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6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創造思考教學融入桌遊對國中生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
    (2021) 陳嘉源; Chen, Chia-Yuan
    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是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也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重點。教育部於2002年公布「創造力白皮書」,揭示創造力在未來世界的重要性之後,創造思考教學的相關研究便開始蓬勃發展。過往的研究只將創造思考教學融入各學習主科,其主要目的在於提升學生的學業成就,其次才是創造力的增進提升,故本研究設計將創造思考教學融入桌上遊戲,其目的為運用桌遊寓教於樂的特性,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並在遊戲的氛圍裡實際運用所學到的創造思考技法,發揮創造力和想像力,激發高層次思考,藉以提升學生的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本研究採用準實驗法不等組前後測設計,研究對象為台北市某國中的七年級學生共84名,其中包含實驗組29名、對照組29名與控制組26名,研究工具採用「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圖形版」、「威廉斯創造性傾向量表」與「新編問題解決測驗」。實驗組接受為期5週,每週1節課(45分鐘)之創造思考教學融入桌遊課程;對照組進行5週的桌遊課程,不另外融入創造思考教學;控制組則為體育性社團之學生,不進行相關課程。研究統計方法採用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探討創造思考教學融入桌遊對國中生的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本研究結果如下:(一)實驗組的「獨創性」、「精密性」與「開放性」顯著高於對照組與控制組,「流暢性」無顯著差異;(二)對照組與控制組的「冒險心」顯著高於實驗組,其餘創造傾向指標無顯著差異;(三)實驗組的「界定原因」、「解決問題」、「預防問題」、「變通性」與「有效性」顯著高於對照組,對照組又高於控制組。從上述研究結果,可得出以下結論:(一)不論是否融入創造思考教學,只要進行桌遊課程即可提升學生的創造力;(二)進行創造思考教學融入桌遊課程後,對提升學生的創造傾向沒有顯著的提升效果;「冒險心」的後測成績則是比未接受課程的學生還要低;(三)進行創造思考教學融入桌遊課程的實驗組,其問題解決能力顯著高於對照組與控制組。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針對創造思考教學融入桌遊在未來研究及教學實務上提出相關建議。
  • Item
    密室逃脫遊戲學習融入國小自然科對學生學習表現之影響
    (2018) 郭逸涵; Kuo, Yi-Han
    本研究旨在探討密室逃脫遊戲學習融入國小四年級自然科對學生學習表現之影響。本研究以準實驗研究法對國小四年級學生進行為期9週的實驗教學,分為:密室逃脫遊戲實驗組24人與一般教學控制組26人,探討兩組學生在學習動機、同儕關係、學習成就、邏輯推理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依變項的表現差異。在教學前後實施前後測驗,分別有「國中小學習動機量表」、「國小學童同儕適應量表」、「自然科期中評量」、「自然科期末評量」、「瑞文氏標準矩陣推理測驗」、「新編問題解決測驗」,另有課程活動回饋表及教師公開授課觀課紀錄表。以共變數分析資料,研究結果發現:(一)在「國中小學習動機量表」的總量表、情感分量表分數上,實驗組優於控制組,但在執行意志、價值、預期分量表上兩組無顯著差異。(二)在「國小學童同儕適應量表」的正向關係以t檢定考驗,實驗組優於控制組,但在負面關係上二組無差異。(三)在「自然科期中評量」與「自然科期末評量」前後測上,二組無差異。(四)在「瑞文氏標準矩陣推理測驗」上,二組無差異。(五)在「新編問題解決測驗」的總分,變通性、有效性二向度與預防問題、解決方法、界定原因三分量表之分數上,實驗組顯著優於控制組。(六)實驗組學生填寫課程活動回饋表,大部分學生對於密室逃脫課程有正向感受,能引起學生學習動機、提升對自然科的學習興趣。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日後進行密室逃脫相關教學以及未來研究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