歐洲音樂家紛紛逃至美國,康戈爾德便是其中一員。1934年,康戈爾德前往好萊塢發展,開啟了他長達十年的電影配樂寫作之路,爾後回到先前創作的學院派音樂,《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35, 1945)便是他的代表作,也是當今音樂會中常見的曲目。如此重要的音樂家卻很少人知道,對於他的相關文獻也相當稀少,因此,此篇論文主要是藉由了解康戈爾德的創作歷程,以及各重要音樂家與樂評家對他的評論,搭配上《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的分析,進而探討他在音樂歷史上的定位。
  • Item
    浦羅柯菲夫《第九號鋼琴奏鳴曲,作品103》之分析與詮釋
    (2010) 張雅惠
    謝爾蓋.浦羅柯菲夫(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為二十世紀重要之作曲 家、鋼琴家,年輕時就以鋼琴家之姿在樂壇占了一席之地。浦羅柯菲夫具有桀驁不馴、自信滿滿、不屈服於外在約束的人格特質;在音樂藝術方面,延用古典時期的曲式,融入富有獨特地音樂語言及迷人的音樂風采,成為二十世紀獨具一格的作曲家;也許很多人無法接受他鋼鐵、敲擊般的琴聲、及尖銳不和協的聲響,但這都是浦羅柯菲夫以身俱來的天賦。 學者柯比(Frank Eugene Kirby)說: 浦羅柯菲夫是相當出色的音樂家,並不是因為他使用了奏鳴曲式,他跳脫了 曲式上所付與的局限,以及浪漫樂派的情感表現,並將自己的音樂語彙置入。 筆者第一次接觸浦羅柯菲夫的鋼琴作品時,深深被其特別的音響所吸引,旋律線條充滿了浦羅柯菲夫獨特的個人色彩;其鋼琴作品是音樂會常演出的曲目,學者銀森(Maurice Hinson)指出: 浦羅柯菲夫的九首奏鳴曲及大約一百多首的個性小品是二十世紀鋼琴音樂的最珍貴的獻禮。 第九號鋼琴奏鳴曲在國內能聽到的演出機會相當低,在學術研究上也較少將之列為研究曲目;筆者認為,此部作品蘊藏浦羅柯菲夫晚期的精華,相較於早期的作品,晚期鋼琴曲的旋律特質更是浦羅柯菲夫用其一生去體會、去創作。藉由本文將此部作品分析,並加以討論、詮釋,探究浦羅柯菲夫音樂內涵與創作思維。
  • Item
    時間洪流中的共振與獨白--穆欽斯基單簧管作品《時光樂曲》之演奏詮釋
    (2002) 華瀛琪; Hua, Yin-Chi
    在音樂創作的演進過程裡,單簧管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尤其從十九世紀末開始到二十世紀,經由作曲家與演奏家的共同努力,無論在曲目範圍與新技巧的拓展方面,都有極為顯著的成果。 二十世紀音樂的整體風格可以用百家爭鳴這個詞來形容:因為不但有更多新的寫作理論被提出,連作曲家鎖定的創作素材,也不再侷限於古典音樂文化的中心——歐陸。 穆欽斯基(Robert Muczynski, b.1929)於1983年為單簧管與鋼琴完成的作品《時光樂曲》,作品編號43(Time Pieces Op.43),相較於其他知名的二十世紀單簧管作品,無論在樂器個別氣質的捕捉、整體音樂的演奏效果,甚至樂曲創作的意義上,都有其不遑多讓的水準。樂曲中不但展現了作曲家個人的風格,也將單簧管迷人的魅力發揮地淋漓盡致。 由多方研究相關的樂譜、文獻,以及作曲家本人的錄音後,能夠提供演奏者以更豐富的視界、角度詮釋此一作品,以演奏者再創作的價值,呈現出穆欽斯基於《時光樂曲》中賦予的藝術性。
  • Item
    音樂的默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0-05-??) 洪力行; Li-Xing Hong
  • Item
    音樂的默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0-05-??) 洪力行; Li-Xing 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