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闕子婷低音管學位音樂會
    (2024) 闕子婷; Chueh, Tzu-Ting
    本場音樂會曲目選擇以經典為主軸,涵蓋巴洛克、古典、浪漫及現代樂派中低音管的代表作品。其中包含三首重要的協奏曲。首先,巴洛克時期的韋瓦第 (A. Vivaldi, 1678-1741) 的《E小調低音管協奏曲,作品484》作為開場,旋律柔美,展現演奏者技巧及巴洛克協奏曲風格。接著,古典時期的柯策魯 (J. A. Kozeluch, 1738-1814) 的《C大調低音管協奏曲》,充分表現出歌唱性線條及古典協奏曲的特徵。在浪漫時期,韋伯 (C. M. von Weber, 1786-1826) 的《F大調低音管協奏曲,作品75》運用了歌劇手法,展現鮮明的風格對比和優美旋律。此外,還包括卡利沃達 (J. W. Kalliwoda, 1801-1866) 的《沙龍音樂,作品230》,展現低音管的浪漫魅力。最後,尚讓 (P. Jeanjean, 1874-1929) 的《前奏曲與詼諧曲》則營造出法式色彩,充分展現低音管各音域,是不可多得的傑作。
  • Item
    德瑞克‧布爾喬亞《長號協奏曲,作品一一四》之分析與演奏詮釋
    (2019) 紀雅筠; Chih, Ya-Yun
    長號自15世紀發展以來,長久都被使用在教會音樂、軍樂隊、喪禮等等。隨著時代日新月異,長號在經過工業革命漸漸被改良,不論在技巧的展現或是音量變化等都增加了許多可能性與發展性,漸漸被作曲家們重視,許多以長號為主奏的作品逐漸在這個世代被發表。 德瑞克‧布爾喬亞(Derek Bourgeois, 1941-2017),英國當代作曲家,作品種類繁多,其中又以銅管作品占多數,廣受大眾歡迎。布爾喬亞在1989年所委託創作的《長號協奏曲,作品一一四》(Trombone Concerto, op.114),已成為長號經典曲目之一,紛紛被各長號演奏家演出。 本文以德瑞克‧布爾喬亞《長號協奏曲,作品一一四》為研究主題,主要分為五個樂章。第一章緒論包含了研究目的與動機、研究範圍及方法;第二章介紹作曲家布爾喬亞的生平、作品風格及他對於銅管作品的貢獻;第三章為《長號協奏曲,作品一一四》的創作背景、樂曲架構及分析;第四章,《長號協奏曲,作品一一四》之樂曲詮釋;第五章結論。
  • Item
    理查.史特勞斯《第二號降E大調法國號協奏曲》之作品分析與詮釋
    (2016) 梁應婷; Liang, Ing-Ting
    一、作曲家生平及創作背景動機: 藉由此種方式進一步了解作曲家的生平背景,以及創作背景及創作風格深入探討作曲家如何寫出這首作品和創作想法,能夠達到對於這首曲目更深得認識。 二、蒐集資料及統整: 將所蒐集到的資料,例如文獻資料、期刊內容、相關論文及網路文獻加以統整歸類。 三、分析樂曲: 收集樂譜對樂曲各樂章的曲式加以進行分析探討。 四、演奏詮釋: 收集樂譜對樂曲各樂章的詮釋吹奏方法加以進行探討。
  • Item
    哥德馬克《A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之作品研究與演奏詮釋
    (2018) 陳姵君; Chen, Pei-Chun
    歐洲音樂到了浪漫主義中晚期已發展到巔峰,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1883) 開啟了後浪漫主義的潮流,將音樂和聲及織度發展到極致;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 在新舊交替之際,主張回歸古典主義;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 帶領調性音樂走向輝煌;與此同時,哥德馬克(Karl Goldmark, 1830-1915) 卻獨樹一格,將海頓、莫札特及貝多芬奉為圭臬,並保留祖國的民族特色,被視為代表奧匈帝國特色的音樂家。 本篇論文主要探討哥德馬克《A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Violin Concerto No. 1 in A Minor, Op. 28) 的演奏與詮釋,一共分為三個層面做研究。首先從作曲家的生平與作品著手,在瞭解其音樂與當時環境的關聯性後,再更進一步地研究《A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根據曲式、段落、樂句和音樂素材等層面進行分析,最後則以曲式分析為基礎,做演奏方法與演奏詮釋的討論。
  • Item
    劉昱昀琵琶協奏曲《媚影》之分析與詮釋
    (2016) 呂玟萱; Lu, Wen-Hsuan
    《媚影》琵琶協奏曲中運用臺灣民間北管、車鼓樂、中國京劇鑼鼓,結合西方和聲、曲式創造出此曲,在中國民族器樂作品發展迅速的同時,受到西方交響曲形式影響所發展出的琵琶協奏曲,除了在琵琶的音樂創作上有嚴謹的規範外,卻也使琵琶呈現出多彩繽紛的面貌,賦與琵琶不同以往的表現模式,進而發揮樂器本身的強性。為符合民族精神與時代性的意義,許多琵琶協奏曲作品採用中國傳統藝術為創作素材,與琵琶音樂發展有密切關係的戲曲音樂也是重大創作素材之一。 在近代琵琶音樂真正開始蓬勃發展是到了最近一百年的時光,不管是在樂曲創作及演奏技巧都有大量的人才從事大量的革新與創作,每首作品的誕生,無形之中形塑了新的創作思維或締造新的時代潮流。 本文針對各類資料彙整編撰、與作曲家劉昱昀透過實際訪談,以及樂曲結構、節奏、旋律、織體進行分析與探討,希冀提供忠於原創的演奏詮釋與欣賞的重要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