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847
  • Item
    「愛之死」的構圖:三島由紀夫的〈憂國〉、電影《憂國》與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索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3-11-??) 王淑容; Shu-Jung WANG
    三島由紀夫於1961 年發表短篇小說〈憂國〉,五年後改拍成電影《憂國》,三島身兼導演、編劇、男主角三種角色,演出切腹自殺的一幕極為逼真。1970 年11 月25 日三島在東京市谷的自衛隊總監室切腹自殺的消息震驚世界,當時日本社會認為三島的切腹諫國的自殺行為,早在〈憂國〉中可見端倪。42 年來文壇以「憂國忌」為名,每年在三島的冥日舉行追悼活動,到今日為止,針對與三島切腹事件相關的〈憂國〉撰寫的論文不計其數。筆者考察三島創作〈憂國〉的動機,認為三島的〈憂國〉雖以1936 年日本「二.二六事件」為背景撰寫,但是如單從〈憂國〉男主角的切腹行為、大義精神或天皇論等視角,揣想十年後三島的自殺行為實有不足之處。再者過於聚焦三島的右翼思想,亦忽略了〈憂國〉的藝術創作意涵。本文深入分析三島在拍攝電影《憂國》過程時的堅持,剖析三島對於華格納音樂的告白,深入解讀三島對音樂與文字的認知。探討小說〈憂國〉、電影《憂國》與華格納《崔斯坦與伊索德》之間的關連性。
  • Item
    匈牙利音樂在〈柯大宜無伴奏大提琴奏鳴曲作品八〉的應用暨樂曲研究分析
    (2019) 吳郁昕; Wu, Yu-Hsin
    匈牙利是個民族性相當強烈的國度,當中著名作曲家柯大宜的無伴奏大提琴奏鳴曲作品八可以說是繼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之後最為突出的無伴奏大提琴作品。作品八能成為數一數二的顛峰之作,不僅僅是因為柯大宜在作品八中極盡所能地嘗試大提琴這項樂器的聲響可能性與挑戰其技術的高度,更是因為在其作曲手法上與匈牙利民間音樂之間深厚的連結。 本文旨在釐清匈牙利音樂的脈絡與類別,並且對之應用在作品八中的部分加以探討。從最初匈牙利民間音樂的分類:舊風格、新風格……等的解說,一直到作品八的創作背景、柯大宜所使用的特殊演奏法,以及匈牙利音樂的應用等等,配合譜例說明,望能使讀者對匈牙利的民間音樂以及作品八能有更全面性的暸解。
  • Item
    霍爾斯特《降E大調第一組曲為軍樂隊》作品二十八第一號之樂曲探究與指揮詮釋
    (2019) 林祐生; Lin, Yo-Sheng
    霍爾斯特的《降E大調第一組曲為軍樂隊》作品二十八第一號創作於二十世紀初的1909年,雖至今寫作動機仍然不明,但還是毫無疑問地被認定為管樂團曲目中的基石,每年仍在全世界數百場音樂會中被演出,也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管樂合奏作品之一。 目前,文獻上對於此作品的研究,多數是歷史的脈絡、樂曲的分析,以及版本上配器的差異(僅限於1984年以前的版本),但對於指揮詮釋上並沒有太多的探討。因此,本篇論文筆者將從指揮者的角度來探討,再深入研究至今各版本間的差異性,並提出樂譜演出實踐上的問題,進而對於音樂呈現上有更多的瞭解,期望能更貼近作曲家所想表達的原始樂思,最終整合歸納提出筆者對於指揮詮釋上的看法。
  • Item
    雌雄莫辨的夏康舞曲與帕薩喀牙舞曲──以巴洛克時期論暨自我創作
    (2019) 李俊緯; Lee, Chun-Wei
    夏康舞曲和帕薩喀牙舞曲為巴洛克時期的舞曲,二種舞曲皆使用頑固音型來變奏,當今普遍以巴赫的作品作為認知的依據;然而,這套標準卻無法適用於巴洛克多數的作品,因此,筆者欲探知更多二種舞曲過去的發展。 本論文透過研究二種舞曲過去的發展,並將所得運用於自身作品中。論文共分做七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並闡述論文架構,第二章「二種舞曲於不同地域之起源」,探討二種舞曲之間的差異於西班牙、義大利與法國;第三章「級進音階與模進手法所形成的頑固音型(低音)」,探討二種舞曲共有的頑固低音;第四章「持續變奏與輪旋曲之型式(以法國大鍵琴學派而論)」,針對二種型式進行討論,並舉例作品;第五章「調性結構的差異」,以1650年劃分,探討前後不同的使用情形;第六章「《古亭畚藏落照間》之創作理念」,為筆者研究二種舞曲後所進行的創作;第七章「結論」,總論全文並提出心得。
  • Item
    明清琵琶樂曲:樂譜與詮釋之間關係之研究
    (2019) 蘇筠涵; Su, Yun-Han
    琵琶音樂具豐富的內容,明清琵琶樂曲是其中重要的組成,為以工尺譜記錄的琵琶譜,其特點為簡約式記譜,是琵琶音樂的重要內容,今多流通以阿拉伯數字譜與五線譜,。譜式改變影響習樂方式,也弱化彈奏樂曲的能力,即建構在骨幹譜的活性詮釋。本研究從琵琶工尺譜的再整理與解讀開始,透過研究明清琵琶樂曲的結構、旋律發展與演奏對照 工尺譜與當代詮釋,並對照以代表性當代音樂家的演奏錄音,來釐清音樂內容之可變與不可變,探討樂譜與詮釋之間的關係,進而試圖找出明清琵琶音樂的邏輯或規則。 全文分為五章,第一章「明清傳統琵琶譜本之內容」進行補充與梳理琵琶明清譜本,討論譜本內容於記寫上的異同,並梳理明清琵琶演奏法與其指涉內容之改變;第二章「明清傳統琵琶樂曲之體裁與內容」分節討論明清琵琶曲的類別與構成,為本文重要的步驟;第三、四章以「明清琵琶樂曲之樂譜衍變與詮釋內容」立基於前兩章,分別討論琵琶小曲、琵琶大曲的骨幹譜與演奏(潤飾)譜,揀選具有代表性、呈現有較完整之資料與演奏錄音來進行分析,為本研究之主體;第五章「詮釋的規律與習慣」試圖歸納明清琵琶樂曲中可能具有的詮釋模式、規則與語彙之使用。最後為全文結論。
  • Item
    安德烈・柴可夫斯基《第二號弦樂四重奏》、《創意曲》音樂分析暨自我音樂創作應用
    (2019) 蕭伊涵; Hsiao, Yi-Han
    安德烈・柴可夫斯基(André Tchaikowsky, 1935-1982)為 20th 華沙傳奇音樂家。作為一名猶太人,他經歷了華沙起義並幸運地在戰爭中生 。他的音樂天賦從小就展現出來。作為一位著名的鋼琴家,他是魯賓斯坦的弟子,但可惜的是,很少人知道他也是一名作曲家。雖然出版的作品不多,但音樂具有其研究價值。 本論文將著重於安德烈的生活背景,包含其音樂生涯過程、重要代表作品的概述,作者將《第二號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 No.2 in C major, Op.5) 及《創意曲》(”Inventions”)作為主要分析作品,試圖探索其音樂語言,最後將探究所得轉化於自我創作之中。 目前,在台灣沒有關於安德烈的文章及論文,僅有安德烈自身的鋼琴錄 音。筆者希冀本論文能拋磚引玉,吸引更多音樂家的注意,讓更多的人有機會了解這位天才音樂家傳奇的一生,並進行更多全面的研究。
  • Item
    撒姆爾.巴伯《大提琴奏鳴曲,作品六》之分析與演奏詮釋
    (2019) 林張郁; Lin, Chang-Yu
    撒姆爾.巴伯(Samuel Barber, 1910-1981)為二十世紀美國新浪漫主義中最具代表性的音樂家。他是一位作曲家、鋼琴家、聲樂家也是一位指揮家。他致力於在保留傳統的前提之下,發展和建立屬於他自己的個人特色。 本詮釋報告研究的是他唯一的一首大提琴奏鳴曲《大提琴奏鳴曲,作品六》,此為他於二十二歲時,於學生時期所創作的最後一個作品,完成於1932年,題獻給他於柯蒂斯音樂學院的作曲老師斯卡列羅,此奏鳴曲後被譽為本世紀最傑出的大提琴奏鳴曲。因為此曲屬於他早期的作品,所以可以明顯看到巴伯以傳統的奏鳴曲式寫成,卻可在其中找到屬於二十世紀的和聲色彩與手法,第一樂章為不太快的快板、第二樂章為慢板,第三樂章則為熱情的快板。 本論文共分六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包含此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研究方法與結構;第二章為文獻探討,包含二十世紀美國音樂史概述、巴伯生平、重要作品與特色,以及作品六之創作背景與首演資料;第三章為樂曲分析;第四章為鋼琴合作之探討;第五章為有聲資料之賞析;第六章為結語。
  • Item
    音樂劇《羊角男孩》中殖民主義下「他者」的文化選擇
    (2019) 應修平; Ying, Shiu-Ping
    本文論述筆者如何透過音樂劇《羊角男孩》之創作手法、虛構設計及音樂劇歌曲之敘事技法,將當今社會下「他者」之文化選擇融入於奇幻音樂劇作品中。 作品中以真實世界歷史下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關係,以及文化與文明之差異探討作為基底,進而結合「發展下的受害者」所面臨的選擇及現況,建構出音樂劇《羊角男孩》中「塔尼亞國」以及「羊格拉族」之虛構世界觀以及劇中重要意象的使用。並透過作品之故事設計、情節佈局以及角色規劃,結合筆者自身經驗以及歷史反思,轉化為音樂劇作品。藉由音樂劇歌曲敘事手法之分析,將音樂劇歌曲分作九大功能,進而探究作品中歌曲之曲式安排以及結構分析,論述音樂劇《羊角男孩》如何利用歌詞編排將音樂劇中「戲劇文本」以及「音樂文本」相互融合。 音樂劇《羊角男孩》藉由劇中角色對於羊角的追求,以呈現「他者」在強權文明下之文化喪失以及族群認同感之弱化。筆者期望透過音樂劇《羊角男孩》探討過去人類歷史脈絡中殖民者所持有之殖民理念以及目的,進而虛構出一個不存在於歷史中之世界以及族群,藉由奇幻的形式,使觀者能夠跳脫出舊有的歷史框架,卻能透過劇中之情節設計以及角色選擇,連結自身過去之情感經驗而了解人類歷史脈絡下相異族群之相互關係,以及重拾對於自我族群之認同感,最終能夠面對歷史以及面對「他者」。
  • Item
    以教師在職進修國中表演藝術為第二專長角度看跨學科教學之能力發展
    (2019) 許瑜庭; Hsu, Yu-Ting
    本研究旨在探討現職中學教師,進修國中表演藝術第二專長學分班時,在修習過程中,學分班課程、同儕以及授課教師三種不同的因素影響下,如何結合自身本科專長,發展出跨學科教學的能力,進而增進教師個人的專業發展。本研究時程為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第一階段為問題發想與前導研究,採半結構式問卷調查,作為未來規劃問題的依據,共25名受試者;第二階段採參與觀察法,以觀課角度及課堂參與方式,並撰寫觀課日記呈現課堂原貌;第三階段採深度訪談調查法,以國立幾所相關師培院校之國中表演藝術第二專長學分班中之行政人員(共4位)、授課教師(共3位)及在職教師(共7位)做分析,希望藉由課程內容、辦學者、授課者及學習者四種不同的角度,對教師跨學科教學的能力啟發進行討論與分析。研究結論如下:一、在職教師進修第二專長的因素為興趣、擔心超額問題,以及取得專業認證等。二、每個科目都有不同的教材教法,修習第二專長班有助於培養跨學科課程整合與教學的能力。三、跨學科教學能力有助於教師個人專業發展。本論文並提出以下研究建議:第二專長班排課不應過分密集且肢體課程的時間應適當安排、課程實務比重應大於理論、斟酌開課必要、在職教師應具備跨學科的能力以培育未來的人才、在職教師應主動參與藝文活動培養對藝術的美感、追蹤108課綱實施後教師跨學科教學的成效、觀察及調查學生反應。
  • Item
    一九六〇年代臺東長光阿美族音樂研究——以《歐樂思-史惟亮檔案》為例
    (2019) 洪嘉吟; Hung, Chia-Yin
    本研究以臺灣音樂史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所衍生的臺東阿美族長光部落13首樂曲為主題。此批錄音屬1967年5至6月間一次性採集行動的成果,僅存於《歐樂思—史惟亮檔案》(簡稱《歐史檔案》)中,至今未有文獻進行論述。本論文跨足「民歌採集運動」1967年該次採集事件的脈絡重構,發現僅有李哲洋與劉五男為主要成員,雖憾二者皆已逝世,但因其行前田調知識和經驗,加上擔任當地溝通橋樑的李泰祥,與天主教白冷外方傳道會的關係網絡,造就此次採集成果豐碩。錄得內容除樂曲外,還有採集者李哲洋留下的口述歌者資訊、歌者劉秀英演唱的即興歌詞意涵等,皆牽涉到長光部落1960年代的音樂生活場域。然而,19世紀末大港口事件後而形成的長光部落,承襲自該區域阿美族之歌舞文化,在1950年代基督教傳入後發生了較為劇烈的變化,甚至令豐年祭逐漸式微。但1960年代天主教傳入後,卻因宗教本土化的傳教政策,使長光部落的豐年祭(Ilisin)歌舞(malikoda)另以感謝祭(Kansiyasay)形式保存,且轉而以教會音樂的方式傳播至其他部落。本研究從樂曲場域與當年歌者的群體脈絡中,發掘在該時空背景下,母系氏族(nagsaw)和世系群(laluma’an)與當地基督宗教的互動關係,以及農耕音樂在長光阿美族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