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

Browse

Recent Submissions

Now showing 1 - 20 of 59
  • Item
    粵北土話小稱調的類型分析:優選理論的探索
    (2012-09-??) 鄭明中; Ming-Chung Cheng
    粵北土話小稱調已為不少文獻所探討,但大都侷限在語料描寫,理論分析甚少。因此,本文利用優選理論對粵北土話小稱調進行分析。本文首先回顧粵北土話小稱調的形成,並提出一組忠實|生與標記性的制約,加以不同的階層排序。研究結果顯示,優選理論可以妥善地處理粵北土話小稱調的調域選取與調形組成。此外,本文基於1憂選理論在語言類型預測上的主張,特別探討制約互動在粵北土話小稱調的調域及調形上所產生的類型,並進而說明語音標記性是造成某些類型缺乏的主因。
  • Item
    香港小學語文校本課程規劃的理念評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12-09-??) 何文勝; Man-Sing Ho
    二十一世紀初,香港因應社會的發展而進行教育改革o 在課程方面·2004年香港課程發展議會先後頒布《中國語文課程指引> (小一至小六)、《小學中國語文建議學習重點:建議學習重點> (試用本)及《新修訂小學中國語文課程﹒學習單元設計示例> (樣本)等文件。2008年12月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出版(小學中國語文校本課程及學習單元設計示例﹒理念篇〉及《小學中國語文校本課程及學習單元設計示例﹒實踐篇〉本文根據系統論、學科論、能力結構論、認知論及課程論,再參考課程指引中學習目標、課程組織等觀點來評論理念篇中的一些語文校本課程概念,並借此機會與香港教育統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商榷;更希望語文教育工作者關注這些問題,深化語文課程改革的建設工作o研究發現,理念篇的校本課程規劃大多是一些比較宏觀的原則,多數是一般性而較少針對|笠,所以問題較難浮現出來。至於在學習單元編訂與如何組織學習單元,以至一些示例和圖表等,就出現不少概念不清、結構不全、關係不明、欠缺理據、隨意性強等問題。如果理念篇能清晰界定語文科的內涵和性質,再按課程指引中能力訓練為主導,兼顧情意的取向,就可以論證並建構能力與情意的元素和結構,以確定小學階段學習語文的能力數量和情意範疇,這樣就不會出現上述的缺失。
  • Item
    在廣場上的身體―論余華《兄弟》裡的狂歡敘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12-03-??) 石曉楓; Hsiao-Feng Shih
    本文試圖由「身體」角度切入,觀看余華《兄弟》裡廣場身體的狂歡演出。全文分別由「公眾廣場上的身體演出」、「低下書寫與政體嘲諷」及「在時間裡變異的身體」三方面進行論述。「公眾廣場上的身體演出」部分指出性的宣揚、暴力的鬥毆以及死亡的展演,為劉鎮此一公眾廣場的重要景觀。「低下書寫與政體嘲諷」部分指出余華的修辭策略,在於藉由身體孔穴的低下書寫,表達戲仿意圖,並將上述的「卑賤身體」與象徵意義上的「莊嚴身體」並置,從而產生嘲諷效果。「在時間裡變異的身體」一節則以「展示的身體」、「高大的身體」、「代罪的身體」以及「哭泣的身體」,分別統攝李光頭、宋凡平、李蘭、宋鋼等人物形象所表徵的意義。末以論述《兄弟》對於身體血統論的顛覆以及狂歡意義的討論作結。
  • Item
    東勢客家話舌尖前音聲母顎化與否之聲學探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5-03-??) 鄭明中; 張月珍; Ming-Chung Cheng; Yueh-Chen Chang
    本研究透過聲學的分析工具與社會語言學的研究方法,對東勢客家話的舌尖前音聲母[ts, tsh, s]是否顎化為[t, th, ]進行探究。共60名說東勢客家話的客家鄉親參與本項研究,依據他們的性別(男、女)、年齡(老、中、青)分成六組,每組10人。本研究透過自行設計的發音字表與閱讀短文,採集東勢客家話[s]與國語[]在不同語言與社會變項(後接元音、性別、年齡、語體)影響下所發出的語音樣本,並利用PRAAT對擦音的兩個重要聲學特徵―「摩擦噪音時長」與「頻譜能量高峰頻率」進行手動測量。研究結果顯示,不論影響變項為何,[s]的摩擦噪音時長明顯短於[],[s]的頻譜能量高峰頻率顯著高於[],亦即[s]並未顎化成[]。值得注意的是,高前元音[i]確實會使[s]的摩擦噪音時長增長,頻譜能量高峰頻率降低,但與[]相較仍呈現明顯差異。最後,本研究一方面從穩定性的角度出發,探討摩擦噪音時長及頻譜能量高峰頻率作為感知客家話輔音的不同,另一方面也從語音產製、語音環境、語音感知等面向為東勢客家話[ts, tsh, s]為何不顎化成[t, th, ]提供可能的合理解釋。
  • Item
    《紅樓夢》中的「金玉良姻」重探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6-09-??) 歐麗娟; Li-Chuan Ou
    由於《紅樓夢》伊始便嘹亮奏出「金玉良姻」的主旋律,一般在二元對立的思考架構下乃視之為木石情盟的壓迫者,與「金」有關的人物也隨之淪為罪惡因子。唯經過仔細檢視與通盤考察,本文發現:「金玉良姻」是對結局的預言,不是敘事的現實;是源於命運的超現實神諭,並非來自世俗社會的人謀安排,更不構成改變情節發展主軸的動力。超越結果論的蒙蔽與誤導,從客觀的統計結果可見,小說中「金玉良姻」被提到的次數、延續情況、當事者的心態、尤其是輿論涵蓋面,都遠不如「木石姻緣」,在在指向寶、黛的聯姻才是故事鋪陳的主軸,而此一結果極有助於對包括薛姨媽、薛寶釵、賈寶玉等相關人物的正確定位;至於〈慈姨媽愛語慰痴顰〉、「待選」、「金項圈」、「紅麝串」、「柳絮詞」、《紅樓夢曲•終身誤》等諸多情節的意義,也隨之重新獲得釐清,實則寶釵才是寶玉「祿蠹說」的真正同道,顯示小說家對人情世事之複雜幽微的洞澈之深。
  • Item
    語言與性別研究:文獻回顧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12-03-??) 蘇席瑤; Hsi-Yao Su
    此文回顧語言與性別研究的重要文獻,文中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回顧國際間語言與性別研究的重要發展方向及作品,期能對此領域的整體發展有較全面的瞭解。第二部分則回顧以臺灣的語言與性別現象為主題的研究,較之以國外語言與性別研究的概況,期能指出以臺灣現象為語料的特殊價值,及本土研究尚未有所發展的方向,以供本土之語言與性別學者參考。由本文之回顧可見,以本土語料為主題的語言與性別研究數目並不多,題材所涵蓋的範圍雖然可謂稍具廣度,但是未來研究仍有相當大的著墨空間,值得語言與性別學者繼續投注研究心力。
  • Item
    莫言在臺灣的接受史及其意義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5-09-??) 黃文倩; Wen-Chien Huang
    本文追溯、重構並闡述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1955~)在臺灣的接受史及其意義。首先,本文重構並指出莫言在臺灣出版的接受視野,有從「現實」往「文學」的傾向移轉的歷史現象,精細地說,是從接受作品的歷史性與現代品格並存,兼有鄉土的堅毅及藝術/美的創新,到後來轉變成一種純「文學」或藝術的傾向。其次,1990年代以來,本土/鄉土與後現代兩大社會與文學思潮,也與莫言及其作品在臺灣的接受有連動意義。一方面,在創作姿態上,能發現莫言早期的「人民」觀,過渡到後期「老百姓」的鄉土與普世立場。另一方面,在主題或題材的多面向、小說的解構情節、非典型、邊緣、特殊性的主人公的設定、非線性的敘事、多聲部的語言、陽剛的抒情特質等的創造力及密度上,他的作品既與臺灣的後現代文學思潮與實踐相輔相成,同時在某些深層內具有一定的陌生性,對臺灣後現代文學的內容及形式有繼續豐富化的參照作用。因此,儘管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在臺灣並非完全沒有爭議,但作為一位在臺灣文化圈已廣為人知且有影響力的中國大陸代表作家,作為一位不只是「文學」實踐的創作者,莫言在臺灣的接受史及其意義,也是我們認識臺灣文學主體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Item
    蔡襄〈海隅帖〉解讀—從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導覽失誤談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6-03-??) 黃明理; Ming-Li Huang
    〈海隅帖〉是蔡襄早期的楷書尺牘作品。清初歸李書雲所有,李氏將之與所收蘇軾〈次韻三舍人省上詩〉、黃庭堅〈藏鏹帖〉、米芾〈道味帖〉合裱成卷,乾隆間已入於清宮,以〈宋四家法書卷〉之名著錄於《石渠寶笈續編》。2014年夏,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展示此卷,導覽資料謂〈海隅帖〉為蔡襄37歲時書與參知政事明鎬之信,實屬誤讀。本文細察信中句意,參考宋代史實,推知書信收受者為韓琦,時間為仁宗慶曆5年,蔡襄年34。信中大抵傳達新政失敗後,同志間互相戒勉之意。而北宋書信格式與用語,今人每多隔閡,論文中對此深入解說,從中可見蔡襄對韓琦的敬重感謝之情。
  • Item
    高行健戲劇創作與其生命歷程的關聯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5-09-??) 閻瑞珍; Ruey-Jen Yan
    高行健於2000年以長篇小說《靈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華人世界第一位獲此殊榮的文學家。雖然高行健是以《靈山》獲獎,但筆者發現其戲劇作品在質與量上都有可觀的成就。1987年開始,高行健的戲劇在世界各地開始如火如荼的上演,足以證明他的戲劇作品更是不容小覷。本文即以高行健的戲劇作品做評論,其戲劇觀認為戲劇是表演的藝術,重視演員與觀眾的交流,但又強調演員與觀眾都要以冷靜角度去內省與欣賞,更客觀地理解戲中人的困境,使人對自身的生存狀態有覺醒和超越。他擅長靈活運用人稱代名詞,急遽轉換敘事觀點,使讀者進入每個角色的心理思維,對其告白產生理解與包容。高行健後期劇作中的角色大多以類型為名:男人、女人、旅客、妓女、夢遊者、痞子;其筆下的年輕女子,對於性關係雖是輕率,卻是擁有性自主權的。高行健的戲劇具有普世性的生命關懷,在其作品中,道出人類對其存在價值與意義的懷疑,並強調禪狀態的精神層面,《八月雪》中的主角慧能,將禪變成一種生活感知,是一種哲學,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不是要人們打坐修行,而是要實踐生活,在此刻當下見諸本性。
  • Item
    Typology of the Diminutive Tones in Yuebei
    (2012-09-??) Ming-Chung Cheng; Ming-Chung Cheng
    Previous studies of the tones of the diminutives in Yuebei Tuhua (YBTH) were skewed to dialectal descriptions, and failed to establish a connection to linguistic theory. For this sake, this study targets to fill the gap by bringing Optimality Theory (OT) into the formation of the tones of the diminutive (DTs) in YBTH. A set of faithfulness and markedness constraints is applied to analyze tonal registers and contours of the DTs in YBTH. It is shown that OT works well in the analysis ofthe DTs in YBTH. Moreover, special attention is directed to the factorial typology of tonal registers and contours of the DTs in YBTH, and explains that the unattested type in the voice-register interaction results from the cross-linguistic phonetic markedness.
  • Item
    中國筆記小說所記載之「避煞」習俗及「煞神」形象探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12-03-??) 盧秀滿; Hsiu-Man Lu
    「避煞」,可謂是漢民族喪葬習俗中的一環。本文藉由中國歷代筆記小說中所記載之相關事例,對「避煞」習俗與「煞神」形象等進行考察,企圖釐清中國喪葬文化之某一側面。首先,探討「避煞」習俗產生之背景及其影響,進而得出:「避煞」習俗最遲於三國時期即已形成,而其影響直至清代為止仍盛行不退之結果。其次,匯整歷代筆記中所記載之相關事例,釐清「避煞」習俗進行之實際情況,包含時間、推算者、「煞」的實體、「回煞」之目的等諸項問題。接著指出,將「回煞」中的「布灰」儀式與「轉世輪迴」觀念緊密結合之作法,反映了中國民間習俗在融合本土巫術或陰陽思想與外來佛教觀念上之強韌力量。最後則探討歷代「煞神」形象之演變。從肉塊、禽鳥、猿猴、鬼神至其餘怪異之形象等,可謂毫無統一性可言。
  • Item
    陳淑瑤《流水帳》中的離島/鄉土成長記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6-03-??) 石曉楓; Hsiao-Feng Shih
    陳淑瑤以澎湖為背景的作品有小說《海事》、《地老》、《流水帳》以及散文集《瑤草》。她以輕靈而有韻味的筆調,淡筆勾勒離島上一幅幅風姿各異的少女風情畫。其中《流水帳》裡刁鑽敏慧、心思細膩的小兒女們,各有各的成長心事。本文以《流水帳》中的少女為觀照主角,探討陳淑瑤如何在澎湖地景的襯托下,展現少女情感教育之養成,而在看似輕描淡寫,實際卻暗藏情緣起滅、死與生、離與返的成長記事與體會裡,地方記憶與人情感知又如何在「成長」經驗裡產生默會、浸染作用,從而塑造少女的價值觀與社會抉擇。
  • Item
    樂府「古辭」釋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12-03-??) 張建華; Jian-Hua Zhang
    樂府「古辭」的界定一直存在較大爭議,但學界對《宋書》所收古辭皆無異議。本文通過詳細考察《宋書》所收古辭的內外部特徵,從而歸納出古辭的一般特徵,即古辭乃兩漢產生的、在兩漢魏晉由聲樂系統而入器樂系統歌唱的民歌。首先,篇題名或曲調名與古辭內容有一定聯繫;其次,具有入樂的特點,這種入樂的特點是指由聲樂系統而合器樂系統,其入樂又是一個長期演變的過程,即在兩漢魏晉諸朝,將漢樂府民歌逐步由聲樂系統過渡到器樂系統;最后,還具有民間文學性的特性,這種民間文學性對古辭的創作群體和流傳方式作了規定和限制。
  • Item
    《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英雄行徑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5-03-??) 許惠芬; Hui-Fen Hsu
    本文主要探討《少年Pi的奇幻漂流》符合神話英雄的冒險行徑。理論是根據神話學大師坎伯所著的《千面英雄》。此書蒐羅世界各文化的神話傳說,歸納出英雄冒險的相似軌跡分成三部分:啟程、啟蒙及回歸。英雄得到某種外在的召喚,離開熟悉的家鄉出發前往陌生的領域,在此期間他必須經歷各種磨難考驗,所幸有外在的神祕力量保護而生存下來,並得到心靈的成長。最後英雄通過試煉回返家園,把冒險得來的智慧分享給世人。此類英雄的範圍,包含屠龍的勇士甚至如佛陀及基督之類的智者。《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Yann Martel(楊‧馬特爾)所寫的奇幻小說,內容敘述16歲的印度少年Pi,在舉家移民加拿大的途中遭遇船難。他靠著信仰,在救生艇上漂流227天後奇蹟生還,唯一的同伴是原先動物園內飼養的老虎。Pi的故事吻合神話英雄的三階段冒險。搭船前往加拿大,是英雄的啟程,他所信仰的三個宗教是外在的助力,他的啟蒙及帶給世人的禮物,是對神更堅定的信仰及推翻科學的客觀真理。本文重新發掘坎伯的神話英雄理論,引用它來檢視Pi的冒險,以期增加此小說的深度,同時也證明神話英雄並非過時的理論,它仍然可以啟發無限的創作靈感。全文分三部分書寫,以呼應英雄的三階段冒險。透過神話英雄的角度,可以證明《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不是一般膚淺的劫後餘生故事,而是反映人類共同的苦難及藉由信仰而開悟的成長小說。
  • Item
    閩南語歌仔冊中的多義詞「落loh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6-09-??) 林香薇; Hsiang-Wei Lin
    本文擬以閩南語歌仔冊中的多義詞「落loh8」為例,透過9本傳統字辭典的釋義方式,討論各義項間區分的原則和排列的順序,以及這種表達方式能否清楚的反映出義項間的邏輯關係。接著參酌各辭典所列的義項,來看歌仔冊大抵保留了哪些義項,以及「落」在不同語境呈現的情形。為掌握各義項間的演變脈絡,本文透過概念結構的觀念來建構多義詞「落」語義延伸的類型。最後由句法結構觀察「落」和其他語詞的互動,且一併探討「落」充當其他詞性時的使用狀況。
  • Item
    《伯遠帖》之傳藏與董其昌跋文真偽析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6-09-??) 王振邦; Jen-Bang Wang
    本研究以文獻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文本比較法,從《伯遠帖》之傳藏歷程探究陶玉璞論及《石渠寶笈初編》成書前仍未目睹《伯遠帖》的論點,理據稍嫌薄弱,並對陶氏推論該帖應在乾隆10年或隔年正月前進入清宮的假設性說法,持保留態度。本文研究發現,乾隆10年乙丑冬10月該編成書之前已輯錄《伯遠帖》,且該帖原藏於御書房,後移至三希堂,推估最晚應不遲於乾隆10年10月29日丁卯小雪,更精準來說《伯遠帖》應在公元1745年11月22日前進入清宮。其次,清人姚之駰、黃之雋、于敏中,近人穆棣、黃緯中皆論及「楊明時」,與《歙縣志》、《石渠寶笈》及臺南謙受堂《餘清齋法帖》諸帖題跋之「揚明時」名款,互有出入,研究者推論「楊明時」應受到行草連筆關係而書寫成「揚明時」名款並依此形體摹勒上石,「楊明時」與「揚明時」應為同一人無疑。再者,關於吳廷、吳新宇與吳興宇三人之考辨,穆棣與黃緯中皆論及吳廷即吳新宇的說法,經研究者仔細耙梳後發現吳廷不是吳新宇,亦非吳興宇,遑論吳楨或吳禎。同時,推估吳廷庋藏《伯遠帖》前後不超過8年、甚至更少,亦非陶玉璞「只不過九年而已」算法。而穆棣述及先歸吳新宇、後轉入吳廷的論點,次序應為先吳廷、後輾轉流入吳新宇,理據似乎更為充分。最後,從臺南謙受堂收藏《餘清齋法帖》散帖《蘭草帖》及《黃庭經帖》後董跋年款與墨蹟本董跋用筆進行比對,復參以董氏傳世書蹟名款相較,發現墨蹟本董跋存有諸多斧鑿痕跡,且「長安」一詞非穆棣所指金陵,亦非黃緯中述及長安,應為明都北京。此外,再從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無用師本董跋與子明本董跋進行析論,補足前人論述當今北京故宮所藏墨蹟本《伯遠帖》董其昌偽跋成立之理據基礎。
  • Item
    論〈西藏等三邊賦〉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12-09-??) 李軍; lun Li
    蒙古和寧《西藏賦》、吉林英和〈←魁城賦》及大興徐松《新疆賦》為代表的清代乾隆、嘉慶及道光之際的邊疆輿地賦,以其鴻篇巨製和鮮明的邊疆地域特色,最早當在光緒9年( 1883年)由王秉恩元尚居匯刻為《西藏等三邊賦〉。本研究就《三邊賦》作者及版本、賦作內容、特色與價值等幾方面進行了詳細論述,並與當時特定時代諸種因素的交互作用相結合,探討《三邊賦〉所產生的時代背景及其地位、差異性等。
  • Item
    從庾信作品的使節典故論其鄉關之思及貳臣之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6-03-??) 簡漢乾; Hon-Kin Kan
    庾信是南北朝的重要作家,並多次為梁朝出使;他對身為大國的使者有較強的使命感,加上儒家的出使觀念也對他有所影響。南北朝當時文壇風氣盛行用典,庾信堪稱當中能手。庾信身世背景與命運遭際的矛盾,使其創作時有較特殊的運典取向。本文以庾信出使為切入點,考察其出使過程,以及使節身分對其自身創作的影響。庾信曾多次出使,他的使者情結特別深,於作品中更有意識地加入使者的形像及情感。其作品中使節的典故集中出現,成為一種隱喻。歷來詩評指出庾信鄉關之思特別深刻,而且對自己身仕魏周常感悔恨;本文進一步印證鄉關之思與他本為梁朝使者的關係,使者的情結與他後來出仕西魏、北周產生莫大矛盾,終其一生,貳臣之恨纏繞不去。
  • Item
    身分與創作:高行健談藝錄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5-09-??) 白睿文; 高行健
  • Item
    論晚唐的「詩名」:一個文學社會學的考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12-03-??) 鍾曉峰; Hsiao-Feng Chung
    創作者自覺到「詩名」對於個體生命的意義,並且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在中唐時期是一新形成的現象,不僅表現在詩篇傳播的快速、廣泛;也體現於對知名詩人的讚譽崇拜。本文則著重討論晚唐時期的變化,「詩名」成為詩人不斷強調的社會價值與文學資本。這種觀念與科場競名的士林風氣密切相關。而晚唐詩人作品中不斷出現「文章聲價」、「文章聲名」相關的表述,已非單純的創作論,而是涉及主體與社會之間更深刻的變化發展。為了闡明「詩名」在晚唐的意涵轉變,本文先考察晚唐之前,文學場域對於詩歌聲名的認識,以及科舉場域爭名、重名風氣對當時詩人的影響。進而說明晚唐詩人對於「詩名」的追求意識,最後闡述晚唐詩人「以詩不朽」觀念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