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

宗旨-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
在全球化的今天,臺灣身處亞太新興發展區域的樞紐地位,是東北亞及東南亞的節點, 也是傳統與創新兼具的活力島嶼。本院站在這些潮流之上,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
目標-培養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
本院外籍生占全院學生之四分之一,已是全校外籍學生之二分之一,以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全球國際的視野意味著學生要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係以美國外語教學學會認定的5C能力,包含: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Communication)、體認多元文化的能力(Cultures)、貫連其他學科的能力(Connections)、比較不同語言文化的能力(Comparisons)、及學以致用的能力(Communities)。

本院為外籍學生開設相當豐富的華語文化、社會政經、全球管理、跨文化合作、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幫助外籍學生熟悉華人文化與社會,並透過與本地學生一起學習過程,共同建構國際全球視野。除了華語課程外,本院也提供在地學生多種語言的課程,包括英語、法語、德語、西語、日語、韓語及俄羅斯語等。學生亦可連結各獎學金與獎勵措施,申請赴外國知名大學交換或短期留學。

本院透過具「全球視野」特色的各種課程,開闊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也透過「在地實踐」的各種考察與實習活動,深耕台灣與世界的連結網絡,以達到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之國際人才。
特色-跨文化交織與跨領域學習
為確保學生畢業時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本院提供國際華語、東亞文化與政治經濟、歐洲文化與觀光、社會工作、大眾傳播、國際人力資源等多種學程與課程供學生修習,朝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等多元學習邁進。本院強調跨領域的學習,並分為三個主軸:
華語文教育
培養各專業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熟習海內外華人社會與文化,並具備跨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藉此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進而厚植全球華語文化的軟實力。
區域研究
聚焦東亞與歐洲研究,透過學生至業界或機構或歐洲合作學校的實習與參訪,培育具「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 之跨文化教學及研究人才。鼓勵學生赴外交換與國際學術交流。
社會科學
國際人力資源以全英語授課,幫助學生具備全球化職場素養和人力資源專業知能。傳播則培育具新傳播科技產製、分析與決策能力之大眾傳播專業人才。社工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培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透過多元對話與學習,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學系
華語文教學系
結合數位科技與華語文相關資源進行跨領域研究,培養華語教學與研究人才、促進華語教學專業化與國際化。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
聚焦東亞,培育「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之教學及研究人才。
研究所
大眾傳播研究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加強學術與實務互動,訓練具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能力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實踐。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對歐洲進行全新的通盤研究,培育兼具國際宏觀和深厚人文素養的文化研究與觀光專業人才。
研究中心
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著重三大方向的研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中國大陸客家研究、東南亞(全球)地區客家研究。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致力於建立原住民族研究知識論,融合及傳承原住民族知識文化之原住民族教育,謀求原住民族與文化之永續發展。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努力邁入全球的漢學與文化研究以及與歐美兩洲漢學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致力於社會工作在家庭相關議題之跨界及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建構社會工作與家庭相關領域之國際視野與本土化專業發展。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針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僑務政策、僑務組織進行研究,提供政府有關僑務工作發展之意見,並與國際上相關學術機構進行合作。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華語教師「機器人輔助語言學習」培育之行動研究:以機器人輔助華語正音教學為例
    (2022) 李瑄; Li, Hsuan
    本研究旨在探討華語文教學系研究所階段「機器人輔助語言學習」的培育課程,以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PACK)為框架,將華語正音教學、機器人科技、程式設計等知識整合教學,讓(準)華語教師能有設計及實作機器人輔助語言學習(robot-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RALL)教學活動的能力。研究問題為:TPACK框架下培育課程知識內容、流程及策略為何?培育課程對(準)華語教師TPACK發展的影響為何?(準)華語教師對機器人用在語言學習上的感知為何?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研究對象為華語教學系研究所14位(準)華語教師。研究結果顯示,培育課程可促進各種TPACK知識的發展,其中機器人的教學設計知識(TPK)最多,其次為機器人的華語語音技術原理知識(TCK)和機器人科技知識(TK),由於機器人的「擬人化」特性,讓(準)華語教師更關心人機互動、即時回饋的設計、機器人的「可對話」特性使用語音技術,則讓(準)華語教師重視機器人聽與說的材料選擇原理;設計中學習(Learning by Design, LBD)策略促進多元知識發展、二位不同專長的師傅教師共同授課可協助發展基礎知識、多次的學習者實測則可促進知識整合及反思;(準)華語教師認為機器人在語言教學上是有用的,但需要經過學習才能學會使用,多數表示未來願意使用。本研究也發現,(準)華語教師在RALL實作過程中,換位思考轉變成以學生為中心思考教學設計;最終能意識到機器人是一項教學工具,「教師」才是提供教學設計知識的人。論文最後提出「機器人輔助正音教學」系統開發流程及架構建議。
  • Item
    華語學習者之定式篇章標記語使用研究- 基於教學觀點之考察
    (2012) 李明懿; Ming-yi Li
    本論文基於教學觀點考察華語學習者定式篇章標記語之使用。 定式篇章標記語同時兼具定式語的特性和篇章標記語的功能,在篇章上扮演銜接與延展的角色。華語學習者定式篇章標記語的表現可同時反映其語彙和篇章表述的能力及發展特徵。然而,過往相關研究或未重視定式語在篇章教學的重要性,或未從中介語角度觀察學習者篇章標記語之使用特性,緣此,本論文考察初、中、高三組非母語學習者寫作文本中定式篇章標記語之使用情形,並獲得以下成果:其一,依據系統功能語言學之純理功能(Metafunction)的假定(Halliday& Hassan 1976, Halliday 1994, 2004),觀察到學習者寫作所使用的定式篇章標記語在語篇(Textual)功能面向可分為管領、連接和終止三種標記;概念(Ideational)功能面向包括經驗概念和邏輯概念。其中,經驗概念可將學習者的定式篇章標記語分為場域、情態和關聯三類概念標記。邏輯概念則包括限定、推進、因果、順序、分列、附加、轉折、對立、歸結等9種邏輯關係標記;人際(Interpersonal)功能面向上則可分為描述、聲明、議論、致意、設問、解說、反對、推斷、結語等10類標記。其二,從不同的功能面向之分類、次分類觀察定式篇章標記語的形態和使用分布,由此獲知學習者寫作時華語定式篇章標記語形式和語義功能特性和三種純理功能之間的相互作用;其三,觀察到初、中、高三種程度級別的學習者寫作資料中出現的定式篇章標記語形態及使用量不同,此差異與學習者語法、語義之習得過程有關;其四,本論文比較高級學習者的議論文和記敘文,印證寫作文體對學習者定式篇章標記語之使用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最後,本論文檢視初、中、高級四套華語教材中定式篇章標記語的相關教學內容,並依據前述之分析和觀察結果提出有針對性的教學啟示和建議。
  • Item
    日籍學習者的華語學習焦慮研究
    (2012) 李宜家
    學習焦慮在外語學習領域是一個廣為討論的議題,Krashen(1982)認為焦慮可能開啟學習者的情感過濾器,使其無法達到好的學習成效。外語學習焦慮研究也普遍認為焦慮有礙學習。然而目前針對華語學習焦慮的研究卻仍寥寥無幾。根據黃儀瑄(2007)的研究結果顯示,日籍華語學習者相較於其他外籍華語學習者,焦慮程度偏高,因此本研究針對日本東京學藝大學修習中文課的日籍學習者,採用問卷調查法配合質化訪談,調查日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最容易感到焦慮的因素、並探討不同個體因素與焦慮因素之間的關聯,最後提出針對日籍學習者的華語教學建議。   研究結果顯示:一、「對公開發言的恐懼」是令日籍華語學習者感到最焦慮的因素。二、除了「對公開發言的恐懼」以外,內在因素(如:對中文能力的自信、對不確定事物的焦慮和對中文課的態度)引起的華語學習焦慮高於外在因素(如:媒介、對他人評價的看法和教師教學時所採取的方法和措施)。三、在個體因素差異上,整體而言男性學習者較女性學習者更容易感到焦慮;隨著學習時間越長,學習者的自我期待提高,在對中文課的態度、他人評價、公開發言和自信方面的焦慮程度亦隨之增高;若有目標語國家經驗,即曾經到過中國或台灣的學習者,其華語學習焦慮程度一致較低;不曾與外國人士接觸的日籍學習者在華語學習焦慮反應較明顯。最後,也發現日籍學習者在華語學習過程中的口說焦慮,與其民族文化中的「恥感文化」和「團體意識」有極大關連。  為了減低日籍學習者在華語學習過程中的焦慮,本研究也在第六章針對學習者性別、中文程度以及其相關經驗等個體差異、課堂互動方式、教學方法和內容,以及幫助學習者自我調整等面向提出教學建議。
  • Item
    From the Conventional to the Virtual Classroom.
    (2012-11-30) Liu, S. H. J.; Sung, Y. T.; Chang, K. E.; Lan, Y. J.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field experience of two prospective teachers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CSL) in the teacher-training programme, regarding the differences in pedagogic skills between the face-to-face and the virtual world of Second Life. The student teachers recounted how they made pedagogical changes in relation to the extent of the consciousness raising, decision making and perception towards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s. A qualitative approach was primarily adopted to elicit this information from the data that consisted of post-teaching interviews and reflection reports.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confirm that, to some extent, the prospective teachers’ pedagogical knowledge was influenced by their previous experience (e.g.,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The findings derived from a self-rating scale further reveal that the student teachers felt confident about their pedagogical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the face-to-face context, e.g., conducting activities, but not confident in the virtual classroom, e.g., managing students’ conduct. Both the student teachers opined that teaching in the virtual world was feasible to engender the involvement and interest of learners. The teachers’ knowledge transferred from the conventional classroom to the virtual world has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