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20


§本所歷史沿革



臺灣師範大學在人文、藝術學術研究領域上堪稱翹楚,又本校法語中心長期在法語教學  
與文化交流上積極耕耘,成績斐然,民國九十五年特籌設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結合

師大深厚人文傳統與國際化之優勢,透過觀光文化學術研究的訓練,進入跨學科整合,

培育歐洲文化為體、觀光為用之研究與專業人才。本所籌設之初,本校校長特聘教育部

郭前部長為藩、臺灣觀光學院李校長銘輝、前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邱所長大環、本校洪

學務長久賢、文學院張院長武昌、英語系梁教授孫傑、法語中心賴主任守正等教授成立

籌備委員會,由賴守正教授擔任籌備主任,負責設所事宜。民國九十六年八月ㄧ日起,

本所正式成立,由賴守正教授擔任首任所長。



§本所成立宗旨



整合人文與科技的專業領域,培育具備國際視野與胸襟之全方位歐洲文化與文化觀光之
研究與專業人才


§本所發展方向與重點

 

文化為體 觀光為用

醇酒美食、古堡教堂、美術音樂、建築雕刻、文學戲劇、時尚風華。在這兒,滿足你對於歐洲所有的夢想。 
踏出這兒,挾多元歐洲文化素養,擠身為文化觀光尖兵,帶領國人進入瑰麗的歐洲。立足台灣,以靈活文化創意,化身為觀光產業設計師,創造台灣成為觀光新樂園。

目標

整合現有資源,對外積極推展我國政府與民間對歐洲各國文化的認識、瞭解和交流,對內提升國內從事歐洲文化之 學術研究,以期提高國民文化素養,加強國家競爭力。

1.近程目標:
-近程目標: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培養具有國際視野與深厚人文素養的歐洲文化與文化觀光之研究與專業人才。 

2.中程目標:
-出版專業學術刊物,籌辦全球性歐洲/文化/觀光學術論壇與研討會,以促進台灣與歐洲的文化與學術交流、並進一步深耕、落實文化觀光的理念。

3. 遠程目標:
-結合臺灣與歐洲觀光產、官、學界,致力推動觀光學術理論及實證之探討及研究,確保本土文化觀光資源的永續利用。

§預期出路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升學及職涯發展規劃

                    
 
領域
所友就讀學校或任職單位
升學
歐洲文化或文化觀光博士學位
King's College London
Durham University UK.
Université Paris-Sorbonne, France
就業
文化藝術活動從業人員
西安華澳麗康集團品牌文化活動推廣
文化創意產業從業人員
中衛發展中心行銷推廣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專案經理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專案助理
 
觀光餐旅產業從業人員
台南晶英酒店宴會部業務
航空公司地勤
雄獅、KKDay旅行社線控及主題旅遊產品企劃
中國旅遊英國分部專員
流行時尚產業從業人員
樂事會酒業創意經理
阿迪達斯集團(Adidas)大中華區社交媒體營銷經理
法商愛馬仕(Hermes)銷售&行政助理
法國干邑白蘭地馬爹利(Martell)外語導覽員
文化/旅遊傳播與出版業人員
藝術家雜誌主編
影想文化基金會文化推廣
博物館與美術館從業人員
上海震旦博物館展覽規劃
工研院行銷傳播處業務專員(博物館業務)
臺中國家歌劇院行政&現場督導
財團法人宗教博物館基金會助理
長榮海事博物館課員
歐洲各國駐台機關人員
英國文化協會專員
國際行銷傳播業務人員
重威企業有限公司國際行銷業務
聖島國際專利商標聯合事務所助理
布蘭雅國際貿易公司國貿人員
振智有限公司國外業務代表
金萬業務發展經理
Google亞洲區行銷
Fox-Tech Co福客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國際行銷
華碩股份有限公司Digital Marketing
文化資產相關從業人員
未來的你們
其他產業
亞太廣告企劃、國泰人壽壽險顧問、捷克華碩電腦PM、Accusys Stroage業務發展經理、Korn Ferry人資部專員、公關公司專員、法國船務公司進出口關務、林口長庚醫院英文編譯、Design OVERLAY Account & communication manager
政府
部門
文化行政機關人員
文化部美洲科專案助理、國家圖書館外交部臺灣獎助金助理
觀光行政機關人員
花蓮縣觀光處科員、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課員
科學技術行政機關人員
科技部產學計畫辦公室規劃師
學術
教育界
大專院校教師
宜蘭社區大學教師
初等、中等學校教師
法國中學英文教師、師大附中地理教師、台中二中英文教師、和平高中歷史老師、薇閣高中地理老師、石碇高中地理老師、中山國小教師、三峽國小教師、台中市至善國中英文科教師
學術機構研究/行政人員
歐洲學校行政人員
語言學習機構
時代英日語英文講師、師大進修推廣部英文老師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45
  • Item
    魔法世界的食物——以《哈利波特》系列為例
    (2024) 陳宣而; Chen, Xuan-Er
    在充斥著冒險的現代奇幻文學中,食物都會較爲樸素,且方便攜帶,不易腐壞,其中很多都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找到的。同樣,在羅琳(J.K.Rowling)所打造的各個小説世界中,食物一直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更是如此。在《哈利波特》系列中,食物這一意象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霍格華茲(Hogwarts)每天供應的各式各樣的英國料理、活米村(Hogsmeade)中獨有的魔法糖果零食和斜角巷(Diagon Alley)的「衛氏巫師法寶店」(Weasleys' Wizard Wheezes)出售的各類惡作劇商品。比起滿足人物的生理需求,解決溫飽問題,《哈利波特》中的食物更多的是各個人物生活中的一種消遣娛樂,因而這些食物與人物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繫是至關重要的。食物可以展現出人物的個性格特徵,加強他們自身的立場,構建人物之間的關係。我將主要從《哈利波特》系列中最具代表性的六樣食物入手,針對人物關係中的友誼關係和人物形象中的包容兩點,來探討食物在《哈利波特》如何連接人物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從而進一步延伸至《哈利波特》整個系列中食物在人物形象構建上所占據的重要位置。
  • Item
    德國純素文化發展的現況-以柏林為例
    (2024) 鄧紫茵; Tang, Tsz-Yan
    在現代社會,純素或素食並不是一個新概念,純素主義不僅限於植物性飲食習慣,而是延伸至零殘忍的生活方式,同時也代表他們對動物權益、環境和道德議題的關注。純素者會放棄所有與動物有關的食物和商品,包括乳製品和動物實驗產品,而這趨勢在全球迅速蔓延,也使越來越多人轉為純素。德國有着深厚而悠久的歷史,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這些陰暗背景,香腸和豬腳這些食物也是德國飲食的標誌,其刻板印象與肉食文化和產業早已密不可分。相反,柏林作為德國的首都有着多元文化背景和重要的政治地位,而鮮為人知的是柏林同時被譽為歐洲純素之都,這表示它為人們在純素生活的實踐上定必作出了不少貢獻。由此可見,德國傳統飲食文化與其素食氛圍以及柏林的純素形象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落差。本論文將探討德國飲食文化和生活上從肉食主義到純素主義的轉變和發展,藉此研究其巨大的文化差異,當中將由歷史、政治、商業和社會角度分析其純素發展進程,同時亦會探討在工業化畜牧業中動物飼養的道德問題。再者,柏林將為本文的案例研究,重點討論柏林的純素餐飲、活動、社群和零售活動,藉此提供一個更具體的意像來解釋以植物為基礎的狀態,用以找出純素發展的關鍵。
  • Item
    里昂舞蹈雙年展的展演文化政治:以第十九屆2020非洲主题及傑曼·阿科妮舞作為例
    (2024) 鄭貫文; CHENG, Kuan-Wen
    本研究的主題是里昂舞蹈雙年展的展演文化政治,旨在探討里昂舞蹈雙年展的歷史建構與非洲主題,尋找法國舞蹈節的文化展演策略與展演非洲主題背後的文化政治議題。研究中借用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Bourdieu)的品味分類理論和傅柯(Foucault)的異質空間理論進行探討。歷史建構從文化治理到文化民主化的角度切入,分析法國文化政策中的舞蹈項目,包含推廣、教育和保存三個層面,為將來里昂舞蹈雙年展的設立打下基礎。舞蹈節成立之後,陸續經過三個品味分界時期,分別是回顧時期、多元文化時期,以及跨界/越界時期,融入更混種、跨界與實驗的舞蹈為主,並逐漸邁向以當代舞蹈為首的舞蹈節。除了保有舞蹈展演和舞蹈大遊行的節慶傳統之外,在2021年也新設置法格實驗計畫,目的是要了解當代年輕世代的議題,此計畫讓法格工廠慢慢轉型為都市再生下的異質展演空間,開拓舞蹈節的新可能性。非洲主題則是探討有「非洲當代舞蹈之母」之稱的傑曼·阿科妮(Germaine Acogny)和《初始之地》舞作,並進行舞蹈分析。該劇的意義在於轉譯西方基督宗教文明的文化殖民和去殖民化過程,從身分認同的政治中找尋和解。也因為該舞作的成功,可以觀察到非洲當代舞蹈美學在西方舞蹈市場上的另類性。
  • Item
    黑暗的敘事:揭示麥克法倫《大地之下》中的闇黑生態意識
    (2024) 張綺庭; Chang, Chi-Ting
    探索大自然的趨勢揭示了當代人希望更多地了解周圍那些被認為人類尚未對過度干預之環境的願望。而洞窟探險是其中一種探索大自然的特殊形式,風險較高,可及性較低,目的是揭開自然中較陌生的部分。以洞穴探險為背景的敘事並不少見。然而,在那些描寫地下世界的敘事中,大自然的黑暗往往只代表一種負面形象。我認為,麥克法蘭在《大地之下》中的深度時間之旅雖然也涉及自然的黑暗面,但卻在敘事中為黑暗提供了另一種體現。黑暗不再代表人類的固有想像,而是揭示了一種不以人類為中心的與非人類共存的方式。它呼應了摩頓(Timothy Morton)提出的「闇黑生態學」(Dark Ecology)的核心,即呼籲重新思考長期以來被壓抑和否認的人類與非人類的共存關係。此外,《大地之下》中提到了多個神話,補充了麥克法倫探訪地底世界的旅程體驗。從這些地下作品到旅程本身,人們對自然的認知跨越了數十億年,從地球形成到今天,涉及人類和非人類。在本研究中,將以摩頓的「闇黑生態學」作為一個框架,用來審視麥克法倫旅程中的黑暗和《大地之下》中的神話,從而找出被忽視的與大自然的連結。與其說《大地之下》透過一種難以日常實踐的理想來塑造人們的生態意識,不如說它透過一種更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文化敘事,提供了一個面對和討論大自然被隱藏之部分的機會。
  • Item
    德國東弗里斯蘭地區之茶文化發展及現況探究
    (2024) 王柏元; Wang, Bo-Yuan
    談到歐洲的茶,相信英國絕對是第一個出現在多數人腦海中的國家,喝茶的行為早已深入英國人每天的生活當中,成為了一種日復一日的習慣,他們成功的將茶這個原本屬於國外的進口農產加工品變成了本國文化的一部分,發產出屬於英國的飲用方式、習俗和文化。更有甚者,英國還將茶飲文化推播至全世界,例如風靡全球的英式下午茶。除了英國,歐洲的其他地方如法國、荷蘭的飲茶文化也多為人知。不過,多數人並不知道的是,在德國,有個地區同樣也有著深厚的飲茶文化。事實上,這個地區號稱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年人均飲茶量,它叫做東弗里斯蘭,位於德國西北方的下薩克森邦。在那裡,全年人均飲茶量高達300公升,傲視全球。除此之外,東弗里斯蘭也發產出了一套自己特別的茶飲文化,並於2016年入選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德國辦事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東弗里斯蘭茶文化當中,有什麼樣的特別之處?當初茶是如何到達當地,在那裡發展的情況又是如何?為什麼茶在德國其他區域相當少見,唯獨如此深入東弗里斯蘭的文化當中?如今,茶在文化和現實生活上,是以什麼樣的形態和方式存在於東弗里斯蘭居民的日常生活?在東弗里斯蘭的茶文化裡面,有什麼樣的習俗和特色?以上,為本研究探討的議題。
  • Item
    歌劇《杜蘭朵公主》中的東方主義:以北京紫禁城版本與英國皇家歌劇團版本為例
    (2024) 周庭卉; Chou, Ting-Huei
    《杜蘭朵公主》是義大利作曲家賈科莫.普契尼(1858-1924)創作中著名的歌劇作品之一。歷時兩百多年,這部傑出的跨文化歌劇作品從波斯民間故事轉變為舉世聞名的義大利歌劇,而這位聞名遐邇的中國公主,已從波斯,法國,義大利,中國遊歷至世界各地。如今,《杜蘭朵》這部歌劇在世界各大歌劇院中仍是極其重要及受歡迎的基本劇目,而在歷史和審美層面更是別具特殊的地位。然而,《杜蘭朵公主》這部歌劇雖然在音樂及藝術成就方面受到了崇高的讚譽,但在學術界飽受批評。許多學者們認為,這部歌劇是「種族傲慢的無意識表現」。更準確地說,歌劇中的東方想像,以及以西方為中心的中國論述,將《杜蘭朵公主》推向了東方主義的領域,成為討論,批評東方主義論述時的重要常客。有鑑於此,當代許多音樂家、藝術家紛紛嘗試豐富舞台上的中國元素,抑或嘗試用自己的詮釋重新演繹普契尼的歌劇,試圖擺脫東方主義的論述範疇。然而,這些重新演繹的作品是否成功地消弭了以西方為中心的話語,始終是個值得令人深入探討的問題。為了進一步探討上述議題,本研究將著重分析《杜蘭朵公主》這部歌劇的兩個當代版本,分別為1998年北京紫禁城實況演出版以及2013年英國皇家歌劇院版。首先,本文從大量的文獻資料閱讀中,梳理出普契尼歌劇《杜蘭朵》的發展脈絡,並勾勒兩個當代版本的導演經歷、創作概況以及大眾和專家們的評述。接著,從東方主義的理論範疇,本研究深入探討張藝謀和安德烈.塞爾班兩位導演於《杜蘭朵公主》中對於東方元素呈現的認知、調整及運用。藉由這些脈絡,本文將進一步比較這兩個歌劇版本是如何詮釋《杜蘭朵公主》這部跨文化歌劇,分析兩種詮釋有何異同,並闡釋、比較這個兩個版本是如何回應東方主義之論述。
  • Item
    德語「年度非詞」(Unwort des Jahres)之研究:以2020年評選之「遣返照護」(Rückführungspatenschaft)與「新冠專制」(Corona-Diktatur)為例
    (2024) 王婕齡; Wang, Chieh-Ling
    本研究旨於探索德語中「非詞」(Unwort)的概念,以及德國語言批判活動「年度非詞」(Unwort des Jahres),以2020年評選之詞彙——「遣返照護」(Rückführungspatenschaft)與「新冠專制」(Corona-Diktatur)作為研究案例。「非詞」是一種在德語當中,使用於公共議題的用詞。本研究從語言批判發展的歷史、新詞以及社會議題背景,分析「非詞」的涵義。本研究所探討的兩個詞彙,出現於德國在2020年兩個不同的社會議題中。「遣返照護」為一種新的移民遣返政策,由歐盟執委會於2020年9月提出。這一個詞彙,將「遣返」以及「照護」兩個概念重組,在年度非詞評選活動中,被認為是修飾遣返議題的詞彙。2020年,在新冠疫情期間,亦發展出許多相關的新詞彙。「新冠專制」為反對德國政府防疫政策的社會運動中,運用的標語。本研究擬藉由上述兩種不同類型的案例,探討德語當中「非詞」的意義與產生背景。
  • Item
    奇幻與科幻作品中的故事世界:《魔法世界》與《刺客教條》的跨媒體世界建構
    (2024) 莊于瑩; Chuang, Yu-Ying
    本研究旨在探討跨媒體與媒體內容創作之間的關聯性。近年來,將一部作品以跨媒體製作的策略發展已成為流行文化中的常態,且此現象對於奇幻與科幻類型的作品來說尤為顯著。為了探究這一現象的成因,我回顧了過去三十年媒體科技的急遽進步以了解目前媒體環境的形成,並透過多部經典作品探索奇幻與科幻類型作品中所具有的共同特性。在眾多跨媒體實踐中,由亨利·詹金斯提出的跨媒體敘事強調以多個媒體平台講述不同的故事以擴張故事世界使一部作品達到傑森·米特爾所說的可傳播性和可鑽研性。這意味著一部作品可以通過不同的媒體平台觸及更多的消費者,同時也能利用各媒體平台獨有的優勢來使故事世界更顯豐富。在這兩個概念的詮釋之下可以得知,以跨媒體敘事為首的諸多跨媒體實踐不僅僅是一部作品用以行銷的商業策略,同時也是反應在敘事與故事世界的呈現方面的創意展現。本論文以奇幻與科幻類型的兩部跨媒體作品《魔法世界》和《刺客信條》為案例,以馬克·沃爾夫提出的世界構建理論分析這兩部作品的故事世界以及它們分別採用的跨媒體發展策略以了解跨媒體與內容創作如何互相配合以達到互補的效果,從而提升消費者的體驗。
  • Item
    藝術介入聚落再生實踐:以西西里法瓦拉Farm Cultural Park為例
    (2024) 盧蓮恩; Lu, Lien-En
    創意城市的概念掀起了全球城市文化再生熱潮,各式旗艦場館、文化園區紛紛興起,希望藉此扭轉城市的命運。然而,創意城市往往著眼於文化生產及消費面之活絡,城市彷彿歷經淘金客蜂擁而至,卻無法實質提升社群韌性及永續性。本研究以義大利西西里Farm Cultural Park為例,探究位於邊陲、缺乏觀光資源之小型文化園區如何藉透過藝術推動文化再生實踐,以及追尋社群永續歷程的成與敗。本文研究動機基於臺灣文化再生案例眾多,以文化觀光及文化創意為大宗,從經濟層面進行區域振興。而Farm Cultural Park案例呈現藝術介入的另一種面貌—社會教育關懷。論文重心在於分析:一、園區所在市鎮法瓦拉之聚落社會與再生脈絡生成,從聚落探討其再生脈絡特殊性。二、園區藝術生產與消費脈絡,描繪園區之藝術介入建構,以及生產者與參觀者屬性。三、藝術介入法瓦拉之契機與困境,Farm園區與聚落的互動之情況,探究其正面效益以及衍生問題。藉著分析Farm Cultural Park案例,梳理聚落再生實踐和策略,並探究藝術介入模式之盲點及誤區,提供未來案例之指引與借鏡。
  • Item
    冰島流行音樂錄影帶中的國族意象再現
    (2024) 蕭伊辰; Hsiao, I-Chen
    自1944年冰島正式獨立後,冰島流行音樂作為冰島重要的出口物之一,於世界舞台上反應及形塑冰島的國家意象中扮演關鍵角色,冰島音樂當代知名的冰島音樂人如Björk、Sigur Rós、Kaleo及Of Monster and Men,透過他們出色且獨具風格的作品及音樂錄影帶,傳播他們對於自身國家的認同與視覺意象,許多觀看者透過觀看這些視覺意見建立對「冰島」此國家的第一概念與印象。本文檢視冰島流行音樂錄影帶中的視覺再現並梳理這些意象與當代冰島流行文化的關係,分析來自特定、已享有世界名譽並產出視覺素材的冰島流行音樂家於主流串流平台如YouTube、Spotify上發佈的音樂錄影帶。本文將試圖揭露流行音樂錄影帶如何影響及形塑國族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