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

宗旨-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
在全球化的今天,臺灣身處亞太新興發展區域的樞紐地位,是東北亞及東南亞的節點, 也是傳統與創新兼具的活力島嶼。本院站在這些潮流之上,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
目標-培養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
本院外籍生占全院學生之四分之一,已是全校外籍學生之二分之一,以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全球國際的視野意味著學生要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係以美國外語教學學會認定的5C能力,包含: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Communication)、體認多元文化的能力(Cultures)、貫連其他學科的能力(Connections)、比較不同語言文化的能力(Comparisons)、及學以致用的能力(Communities)。

本院為外籍學生開設相當豐富的華語文化、社會政經、全球管理、跨文化合作、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幫助外籍學生熟悉華人文化與社會,並透過與本地學生一起學習過程,共同建構國際全球視野。除了華語課程外,本院也提供在地學生多種語言的課程,包括英語、法語、德語、西語、日語、韓語及俄羅斯語等。學生亦可連結各獎學金與獎勵措施,申請赴外國知名大學交換或短期留學。

本院透過具「全球視野」特色的各種課程,開闊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也透過「在地實踐」的各種考察與實習活動,深耕台灣與世界的連結網絡,以達到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之國際人才。
特色-跨文化交織與跨領域學習
為確保學生畢業時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本院提供國際華語、東亞文化與政治經濟、歐洲文化與觀光、社會工作、大眾傳播、國際人力資源等多種學程與課程供學生修習,朝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等多元學習邁進。本院強調跨領域的學習,並分為三個主軸:
華語文教育
培養各專業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熟習海內外華人社會與文化,並具備跨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藉此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進而厚植全球華語文化的軟實力。
區域研究
聚焦東亞與歐洲研究,透過學生至業界或機構或歐洲合作學校的實習與參訪,培育具「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 之跨文化教學及研究人才。鼓勵學生赴外交換與國際學術交流。
社會科學
國際人力資源以全英語授課,幫助學生具備全球化職場素養和人力資源專業知能。傳播則培育具新傳播科技產製、分析與決策能力之大眾傳播專業人才。社工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培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透過多元對話與學習,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學系
華語文教學系
結合數位科技與華語文相關資源進行跨領域研究,培養華語教學與研究人才、促進華語教學專業化與國際化。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
聚焦東亞,培育「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之教學及研究人才。
研究所
大眾傳播研究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加強學術與實務互動,訓練具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能力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實踐。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對歐洲進行全新的通盤研究,培育兼具國際宏觀和深厚人文素養的文化研究與觀光專業人才。
研究中心
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著重三大方向的研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中國大陸客家研究、東南亞(全球)地區客家研究。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致力於建立原住民族研究知識論,融合及傳承原住民族知識文化之原住民族教育,謀求原住民族與文化之永續發展。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努力邁入全球的漢學與文化研究以及與歐美兩洲漢學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致力於社會工作在家庭相關議題之跨界及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建構社會工作與家庭相關領域之國際視野與本土化專業發展。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針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僑務政策、僑務組織進行研究,提供政府有關僑務工作發展之意見,並與國際上相關學術機構進行合作。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3
  • Item
    華語及粵語攝取類動詞之比較研究—以「吃」/「食」及「喝」/「飲」為例
    (2024) 梁嘉恒; LEUNG, KA HANG
    本研究針對華語及粵語中的攝取類動詞「吃」、「喝」及「食」、「飲」的多義性及義項進行比較分析。研究旨在揭示兩種語言在這些常用動詞上的義項差異及相似性,從而填補現有研究中對粵語動詞多義性分析的空白。本研究利用「中文詞彙網路2.0版」及「華語文COCT口語語料庫2021版」分別作為華語的詞義及語料來源,而粵語部分則分別參考了《粵典》(words.hk)及「漢語共時語料庫」。在理論基礎方面,本研究採用了歐德芬(2013)的多義詞義項區別性理論作義項之區分,再輔以MARVS (Module Attribute Representation of Verbal Semantics) 探討不同義項的事件結構。研究分析顯示,華語「吃」和粵語「食」均具有18個義項,兩者在原始義項上相同,均為「進食義」。根據語料庫在各義項的比例,在兩種語言的日常語言環境中,同樣的義項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可以作直接替換,但部分相同的義項在使用上存在差異而導致不能直接替換,甚至其中一種語言沒有能對應義項的情況。華語「喝」及粵語「飲」則分別帶有7個及10個義項,其原型義項均為「飲用義」,兩者義項間的關係與上述一樣,雖然大部分的情況下可作直接替換,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差異。儘管華語和粵語在某些義項上保持一致,但由於文化背景和隱喻機制的差異,導致了義項發展和使用上的變化。例如,粵語「食」可以表示「袖手旁觀」的概念,其源自於一則花生牌子的廣告口號;而華語「喝」則延伸出了「喝西北風」的用法,但在粵語則是以帶有「吸入義」的「食」作表達。研究最後以語料庫中的語料分佈為根據,提出雖然上述詞彙帶有不少義項,但在日常情況下,「吃」、「食」或「喝」、「飲」之間的可替換性概率非常高。
  • Item
    漢語多義詞的語義演變與教學建議—以「走」為例
    (2022) 許敦喻; Hsu, Tun-Yu
    多義詞「走」作為甲骨文時期便存在之動詞,其詞義更是十分多元,從古至今,「走」的語義也發生了許多變化。而人類為了減輕記憶負擔,便賦予舊詞新的意義,因而產生了「一詞多義」的現象,「一詞多義」正是語言經濟性、高效性的展現。若是沒有「一詞多義」,對於人類的記憶來說,無疑是一個相當大的負擔,而有了多義詞的概念,人們就能運用有限的詞彙來表達更多元的概念。綜觀過去「走」的詞義變遷,以認知角度探討的並不多,因此本研究以認知機制角度進行探究,透過Lakoff 與 Johnson (1980)的隱喻、轉喻以及意象基模等機制,從上古、中古、近代及現代四個時期的語料進行統整,歸納出「走」的詞義,並以意象基模概念繪製出各詞義的基模運作圖。本研究亦探討「走」的搭配詞使用情形,並根據本研究的內容提出相關的教學建議。本研究從「走」的上古、中古、近代的語料使用,結合字辭典中的釋義,總共歸納出十一個義項,語義概念分析中,具有「方向性、終點、移動動作、動機」是作為意象基模分析的重要基礎,區分出隱喻及轉喻後仍會發現,部分義項與本義尚有距離,並非直接形成認知鏈。其次,本研究透過語料庫歸納出「走」的常見搭配詞及其語境脈絡,並作出不同時代的語境分析。在古代,走的搭配詞時常為:處所名詞(目的地)、方位詞以及趨向補語。而到了現代,搭配詞可分為時態、重疊用法、慣用語、助詞、趨向(補語+動詞)、路徑(具體+抽象)及數量詞這八大類,八大類皆搭配「走」的不同語義。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成果提出對於多義詞「走」的相關教學建議以及教學設計,以期能為華語教學領域帶來助益。
  • Item
    隱喻意識提升對華語多義詞學習之探究:以「吃」、「上」、「白」為例
    (2020) 翁雅慧; Weng, Ya-Hui
    多義詞包含多個意義相關聯的義項。在語言學習上,詞彙的一詞多義往往造成學習者的難點 (邢志群,2011) 。認知語言學家認為語義延伸的本質為隱喻而非任意產生 (Lakoff& Johnson, 1980)。 近年來許多研究指出提升學習者的隱喻意識有助於多義詞學習 (Koveceses & Szabo, 1996; Boers, 2000a; 黃弈寧,2015;蕭惠貞,2017)。有鑑於此,本文欲以「吃」、「上」、「白」三高頻多義詞探究融入隱喻概念與詞彙教學上之效用,並就研究結果提出教學建議,以期幫助中高級華語學習者解決學習難點。 本研究由前測篩選出38位中高級程度學生。實驗流程包含詞彙學習階段、即時後測與延時後測。實驗組與對照組透過生詞表學習「吃」、「上」、「白」所構成的18個詞彙。兩組主要差異在於生詞單是否以隱喻原則分組。研究結果顯示:1.提升學習者隱喻意識有助於華語學習者相關詞彙之學習,主要幫助在於詞彙於記憶中之留存。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延時後測中的總分與自由回憶題型皆達顯著差異(延時總分:M = 71.97 vs. 60.76, p = .045;延時自由回憶:M =32.40 vs. 21.66, p = .034)。2. 兩組在詞義理解題型上無顯著差異,但實驗組得分較對照組高。實驗組與對照組皆無因詞彙隱喻類型不同而產生顯著差異。然而,兩組於即時測驗時在方位隱喻「上」所構成的詞彙上成績較好,對照組與實驗組得分相同,本文認為其成因為雖對照組使用傳統英文釋義學習詞彙,但仍就以自身經驗理解此類詞彙所致。3.在相關詞彙類推上,雖無顯著差異,但實驗組表現亦優於對照組。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詞彙學習時若能提高學習者隱喻意識能使學習者在多義詞各詞項間創造有意義的連結,減輕其記憶負擔,提高學習效益。
  • Item
    漢語動後「上」的語料庫與意象圖式分析及教學應用
    (2020) 林妤靜; Lin, Yu-Ching
    語言表現人們的認知方式,不同語言的形式表現不同群體的認知差異 (Lakoff, 1987; Langacker, 1987)。本是方位詞的「上」在漢語中置於動詞之後可表示動作、狀態之結果(孟琮,1995;張旺熹,2006)。不少研究指出,結合意象圖式的多義詞教學可加強學生對多義詞的了解(陳曉湘、許銀,2009;陳曉蕾,2015; Li, 2003; Morimoto& Loewen, 2007)。本文旨在運用認知語言學的觀點,透過隱喻、轉喻機制探究動後「上」的語法化現象及語義的延伸,並結合意象圖式的發展探究語義內部的關聯性。同時,透過書面語與口語語料分析,找出動後「上」常見的搭配動詞類型。最後,本文分析現有華語教材中動後「上」語法點的編寫情形,總結所觀察到的現象,結合本文的研究結果,提出語法點編寫建議,並嘗試編寫出新的語法點說明,以提供未來教材編寫者、教學者或是學習者應用與參考。 根據研究結果,動後「上」有「趨向」義、「接觸」義與「實現」義。「實現」義又分「動作完結」和「狀態達成」,其中,「實現」義的語料數為三者之最。就共現的動詞類型來看,「趨向」義與「追趕類」、「攀爬類」和「奉承類」動詞搭配頻率最高;「接觸」義與「穿戴類」、「加裝添附類」動詞搭配頻率最高;「動作完結」的「實現」義與「行走類」、「理想實現類」和「逢遇類」動詞搭配頻率最高,而「狀態達成」義則以「愛」和「喜歡」兩個狀態動詞為主。此外,動後「上」的「趨向」意象圖式牽涉物體在空間中的運行,此意象圖是其他「上」語義意象圖式的原型,透過意象圖式轉換機制的運作及側重之概念,將相對抽象且複雜的時間概念以空間概念呈現出來。
  • Item
    漢語多義詞義項區辨架構—位移動詞「出」的語料庫實證研究
    (2014) 李菁菁; Ching-Ching Li
    本文針對多義詞義項區辨提出一個運用共現構詞來進行義項分析的架構,論文中討論構詞成分的語義關聯,並利用梅家駒等人(1996)所編纂的《同義詞詞林》的詞語語義架構細節,來分析多義詞具區別性的義項;並透過實證分析漢語動詞「出」的多義義項,驗證此一架構的合宜性。本研究主張藉由共現構詞所搭配的詞素或詞語,有助於界定多義詞的義項;透過構詞的語義組合關係找出搭配詞聚合時的語義類別,並藉此對目標詞進行語義義項區辨。 本研究以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前期五百萬詞的資料為文本,進行量化研究分析,找出多義詞「出」在語料中所有的共現構詞,並利用《同義詞詞林》檢索軟體 (鄭錦全師,2007b)找出共現構詞所屬的分類,對多義詞的語義延伸進行義項區辨。實證分析動詞「出」具區別性的獨立義項為:出1「離出義」、出2「存現義」、出3「到達義」、出4「超出義」,四個義項。文中同時從「出」延伸看到同為位移類動詞的一般性語義特徵,反映人類語言活動具有聯繫性。 最後本文主張掌握具區別性的語義義項,對於多義詞教學具有關鍵性的價值。對於多義詞一詞而多種樣貌,學習者若能有效掌握區別性義項便能達到綱舉目張、有效掌握語義、理解語境。冀能有助於多義詞的教與學。
  • Item
    現代漢語「好」的語義、句法及語用分析
    (2010) 莊雅棠
    本論文欲從語義、句法及語用之角度來探討現代漢語「好」。「好」在現代漢語中包含多種語義,且具有多種功能,根據Halliday(1985,1994,2004)所提出的純理功能,本文將從「好」的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語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人際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三個層次來探討。 在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al)層次,本文將探討多義現象,包括核心語義及延伸語義化,進而探討其句法功能。在坊間語法書,拿《現代漢語八百詞》為例,就列出了十多種不同的語義,但歸根究底,「好」的核心語義卻只有一個,本文認為「好」為一多義詞(polysemy),從核心語義衍生出「友好」、「健康」、「容易」、「效果好」、「有利於」等延伸語義。在句法方面,各家學者認為「好」作形容詞和副詞是無庸置疑的,本文將討論「好」在句中之功能,除了形容詞和副詞之外,「好」還有變化動詞的用法,亦可作動詞後置成分,此外在有所爭議的詞性上加以討論。 在語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層次,和「好」是一個言談標記,只有「促進言談進行」之作用,本身並無「命題」上的涵義。本論文以會話言談口語語料來分析「好」的話語功能,「好」在會話結構中是一個「結束標記」,用來指出某活動的終止或談話的結束,進而發展成一個「過渡標記」,具有連接、轉換對話之功能,常可搭配時態「了」的使用。 在人際功能(interactional function)層次,「好」作「反饋標記」,表現下列語言行為:(1)接受;(2)執行;(3)確認。常可搭配言談標記:啊」、「吧」等。
  • Item
    漢泰語能願動詞在教學上的對比研究
    (2014) 楊烈惠; lieh-hui yang
    漢語能願動詞,又稱為助動詞或情態動詞,在能願動詞的使用詞頻表上,「會」、「能」、「可以」是使用頻率很高的能願動詞,又是對外漢語教學中最先學習到的能願動詞,同時也是偏誤列表上,偏誤率最高的三個能願動詞。「會」、「能」、「可以」本身在語義上就有許多重疊的部分,但即便是語義上的通用,在語用及意願上還是有些微的差距與表意的不同。這些微的差距,也成為外籍生學習漢語的難點。漢泰能願動詞是具有相對應又相對封閉的一個語法和語義範疇,因此而具有跨語言的可比性,這種可比性在語言習得過程中對學習者會產生一定的干擾,進而導致遷移性的語際偏誤。 對於習慣接受直接翻譯法學習外語的泰籍學生而言,這三個能願動詞與泰語的最大對應詞就只有「ได้」(dai)一詞(對應詞不只有「ได้」)。因為泰語口語中的「ได้」既可以表示能力,又可以表示可能、允許之義,對應於漢語的「會」、「能」、「可以」,不僅有很多義項,意義又很接近,要能區辨清楚能願動詞間些微的語義差異,對於泰國學生來說,並非一蹴可幾之易事。 本文透過「會」、「能」、「可以」之完整語義架構的整理,與泰文的「ได้」(dai)進行對比分析,同時蒐集北語HSK動態作文語料庫的泰籍留學生使用「會」、「能」、「可以」的偏誤例句進行分析,探究其偏誤發生的原因,進而針對泰籍學生的學習歸納、設計出有效的教學策略。
  • Item
    法籍學習者之狀態動詞語義分析研究-以「大」之多義性為例
    (2018) 鄭語箴; Cheng, Yu-Chen
    本文以狀態動詞「大」之多義性為主,輔以真實語料分析、動詞詞義的模組屬性表徵(MARVS)理論應用與本研究之研究對象:母語為法語、以華語為第二外語之法籍學習者的問卷回饋,探討母語為法語之法籍華語學習者其對於狀態動詞「大」之多義性的學習難點與過程。 本研究透過中研院平衡語料庫與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彙整出既是高詞頻又是多義詞之狀態動詞「大」之義項分類,並以MARVS理論進行更深度、精確的義項分類分析,確定中文狀態動詞「大」之義項共計十二類;同時,從線上與紙本之法漢辭典、法法詞典、法文語料庫(WoNef)中整理出法文“grand(大)”之所有義項,確定法文狀態動詞「大」之義項共計十類,之後將中、法狀態動詞「大(grand)」之多義義項進行對比分析、統整,找出中、法狀態動詞「大(grand)」義項對應關係並預測法語為母語之法籍華語學習者在這些義項上的學習難點。最後,透過紙筆測驗的問卷設計找出母語為法語之法籍華語學習者,對於狀態動詞「大(grand)」之義項認知情形,從題目與受試者兩大面向分析並歸納其在多義詞「大(grand)」義項的學習難點,希冀能找出以母語為法語之法籍華語學習者在多義詞義項教學上最佳的教學脈絡與方式,供華語教學者與教材編輯者參考,在教學或教材上能更符合母語為法語之法籍華語學習者的需求。
  • Item
    當代華語教材中的歷代漢語詞彙傳承研究
    (2019) 陳翊綺; Chen, I-Chi
    本研究主要欲探討不同程度華語教材中的詞彙,其承襲自歷代漢語的比例關係;以及華語教材中,多義詞不同義項與古代漢語的聯繫關係。   本研究選擇了三套代表不同地域的代表性華語教材作為分析目標,分別是台灣的《當代中文課程》、中國大陸的《新實用漢語課本》,以及美國的《中文聽說讀寫》。分別以這三套教材第一冊到第四冊之每冊第一課的生詞以及四冊內所出現的所有多義詞及義項為研究素材,透過《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等古代文獻語料庫的檢索,探討其生詞承襲自歷代漢語的比例。   結果顯示,三套教材一到四冊第一課生詞中,共有約88.58%的生詞可查得其於古代漢語中的用法;屬於當代漢語新詞彙的則佔總比例的11.42%。無論教材程度的高低,三套教材各冊第一課的生詞皆有超過80%承襲自古代漢語。三套教材中一到四冊多義詞共93個,其中包含了212個不同義項,這些義項當中,承襲自古代漢語的比例高達91.98%,僅8.02%的義項是於當代漢語時期才引申而來的。   結果顯示,當代漢語與古代漢語之間有著高度的聯繫關係,透過歷時的角度觀察詞彙的演變情況,能夠更加熟知及掌握詞彙的語義關係,若將之運用於華語教學當中,也有助於學習者掌握書面語的漢語詞彙。
  • Item
    結合認知語義與概念圖於華語多義詞教學上實證研究-以「吃」和「發」為例
    (2015) 黃奕寧; Huang, I-Ning
    本文結合圖式(認知語義概念圖),透過隱喻(Lakoff, 1987)、轉喻(Littlemore, 2009)及意象圖示(Lakoff&Johnson, 1980; Langacker, 1987),展現出多義詞之間的關聯,提出輔助學習多義詞的方法,並應用於華語教學課堂中。目前已有相關英文文獻,將此概念應用於二語教學中(Boers, 2000; Beréndi, Csábi& Kövecses, 2008)。然而,Boers(2011)提出先前研究存有缺陷,這些研究也大多以英語為主。因此,本文以Boers(2011)為基礎,運用實驗研究法,欲知結合認知概念與概念圖於華語教學課堂中,是否有助於二語學習者詞彙習得,以延時記憶中之保存。其次,本文希望了解在使用認知語義概念圖教授多義詞時的教學步驟,以及,受試者在習得由不同認知概念延伸出之詞彙上是否有差異。最後,探究此方法能否提高相關延伸詞彙之詞義理解和類推能力。 本文透過前測篩選出在國內大學語言中心的42位學生,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實驗之目標詞彙為以「吃」及「發」兩個動詞結合而成之詞彙(吃飯館、吃老本、吃苦、吃紅、發傳單、發短信、發財、發瘋)。 本文發現:1. 結合認知概念與概念圖於華語教學課堂中,有助於二語學習者相關詞彙的習得,並對詞彙在延時記憶中之保存有幫助,延時測驗中,實驗組和對照組達顯著差異,t (40) =2.23, p=0.031, p<0.05。2. 運用認知語義概念圖教學能幫助提高相關延伸詞彙之詞義理解和類推能力,實驗組和對照組達顯著差異,t (40) =2.10, p=0.042, p<0.05。3. 雖無達到顯著差異,但認知語義概念圖用在為學習者複習、鞏固詞彙時效果較用在學習詞彙前,有意識地分析其學習效果好。4. 雖無達到顯著差異,但在即時和延時後測中,透過轉喻延伸出之詞彙分數最高,意象圖示第二,隱喻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