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9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台北市國中生休閒活動對身體意象影響之研究(2007) 黃瓊慧; HUANG,Chiung-hui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休閒活動對身體意象影響之研究,以台北市九十四學年度七、八年級之全體學生為研究母群體,採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共獲得有效問卷1018份。本研究以「身體意象量表」、「休閒活動量表」、「重要他人對自身外表的評價量表」為研究工具。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階層複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歸納結果如下: 一、研究樣本參與休閒活動之類型,以娛樂性的休閒活動所佔比率最高,其次為體能性及知識性之休閒活動,較少參與社交服務性、藝文性的休閒活動。 二、男生對自己的外表評價最差,健康評價最好,重視體能鍛練;女生對自己的外表、體能評價普遍較低,對健康評價最好,較重視外表的裝扮,覺得自己過重,擔心自己變胖,比男生重視體重的變化。就身體各部位的滿意度來看,男、女生對於健康、臉部較滿意,對身高及體重較不滿意。 三、較常從事休閒活動者,對於自己的外表、體能、健康有較好的評價,較滿意度身體各部位;另外,對於身材外表的修飾較重視,主動培養良好的體能,追求健康的身體。 四、在乎重要他人對自身外表的評價者,對自我的外表有較高的評價,重視外表的打扮及健康生活的要求,較關心體重的變化,且自認為體重較重。 五、整體而言,個人背景因素方面,以性別、身體質量指數對身體意象最具預測力,其次為身體發展成熟度、家庭社經地位、年級;休閒活動方面,以體能性休閒活動對身體意象最具預測力,其次為知識性、娛樂性、社交服務休閒活動;藝文性休閒活動則不具預測力;在重要他人評價方面,父母評價、同儕評價對身體意象皆具有預測力。Item 九二一地震組合屋家庭凝聚力之研究(2002) 黃瓊慧; Chiung-hui Huang民國八十八年九月二十一日,台灣地區發生規模七點三級的大地震,造成全國共有2,444人死亡,50人失蹤,708人重傷,房屋全倒 51,378戶、半倒53,522戶,估計損失1千303億元(主計處,2000)。 當家庭遭受到如此意外的天災地變,家園毀於一旦,居民只好住進臨時住宅中,並且受限於居住時間的期限。所以他們除了必須調整心理的壓力外,也必須在已受創嚴重的地區謀生維持家計,並為未來的居住安排累積經濟能力。兩年多了,雖然政府實行了救災的相關措施,而民間的援助也有所介入,但仍有許多的家庭仍然居住在組合屋中,擴展期家庭成員以依賴人口為多,這種食之者眾的情形,再加上子女教育及養育的責任,夫妻的角色負擔是可想而知。 經歷世紀大震後,居住於組合屋的生活環境中,熟悉的環境有了改變,家庭凝聚力在地震後有何變化?什麼因素會影響到家庭的凝聚力?希望藉由研究發現,能夠讓社福、教育、立法單位更進一步瞭解組合屋家庭,以給予更適切的協助。 本研究以現象學為核心概念,深度訪談居住於南投縣組合屋的7個擴展期核心家庭,其最長子女不超過18歲,並以夫妻為訪談對象。資料收集時間自民國90年12月15日至民國91年5月11日。 研究結果顯示組合屋家庭在地震前後家庭凝聚力多元的變化。地震後組合屋夫妻間的家庭凝聚力,可分為「變」與「不變」兩大類,其可再細分為五種現象,分別是「變」:1.「變緊密」、2.「由緊密到疏離」、3.「由疏離到緊密」、4.「變疏離」和「不變」。在親子關係家庭凝聚力面向,「付出與回饋」是親子互動的整體描述,分為父母對子女的表現、子女的行為改變兩部分,所呈現的現象為疼愛與責任、無心與無力、沒感覺改變、瞭解與體諒、不安與企求關愛、童心未泯。子女間的關係有因空間過小而有較多爭執的情形。夫妻對整體家庭凝聚力的詮釋是以夫妻關係為主要的參考值,並且若主觀認為家庭生活改變的程度越少,則家庭凝聚力越傾向不變。 研究發現,擴展期組合屋家庭的家庭凝聚力的影響因素為經濟壓力、主動運用資源的能力、對地震事件認知、溝通與分享。其中經濟壓力主因為就業問題。經濟壓力使得組合屋家庭生活費用不足、居住不確定、身心健康受到影響。組合屋若能主動且妥善運用資源,則有助於家庭凝聚力的產生。對地震事件積極面的認知越正向是有助於家庭凝聚力的增加。當家人溝通與分享的情形少,並處於壓力環境下,家庭凝聚力會變得疏離。 最後根據本研究發現給與組合屋家庭、學校、震災重建單位建議,以期增加家庭凝聚力,並針對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內容加以檢討並給與未來研究者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