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6
Browse
Item 臺灣現代夫妻在夫妻諮商前後親密關係與衝突解決之分析研究(2019) 詹杏如; Chan, Hsin-Ju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台灣現代夫妻處於現代與傳統文化並存的華人文化脈絡中之親密關係狀態,同時瞭解其所面對之關係衝突解決困境。此外,也透過夫妻諮商介入,理解夫妻諮商對現代夫妻親密關係與衝突解決之影響為何。其中所使用之夫妻諮商介入處遇,以結構學派家庭與夫妻治療之工作模式為主。 具體之研究問題為:(1)夫妻諮商介入前,現代夫妻親密關係之狀態為何?(2)夫妻諮商介入前,現代夫妻關係衝突解決之困境為何?(3)夫妻諮商介入後,現代夫妻親密關係變化之經驗為何?(4)夫妻諮商介入後,現代夫妻關係衝突解決之變化為何? 研究參與者為二對夫妻,平均年齡35~40歲之間,婚齡約4~9年。每對夫妻皆接受為期持續12週的夫妻諮商,每週一次,每次1.5小時。在12次諮商結束後的一個月,每對夫妻皆進行兩次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每次時間約1.5小時。所得資料以詮釋現象學取向主題分析方式進行分析,獲得夫妻諮商前之夫妻親密關係狀態及衝突解決困境,及夫妻諮商後之親密關係變化與衝突解決之改變等研究結果。研究者亦從研究資料的分析中,進一步以華人文化觀點進行理解詮釋。研究結果發現: 一、夫妻諮商前之親密關係狀態:兩對夫妻在進入夫妻諮商前,皆經驗到彼此親密關係已消失,情感疏離與衝突。夫妻之親密關係消失之原因則包含:(1) 家庭發展階段變化而擠壓夫妻親密關係空間;(2)過往衝突解決困境累積對配偶與關係的負向知覺與負向情感循環之互動模式;(3)夫妻對於親密關係之需求與期待可區分為「正向情感的回應連結」與「生活穩定的責任分擔」兩個部分。 二、夫妻諮商前之衝突解決困境:(1)長期衝突解決困境形成夫妻負向衝突因應循環模式;(2)關係中長期累積的衝突未解決議題(親子管教、夫妻之原生家庭等等),隱含兩人親密關係需求之不滿足,並同時將夫妻關係問題與重要他人之間以三角化關係呈現。 三、夫妻諮商後之親密關係變化:(1)重新創造夫妻親密關係空間與修復夫妻親密關係;(2)改變對伴侶的負向預設(解讀)與負向意象;(3)新的互動模式貼近彼此期待的親密關係。 四、夫妻諮商後之衝突解決變化:(1)中斷相互攻擊與相互迴避的負向衝突解決方式;(2)形成正向情感正向回應的良性循環衝突因應方式;(3)衝突議題的改善:夫妻之原生家庭與小家庭親子三角化關係的改變。 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與相關文獻進行以文化觀點的分析詮釋與討論,文末說明本研究之研究限制,並根據研究發現,針對華人現代夫妻之諮商實務工作與未來相關研究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