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5
  • Item
    闕子婷低音管學位音樂會
    (2024) 闕子婷; Chueh, Tzu-Ting
    本場音樂會曲目選擇以經典為主軸,涵蓋巴洛克、古典、浪漫及現代樂派中低音管的代表作品。其中包含三首重要的協奏曲。首先,巴洛克時期的韋瓦第 (A. Vivaldi, 1678-1741) 的《E小調低音管協奏曲,作品484》作為開場,旋律柔美,展現演奏者技巧及巴洛克協奏曲風格。接著,古典時期的柯策魯 (J. A. Kozeluch, 1738-1814) 的《C大調低音管協奏曲》,充分表現出歌唱性線條及古典協奏曲的特徵。在浪漫時期,韋伯 (C. M. von Weber, 1786-1826) 的《F大調低音管協奏曲,作品75》運用了歌劇手法,展現鮮明的風格對比和優美旋律。此外,還包括卡利沃達 (J. W. Kalliwoda, 1801-1866) 的《沙龍音樂,作品230》,展現低音管的浪漫魅力。最後,尚讓 (P. Jeanjean, 1874-1929) 的《前奏曲與詼諧曲》則營造出法式色彩,充分展現低音管各音域,是不可多得的傑作。
  • Item
    當代長號協奏曲探討:以林伯格、史巴克及維赫斯特的作品為例
    (2022) 陳春瑾; Chen, Chun-Chin
    長號是一項歷史悠久的銅管樂器,其剛柔並濟的特性自中世紀以來即廣受喜愛。不過直到十八世紀中葉以前,長號仍然主要用於教堂音樂 (特別是用於強化低音) 和小型合奏,直到十八世紀後期它才成為管弦樂團的一部分。這個樂器常有神權或超自然現象的象徵,目前最常見的三種長號組合長號—中音、次中音和低音長號—也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紀後期。如今,長號作為西洋音樂發展史上重要的樂器,無論是用在管弦樂團、室內樂或是獨奏,都具有獨特的音色與語法。二十一世紀多元而開放的文化,造就了長號藝術豐富的語彙。本研究將以當代三首著名的長號協奏曲—林伯格 (Christian Lindberg, 1958- )《角落的曼德拉克》(Mandrake in the Corner, 2000)、史巴克 (Philip Sparke, 1951- ) 《長號協奏曲》(Trombone Concerto, 2006) 以及維赫斯特 (Steven Verhelst, 1981- )《世界協奏曲》(World Concerto) 為例,窺探在這個交替的世代,長號音樂藝術發展的趨勢與脈絡。
  • Item
    德瑞克‧布爾喬亞《長號協奏曲,作品一一四》之分析與演奏詮釋
    (2019) 紀雅筠; Chih, Ya-Yun
    長號自15世紀發展以來,長久都被使用在教會音樂、軍樂隊、喪禮等等。隨著時代日新月異,長號在經過工業革命漸漸被改良,不論在技巧的展現或是音量變化等都增加了許多可能性與發展性,漸漸被作曲家們重視,許多以長號為主奏的作品逐漸在這個世代被發表。 德瑞克‧布爾喬亞(Derek Bourgeois, 1941-2017),英國當代作曲家,作品種類繁多,其中又以銅管作品占多數,廣受大眾歡迎。布爾喬亞在1989年所委託創作的《長號協奏曲,作品一一四》(Trombone Concerto, op.114),已成為長號經典曲目之一,紛紛被各長號演奏家演出。 本文以德瑞克‧布爾喬亞《長號協奏曲,作品一一四》為研究主題,主要分為五個樂章。第一章緒論包含了研究目的與動機、研究範圍及方法;第二章介紹作曲家布爾喬亞的生平、作品風格及他對於銅管作品的貢獻;第三章為《長號協奏曲,作品一一四》的創作背景、樂曲架構及分析;第四章,《長號協奏曲,作品一一四》之樂曲詮釋;第五章結論。
  • Item
    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之分析與詮釋
    (2011) 楊奕珊
    比起古典時期,浪漫時期的音樂風格更加重視人性情感的表達,不侷限在理性的形式與規則。這個時期的人們抱持著「為藝術而藝術」的理想,這樣的理念不僅在音樂領域持續發酵著,甚而在文學、繪畫等所有藝術領域掀起一陣風潮。 事實上,所謂的「浪漫主義」(romanticism)是從文學開始,進而影響到繪畫與音樂。當時的人們嚮往脫離現實,追尋主觀、自由的意識,也因為過度浪漫與理想化,常可見許多天馬行空的題材出現。 浪漫樂派重視主觀的情感表達,許多音樂家極力打破古典時期保守、規矩的作風,企圖塑造出截然不同的創作風格。但孟德爾頌的音樂卻聽不出這些較為狂野激進的想法,這當然與他幸福夢幻的一生有頗大關聯。 提到孟德爾頌的知名作品,幾乎人人都能一一列舉,例如:A小調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A大調第四號交響曲《義大利》;管絃樂曲《芬加爾洞窟》序曲;劇樂《仲夏夜之夢》;神劇《以利亞》;室內樂《降E大調絃樂八重奏》以及鋼琴曲集《無言歌》等。 然而提及他的協奏曲作品,多數人必定同時聯想到《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這首膾炙人口的曲目,與貝多芬、布拉姆斯及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並列齊名,幾乎每個人都能朗朗上口。也因為如此,許多人認為它的旋律過於庸俗,內容缺乏獨特性,甚至有「聽膩了」的說法。筆者認為這樣的批判欠缺思考,既然此曲能成為古典音樂中的流行曲目,代表其旋律必定好聽易記,若只是因為經常聽到而產生厭煩之感,並且認為此曲不過是流俗之樂,如此評論實為欠妥。 孟氏之作經常予人「幸福感」,其曲風聽來平易近人,旋律流暢柔美,或許無法帶來「刺激感」,但其平靜輕柔的樂感卻頗具撫平心靈的魔力。 筆者記得第一次聽聞此曲是在小學四年級的音樂欣賞課上,簡明扼要的樂團導奏順勢帶出甜美細膩的小提琴獨奏,優美動人的旋律即刻深植在我的腦海。回家之後,隨即撥放聆聽,再三聆賞,也不覺厭倦,反而越聽越有興致。自此之後,這首「名曲」便成為我最喜愛的曲目之一。 為了打破大家對這首協奏曲「通俗」的既定印象,也由於筆者對於此曲的喜愛,遂決定以此作為研究主題。希冀透過筆者的努力,能使大眾對此協奏曲改觀,一掃以往的刻板印象,進而對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 Item
    藍美米《單簧管協奏曲》作品之探討與詮釋
    (2010) 黃浩軒; HUANG, HAO-HSUAN
      本文將藍美米《單簧管協奏曲 給弦樂團 豎琴和打擊》的作品分為三大方向進行研究,第一對於作曲家藍美米的生平、音樂風格以及作品的創作背景、手法作詳盡的介紹,第二對此作品的曲式架構以及樂器的配置作詳細的分析,第三是就樂曲詮釋、速度術語、音樂術語、節拍與節奏、力度、演奏技法這幾方面作分析並根據筆者實際演出的經驗提出演奏上之處理和詮釋,和如何解決技巧上的困難處作深入的研究。
  • Item
    貝姆《小號協奏曲》之演奏詮釋
    (2010) 賴怡蒨
    俄國小號音樂的啟蒙,及其往後發展的重大影響,來自於首批應聘俄國音樂學院的優秀德國小號演奏家,貝姆即為其中之一。由於當代作曲家未將小號視為獨奏樂器,小號獨奏作品十分稀少,小號演奏家們多自行創作以利演奏及教學,而此協奏曲正是貝姆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這首小號協奏曲呈現了當代盛行的音樂型態:一為俄國音樂當時的主流──結合德國傳統與俄國民謠影響的「俄國民族主義音樂」──,結構上是以西方傳統和聲及曲式為基礎的德國音樂理論,風格上則遍佈著許多重複節奏性動機、簡單的對話式旋律、以及俄國音樂中常見的濃烈情感或情緒。二則反應當時的短號炫技風潮,以繁複的快速音群穿梭曲間,獲取聽眾熱烈的掌聲。從此曲的創作手法中,可以看出貝姆努力尋求流行趨勢與音樂價值之間的平衡。 由於演奏此曲有炫技的需求,吹奏者必須克服技巧的和耐力上的挑戰;另外,因應俄式音樂中情感掛帥的戲劇性質,吹奏者須著重音樂性的處理,充分展現俄國民族主義音樂特有之熱情揮灑、動人心魄的深刻情緒感受。
  • Item
    卡巴列夫斯基大提琴協奏曲作品四十九號之解析與詮釋
    (2010) 蘇暎欣
      本論文共分成四章,研究方向如下,第一章:俄國音樂與卡巴列夫斯基的生平,描述卡巴列夫斯基的生平背景,進一步探討其創作風格;第二章:對於卡巴列夫斯基創作《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背景探討,也對於作品本身的曲式、和聲,創作動機做更詳細的分析;第三章:整理這首作品之有聲資料,比較不同演奏者的不同詮釋方式,並從中激發自己思考不同的演奏方式;第四章:簡單的歸納出結論。
  • Item
    舒曼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分析與詮釋
    (2010) 林子傑
    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1856)真正為小提琴獨奏而作曲的時間,其實都集中在他生命的末期,而這也是他精神方面最不穩定的一段時期,所以其作品中不免帶有些許灰暗、憂鬱及矛盾性格的氣息,此曲到今日仍備受爭議,也讓後人對其有兩極化的評價。此曲若論其曲式架構和艱難的技巧層面來說,或許確實無法與其他著名作曲家的小提琴協奏曲相比,但若在情緒或整體的曲風表現上,此曲卻自有其獨到特別之處。再者就演奏層面上來說,若要將此曲中舒曼所傳達的情緒做好詮釋,那麼對演奏者的技巧及表達能力上也是一大考驗。本文共有六個章節,由舒曼的生平開始,接著進入小提琴協奏曲至浪漫時期的發展探討,並介紹舒曼的小提琴作品以及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的創作背景及歷程,接著是作品分析和演奏與詮釋。
  • Item
    羅伯特.柯卡第34號作品《木琴與管絃樂團之協奏曲》曲式分析及演奏詮釋
    (2009) 陳皇妏; CHEN,Huang-Wen
    本詮釋報告為柯卡第34號作品《木琴與管絃樂團之協奏曲》各面向之探討,章節分為作曲家介紹、創作背景、各樂章樂曲分析及演奏詮釋。本曲蘊含許多半音、全音、三度音,融合新古典主義創作手法、藍調爵士創作手法,主題更透露出濃濃地民謠風味。此作品在木琴協奏曲中不算最著名,但仍是值得一探究竟之作品,希望能帶給往後演奏此作品之讀者有參考之價值。
  • Item
    理查.史特勞斯《第二號降E大調法國號協奏曲》之作品分析與詮釋
    (2016) 梁應婷; Liang, Ing-Ting
    一、作曲家生平及創作背景動機: 藉由此種方式進一步了解作曲家的生平背景,以及創作背景及創作風格深入探討作曲家如何寫出這首作品和創作想法,能夠達到對於這首曲目更深得認識。 二、蒐集資料及統整: 將所蒐集到的資料,例如文獻資料、期刊內容、相關論文及網路文獻加以統整歸類。 三、分析樂曲: 收集樂譜對樂曲各樂章的曲式加以進行分析探討。 四、演奏詮釋: 收集樂譜對樂曲各樂章的詮釋吹奏方法加以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