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9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父母教養行爲與幼兒社會行為之關聯研究
    (2020) 孔娣; Kong, Di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是討論華人家庭所使用的「條件式管教」行為與「父母回應」教養行為,與幼兒社會行為之關聯。使用「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KIT)三歲組2016年的第一波資料,進行結構方程模型(SEM)建構,關注和探討的依變項為幼兒的「正向社會行為」(獨立、主動、合群、順從行為)與「負向社會行為」(攻擊、退縮行為),共1,903個有效樣本。結果發現: 1.幼兒父母很經常採用「父母回應」的教養行為,約平均一星期5~7次;幼兒父母經常採用「條件式管教」行為,但相較於「父母回應」行為的頻率低,約平均一星期3~4次。 2.三歲幼兒經常表現出獨立、主動、合群、順從的「正向社會行為」,其中,幼兒合群行爲的頻率顯著高於其他三種行爲,幼兒獨立行爲的頻率顯著高於幼兒的主動與順從行;三歲幼兒總體而言很少表現出攻擊、退縮的「負向社會行為」,幼兒表現出退縮行為的頻率顯著高於攻擊行為。 3.家庭社經地位與幼兒「正向社會行為」與「負向社會行為」的關聯皆不顯著。 4.「父母回應」行為愈多,幼兒獨立性、主動性、合群性、順從性的「正向社會行為」表現也愈多;「父母回應」行為愈多,幼兒退縮性、攻擊性的「負向社會行為」表現愈少。 5.父母的「條件式管教」行為,與幼兒獨立性、主動性、合群性、順從性的「正向社會行為」關聯不顯著;父母「條件式管教」行為愈多,幼兒退縮性、攻擊性的「負向社會行為」表現愈多。
  • Item
    學前幼兒的語言能力與心智理論表現之相關研究
    (2009) 徐子晴; Tzu-ching Hsu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57名三至五歲幼兒為對象,探討學前幼兒的語言能力與心智理解能力兩者之間的關係。其中語言能力除了以看無字圖畫書「青蛙,你在哪裡?」編故事的方式,收集敘事語料以分析幼兒的平均語句長度及複雜句,並進行「一般語言能力測驗(接受性語意能力及語用能力)」、「語法能力測驗」、「補語句型理解作業」的測試。而心智理解能力則以「錯誤相信作業」、「意向作業」及「外表真實區辨作業」來評估。研究發現,幼兒在一般語言能力、補語句型理解能力與心智理解表現之間存在關聯性。幼兒各層面的語言能力與心智理解能力之間的關聯性,會隨不同年齡層,而展現在不同的語言層面。如:與心智理解能力有顯著關聯性的語言層面,在三歲組的發現是「接受性『語用能力』」;在四歲組的發現是「接受性『語意能力』」與「接受性『語法能力』」;在五歲組的發現是「接受性『語意能力』」、「接受性『語法能力』」及「接受性『語用能力』」。此外,四歲組和五歲組的補語句型理解能力,均與心智理解能力有顯著的關聯。研究者依據上述之研究發現,提出相關建議,以供教育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關鍵字:學前幼兒、語言能力、心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