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6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青少年之情緒調節對其人際關係之影響:以情緒彈性為中介變項(2017) 郭昀昕; Kuo, Yun-Hsin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的情緒調節、情緒彈性與人際關係之間的關聯,以及情緒彈性在情緒調節與人際關係之間之中介效果。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以「情緒調節量表」、「兒童雙元情緒調節量表」與「學生生活品質問卷」為研究工具,收取225位青少年樣本。研究結果發現: 1. 表達與忍讓是青少年較常使用的情緒調節策略,衝動與壓抑則相對較少;青少年使用認知再評估來調節情緒的傾向高於使用表達抑制策略;青少年的同儕關係適應品質較師生關係與親子關係佳。 2. 青少年的認知再評估對人際關係具預測力,表達抑制對親子關係有預測力;認知再評估對情緒彈性有預測力;適應性情緒彈性對親子關係與人我關係有預測力,非適應性情緒彈性則對師生關係有預測力。 3. 適應性情緒彈性部分中介認知再評估對親子關係之影響、認知再評估對人我關係之影響;而非適應情緒彈性則部分中介了認知再評估對師生關係之影響 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對未來研究發展以及教育與心理輔導實務工作者提出具體參考建議。Item 國小六年級ADHD兒童之情緒管理小團體介入探索研究(2015) 林玉平; Lin, Yu-Ping本研究旨在了解國小六年級ADHD兒童參與雙元情緒管理團體之成效。研究透過兒童自評與家長及導師他評資料,探討該情緒管理團體對提升ADHD兒童在情緒管理和生活適應之介入成效及保留成效。所謂「雙元情緒管理」小團體係指以王麗斐(2010)「雙元情緒調節(Dual Emotion Regulation)」假說所發展之結構性小團體輔導方案,依生態觀點之「雙師合作」模式進行的團體輔導。 研究參與者為9名ADHD兒童及其家長與導師,由3名專任輔導老師帶領每週一次40分鐘之情緒管理團體,共10次。本研究採單一受試研究法,進行基線期、介入期和追蹤期之施測,兒童、家長及導師於參與團體前進行3次基線期之施測,團體期間進行3次介入期之施測,團體介入結束後進行3次追蹤期之施測,每次施測間隔為三週,兒童填寫「兒童雙元情緒團體目標量表」、「兒童雙元情緒管理量表」及「學生適應量表」,家長及導師填寫「兒童雙元情緒團體目標量表」及「學生適應量表」,並於團體結束後進行訪談,了解兒童參與情緒管理團體之經驗。 研究結果發現,部分ADHD兒童自評情緒管理團體對情緒管理及生活適應具介入成效,而半數家長及導師他評情緒管理團體對ADHD兒童情緒管理具介入成效,部分家長及導師則是認為情緒管理團體對生活適應具介入成效,且團體結束後,成效能夠持續維持,上述皆具有保留成效。 最後,研究者根據本研究之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建議供輔導實務、家長、導師及未來研究參考。Item 貧困家庭青少年知覺父母管教方式、家庭系統分化與情緒調整之相關研究(2016) 張詩涵; Chang, Shih-Han本研究旨在探討貧困家庭青少年父母管教方式、家庭系統分化及情緒調整間的相關性,以及背景變項在家庭系統分化與情緒調整間的調節效果。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以「父母管教方式量表」、「家庭系統分化量表」和「情緒調整量表」三種量表施測,對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南台北家扶中心扶助之青少年進行,發出 177 份問卷,有效問卷 101 份(回收率 57%)。以描述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考驗與迴歸分析進行統計分析並考驗研究假設,主要研究發現為: 1.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家庭結構及扶助年數)貧困家庭青少年在知覺父母管教方式、家庭系統分化及情緒調整間無顯著差異(p>0.05)。 2.貧困家庭青少年背景變項在家庭系統分化程度與情緒調整間有顯著調節效果。 (1)性別:男性貧困家庭青少年在家庭系統分化與情緒調整會有顯著調節效果(t=4.85,p=0.00<0.01);女性貧困家庭青少年在家庭系統分化與情緒調整間調節效果未達顯著(t=1.25,p=0.22>0.05)。 (2)家庭結構:雙親之貧困家庭青少年在家庭系統分化與情緒調整有顯著調節效果(t=2.94,p=0.01<0.01);與母親或外祖母同住之貧困單親家庭青少年在家庭系統分化與情緒調整間亦有顯著的調節效果(t=2.97,p=0.00<0.01);父親或外祖父同住之貧困單親家庭青少年在家庭系統分化與情緒調整無顯著調節效果(t=1.27,p=0.22>0.01)。 (3)扶助年數:扶助年數 5 年以下貧困家庭青少年之家庭系統分化與情緒調整間調節效果達顯著(t=3.50,p=0.00<0.01);超過 5 年扶助年數貧困家庭青少年之家庭系統分化與情緒調整間調節效果達顯著(t=2.00,p=0.05<0.05)。 3.貧困家庭青少年之家庭系統分化及父母管教方式可預測 60%情緒調整能力。 本研究最後依據上述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針對助人工作者及未來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專業輔導人員及未來研究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