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6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青少年時期歷經非預期喪親對其生活與成年親密關係之經驗探究(2023) 吳姵蓁; Wu, Pei-Jhen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青少年時期歷經非預期喪親在其生活與親密關係為何,研究者邀請五名有相關經驗擔任研究參與者,並以現象學作為研究方法論,再透過半結構深度訪談以及現象學分析法,對研究參與者之主體經驗進行意義的探尋。在研究結果的部分,研究者除了分別針對每位研究參與者之青少年非預期喪親之成年親密關係經驗,歸納出研究者在本節中呈現透過現象學分析獲得之研究結果,分為兩個層面之經驗主軸。第一主軸為生活經驗,普遍經驗結構為包括「失去依靠,一夜長大」、「內隱自卑,外顯平常」、「轉移焦點,獨自悲傷」、「家庭失能,關係生變」、「偶遇貴人,長夜伴行」;第二主軸為親密關係經驗,普遍經驗結構為包括「習於自主,難以親密」、「情感匱乏,尋求滿足」、「枕戈待旦,害怕失去」、「盼鈞理解,愛屋及烏」所理解到的跨研究參與者之共同經驗本質。本研究最後基於上述研究結果,針對未來從事輔導相關領域針對青少年喪親經驗與其成年之關係經驗提供實務建議。Item 正念對青少年心理健康與數學表現之影響(2017) 楊諮燕; Yang, Tze-Yen近年來從東方佛禪角度切入的正念,對於自我調節與工作記憶表現的提升扮演重要角色。然而,以往研究多聚焦於成年人與正念之研究,對於正念在青少年與教育實踐、應用的可能性仍有很大發展空間。據此,本研究嘗試將此概念引入青少年學習場域中,一來探討正念對於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關聯性,二來以認知工作記憶角度切入,了解正念對青少年數學表現的影響。 本研究進行三個研究:研究一針對青少年之正念與生活滿意度、心理憂鬱程度、青少年復原力程度、正負向情緒狀況等四項因素進行相關分析,以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與正念之關聯性;研究二則控制五因素人格特質的影響,從記憶廣度的中介歷程進行分析,探討正念對於青少年數學表現的預測力;研究三探究課堂中正念練習,對青少年數學表現、工作記憶及心理健康造成的影響效果。整體而言,在青少年階段,我們確認中文版止觀覺察注意量表在青少年之適用性,以及正念與數學表現之連結,且以語音記憶廣度作業檢測為前提下,數學學習當下訊息刺激的注意力接收與語音迴路處理的重要性,大於工作記憶中中央控制系統對於注意力的轉換及抑制處理。在三分鐘正念練習介入結果方面,雖然無法有效降低學生數學焦慮,對於工作記憶中語音迴路能力之提升,亦無明顯效果,但對於學生數學成果的展現,確有實質上的幫助,且研究結果指出,此法為不需要特別程度的先備正念,即可達正念提升效果之練習,對於青少年數學表現亦有所助益,雖然對於整體工作記憶之影響效能不若八週正念練習,數學焦慮改善效益亦不似長期正念練習明顯,但整體而言,三分鐘正念練習對於學生數學成果的展現,確有實質上的幫助,可供教育現場老師執行正念時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