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37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學童的校園空間移動模式與身體活動量關係之初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2-12-??) 曾慈慧; 丁志堅; 黎俊彥; 呂明心; Tzu-Hui A. Tseng; Tsu-Jen Ding; Alex J. Y. Lee; Ming-Hsin Lu過去很少研究探討學童如何使用校園空間及校園空間如何影響身體活動量?本研究選擇具有全球定位系統與心跳的運動手錶為測量儀器,並搭配問卷與紀錄表紀錄兒童的基本資料、受測下課時間活動紀錄表以及過去一週身體活動量。研究對象為新竹市某國小的10名學生,受測時間為固定某時段的下課十分鐘。測量儀器結果顯示,兒童在排球場停留的時間最長;問卷調查結果則顯示停留時間較長的則是籃球場。測量儀器顯示兒童偏好戶外空間,停留時間占總測驗時間的92%;另外,有單一目的地的兒童會花一半以上時間停留且呈現中度以上身體活動量。施測時間內,兒童有50%的時間呈現中度以上的身體活動情況,主要集中排球場。檢測放學後從事的休閒活動與身體活動量之關係,放學後從事觀察動植物的程度與低身體活動量時間呈現顯著正相關,從事球類則與中高身體活動的時間有顯著正相關,打羽毛球的程度則與高身體活動有顯著正相關。Item 大學女生身體意象、社會文化因素與體重控制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7-12-??) 羅惠丹; 姜逸群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大學女生的身體意象與體重控制行為之現況及相關因素,以分層集束抽樣法,採結構式問卷,獲得有效樣本509人。其重要結果為: 1.受社會文化因素(傳播媒體、重要他人體型評價、體重控制忠告及支持)影響愈大、或身體意象愈差者,其節制飲食行為愈高。自覺體重愈重、或自覺父母對其體重控制的忠告和支持程度愈高者,愈常從事身體的活動。而社會文化因素也與身體意象成正相關。 2.隨體型的增大,身體意象愈不滿意,受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愈大。 3.本研究架構中的變項對節制飲食行為的解釋力比身體活動佳(分別為29.4%及7.1%)。身體意象為體重控制行為的最大預測變項。社會文化因素對身體活動只有間接影響力。Item 城鄉兒童主要照顧者自覺環境因素與身體活動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9-06-??) 黃淑貞; 洪文綺; 殷蘊雯; 邱雅莉; 林怡君本研究的目的有三:(1)瞭解兒童主要照顧者之自覺環境與其身體活動情形(2)比較城 鄉地區樣本自覺環境因素與身體活動的差異(3)分析各環境因素對兒童主要照顧者身體活動的相關影響。研究採橫斷式設計,樣本的選取參考台灣地區都市化程度 資料,以台北市及苗栗縣後龍鎮做為城市與鄉村地區的代表,兩個地區各取五所學校之五、六年級各一班,合計549名學童主要照顧者為樣本,以自填式自覺環境 量表及身體活動量表為測量工具收集資料。除作描述性統計外,並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複迴歸考驗城鄉受試者在自覺環境和身體活動上的差異程度。結果發現如 下:居住於城市地區者自覺交通環境較為便利;較鄉村地區民眾感到街道安全,但覺得環境受到污染情形較鄉村地區嚴重。在活動場所可近性部份,城市地區樣本自 覺環境場所較為複雜,但活動地點較鄉村地區民眾容易接近。在身體活動表現上,鄉村地區的受訪者在工作方面的活動量高於城市地區,交通活動量、休閒活動量均 為城市地區樣本的活動量大於鄉村地區受訪者,總量部分兩地區差異並不顯著,兒童主要照顧者的活動總量並未因為城鄉地區有所差異,但分項而言,城市樣本在假 日時有較多的身體活動。自覺環境因素中僅活動場所的可近性一項對城市地區樣本的身體活動有預測力,城市居民之日常活動場所愈容易接近,其身體活動反而相對 減少;對鄉村地區樣本則沒有任何自變項具有預測力。研究依據結果發現提出實務和未來研究方向的建議。Item 青少年同儕社會網絡和社會心理因素與身體活動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0-12-??) 黃淑貞; 王敏華; 洪文綺; 吳齊殷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五專一、二年級學生之同儕社會網絡和社會心理因素與身體活動的相關情形。研究者以五專一至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利用結構式問卷收集資料,共得有效樣本232份,回收率為92.8%。結果發現:全體研究樣本的三日身體活動時間為213.8分鐘,花費較多時間從事的活動為走路,其次為籃球,男生身體活動時間和強度均高於女生。研究對象所處的網絡位置不同,從事身體活動時間有顯著差異。處在單一性別的小團體時,身體活動時間少於處在男女混合的團體或不屬於任何團體的學生,全部為女生的小團體成員之身體活動量最少。當樣本之運動友誼網絡運作越活躍,自覺運動利益與運動自我效能越高,自覺運動障礙越低者,身體活動時間越長。對青少年而言,同儕社會網絡對於身體活動的淨解釋變異量較社會心理因素為高。控制背景變項後,身體活動友誼網絡和身體活動時間顯著相關。Item 走路與成車上學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的身體活動量比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9-06-??) 林佑真本研究旨在使用客觀的身體活動測量工具比較走路與乘車上學的學童的身體活動量,以及達 到國內、外學生身體活動建議量的比率。以台北市大安區三所國小五、六年級學生為研究母群體,招募志願參與的學童共115名,於受測七天當中每天配戴加速器 (accelerometer),受測結束後完成「學童上學方式」記錄表。共得有效樣本102名,以平均每分鐘加速器測量值(counts per minute, cpm)以及平均每天中等至高強度身體活動(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MVPA)時間來估計學童的身體活動量,依據上學方式分為走路上學組(N=66)與乘車上學組(N=36)。所得資料以卡方檢定與t檢定進行分析。本研究 主要結果如下:1.在平常上課日,走路上學學童比乘車上學者有較高的身體活動量(441.0±130.8 cpm vs. 385.2±102.5 cpm, p=0.04),與較多時間的MVPA(99.7±34.7分鐘vs. 86.5±30.5分鐘,p=0.05)。在早上7時到8時的上學時間,走路上學的學童比乘車上學者約多了33%的MVPA時間(11.4±5.1分鐘 vs. 7.6±3.6分鐘,p=0.01)。2.在週末或假日時,走路上學與乘車上學學童的身體活動量差異更大(376.9±171.3 cpm vs. 284.6±85.4 cpm, p<0.01),走路上學學童比乘車上學者平均每天約多了25分鐘的MVPA(p<0.01)。3.走路上學的學童比乘車上學者有較高的比率 能達到國內(74.6% vs. 70.6%)與歐美(69.8% vs. 52.9%)的學生身體活動建議量,但兩組在達到身體活動建議量的比率上並未達統計顯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