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斯克里亞賓《五首前奏曲,作品十五》、《四首前奏曲,作品三十七》、《兩首舞曲,作品七十三》與《五首前奏曲,作品七十四》之分析與詮釋
    (2012) 郭孟玫
    斯克里亞賓(Alexander Scriabin, 1876-1915)為俄國作曲家,同時身為一傑出的鋼琴演奏家,為鋼琴創作了豐富的曲目;在追逐狂喜、色彩與聲響的一生中,從浪漫主義過渡到二十世紀音樂的音樂創作,斯克里亞賓扮演了承先啟後的角色。 他縱貫一生前奏曲的創作幾乎是他作曲理念最好的體現,早期至晚期的發展脈絡中,從傳統和聲中的三度關係,導向以四度為基礎的和絃聲響,最終晚期創作確立了他個人特殊的和聲語法,調性和聲功能已不復存在;自由地在八音音階與神祕和絃中融合各種音程、聲響組合的可能性。 本文從斯克里亞賓的各期作品挑選為研究曲目,探討斯克里亞賓之一生的鋼琴風格轉變、個人哲學思想與音樂的創作聯結,最終將研究成果導入筆者自身詮釋應用。本文共分六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探討俄羅斯當代背景文化與斯克里亞賓所接受的文化衝擊,並將斯克里亞賓作品分為三期,分別討論各期的鋼琴作品特色,包含了節奏、和聲與織度等等的音樂構成元素。三至五章為針對各研究曲目之樂曲分析,以及詮釋的討論,最終於第六章做綜合整理。
  • Item
    西薩‧法朗克《前奏曲、聖詠與複格》之詮釋分析
    (2012) 陳冠穎; Kuan-Yin Chen
    本論文共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為背景探討,以介紹西薩.法朗克( César Franck, 1822-1890 )之音樂成長歷程為主;第二章則藉由曲式、旋律、和聲、節奏與管風琴五個面向探討法朗克之風格特徵;第三章為探討《前奏曲、聖詠與複格》( Prélude, Choral et Fugue )之樂曲架構及其特殊創作手法;第四章為論述筆者在演奏上之詮釋觀點以及最後的結語,為本文作總結。 《前奏曲、聖詠與複格》為法朗克重要鋼琴作品之一,不僅充分展現法朗克的音樂創作,並對許多作曲家造成深遠影響,其重要性不容忽視。
  • Item
    《德布西前奏曲》選之研究
    (2016) 賴郁青; Lai, Yu-Ching
    提及德布西的音樂,大部分會聯想到的是音樂中朦朧的意象,並與印象主義的繪畫作聯想。而德布西的音樂中不僅僅只有這一方面的表象中,他的音樂精緻、細膩,充滿高雅的詩意。而聲音在他的手中有如運用調色盤作畫一樣,搭配自由,這都仰賴他在和聲上的敏銳,也為了音樂史上的音樂色感增添璀璨的一頁。 德布西是在法國音樂歷史中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不僅是在法國音樂中有一席之地,對當時的德奧音樂,以及浪漫派、後浪漫派的音樂而言,德布西是如此與眾不同、光鮮奪目的作曲家,對後輩而言,也是相當偉大的典範楷模,他的音樂為音樂史上另闢新境,可說是為了音樂史上立下重要的紀念碑。 本詮釋報告筆者將進行幾個部分作探討:一是德布西的生平與其年代,在生平部分會稍微提及風格及代表作品,並簡述印象主義與象徵主義的精神概念。第二部分則是針對德布西的鋼琴創作歷程作研究,先概述鋼琴音樂的美學所在,再進行分期,以及簡略介紹德布西《前奏曲》的創作背景。第三部分是以《前奏曲》為例進行德布西的創作手法探討,鑑於國內探討德布西鋼琴作品時通常將特色與曲子合併介紹,筆者試圖將特徵先行整理,以結構、和聲、鋼琴演奏風格以及音色等面向作分類探討,並以樂譜印證,更能對德布西的風格有整體性的把握。最後的章節分別介紹《前奏曲》的選曲八首,再次針對每一首的背景、架構、演奏方式探討,呈現每一小曲中的非凡價值。
  • Item
    李斯特交響詩《前奏曲》樂曲分析與指揮詮釋研究
    (2016) 楊雅婷; Yang, Ya-Ting
    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是十九世紀浪漫時期一位代表性的作曲家及鋼琴家。在他的作品之中,開發了具前瞻性的新方法、新技巧,影響了二十世紀的音樂。「主題變形」是他積極發展的作曲技法,加上實驗性質的和聲,讓他的作品具有代表性。「交響詩」是他為管絃樂作品開創的新形式,不僅讓標題音樂的發展往前邁進一大步,也影響了其他作曲家開啟了交響詩的創作。 李斯特在1840-1850年創作了一系列的交響詩,他的交響詩作品共13首,其中最著名也最常被公開演奏的便是第三首《前奏曲》(Les Préludes, 1854)。本文針對《前奏曲》之分析與指揮詮釋,從作曲家生平、作品創作相關背景著手探討,以「主題變形」手法運用,配合和聲與調性進行樂曲解析;透過雙鋼琴排練,及有聲資料的聆賞,進行整合並藉此提出適當的指揮詮釋。期望以此深入瞭解李斯特《前奏曲》之音樂內涵與指揮詮釋。
  • Item
    自即興觀點看不同樂種的共通特質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3-05-??) 劉新圓; Hsin-yuan Liu
    音樂即興,依作曲介入的程度,有層次的差別,越接近「絕對作曲端」者,自由度越小;反之,越接近「絕對即興端」者,自由度越大。本文所討論的,係靠近「絕對即興端」的音樂,以客家八音絃索樂導奏、鋼琴前奏曲以及印度的阿拉普為例,透過跨樂種比較,深入觀察不同文化的音樂所呈現即興的共通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