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3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國小學童對氣喘同儕之關懷態度與關懷效能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8-06-??) 張美智; 趙淑員; 賴香如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了解國小學童對氣喘同儕關懷態度及關懷效能的現況,並探討其與個人背 景因素、同儕關係、氣喘相關經驗、氣喘相關知識之關係。以九十五學年度就讀台北市某國小之四、五、六年級學生為母群體,依年級分層隨機集束抽取11班 285名學生為樣本,以自編結構式問卷為工具,共得有效樣本284人,有效回收率99%。資料以單因子變異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和逐步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 分析,結果如下: 1.研究對象對氣喘同儕多持正向關懷態度,並以對協助氣喘同儕的態度最佳;關懷效能把握程度佳,且以協助氣喘同儕參與學校活動的把握程度最佳。2.女生的 關懷態度和關懷效能均比男生高。同儕關係、氣喘相關經驗、氣喘相關知識與關懷態度及關懷效能呈正相關。3.同儕關係和氣喘相關知識是對氣喘同儕關懷態度的 最佳預測變項,可解釋其23.3%的變異量。4.同儕關係、氣喘相關知識、氣喘相關經驗、氣喘病史和母親教育程度是對氣喘同儕關懷效能的最佳預測變項,可 解釋35.2%的變異量。 依據研究結果,提供學校氣喘管理與教育介入之建議,期望對氣喘學童學校適應有助益。
  • Item
    環境因素和社會支持與都市地區國小學童身體活動之相關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9-12-??) 黃淑貞; 盧俊吉; 洪文綺; 邱雅莉; Sheu-Jen Huang; Chun-Chi Lu; Wen-Chi Hung; Ya-Li Chu
  • Item
    走路與成車上學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身體活動量比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9-06-??) 林佑真
    本研究旨在使用客觀的身體活動測量工具比較走路與乘車上學的學童的身體活動量,以及達 到國內、外學生身體活動建議量的比率。以台北市大安區三所國小五、六年級學生為研究母群體,招募志願參與的學童共115名,於受測七天當中每天配戴加速器 (accelerometer),受測結束後完成「學童上學方式」記錄表。共得有效樣本102名,以平均每分鐘加速器測量值(counts per minute, cpm)以及平均每天中等至高強度身體活動(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MVPA)時間來估計學童的身體活動量,依據上學方式分為走路上學組(N=66)與乘車上學組(N=36)。所得資料以卡方檢定與t檢定進行分析。本研究 主要結果如下:1.在平常上課日,走路上學學童比乘車上學者有較高的身體活動量(441.0±130.8 cpm vs. 385.2±102.5 cpm, p=0.04),與較多時間的MVPA(99.7±34.7分鐘vs. 86.5±30.5分鐘,p=0.05)。在早上7時到8時的上學時間,走路上學的學童比乘車上學者約多了33%的MVPA時間(11.4±5.1分鐘 vs. 7.6±3.6分鐘,p=0.01)。2.在週末或假日時,走路上學與乘車上學學童的身體活動量差異更大(376.9±171.3 cpm vs. 284.6±85.4 cpm, p<0.01),走路上學學童比乘車上學者平均每天約多了25分鐘的MVPA(p<0.01)。3.走路上學的學童比乘車上學者有較高的比率 能達到國內(74.6% vs. 70.6%)與歐美(69.8% vs. 52.9%)的學生身體活動建議量,但兩組在達到身體活動建議量的比率上並未達統計顯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