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37
Browse
8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澳門大學生對長者知識及態度的相關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21-12-??) 黃慧娟; 徐美華; 劉明; Wai Kun Wong, Mei Hua Kerry Hsu, Ming Liu本研究旨在探討澳門大學生對長者知識和態度的現況及相關性,並分析影響因素及預測因子。採用非機率配額抽樣法,抽取澳門某綜合性大學共389名大學生,進行電子問卷調查(包含背景資料、對長者的知識量表及對長者的態度量表三部分)。結果顯示,澳門大學生對長者知識平均得分偏低,但對長者態度偏較正向,大學生對長者知識及態度呈正相關,對長者知識及態度的預測因子包括性別、宗教信仰、藝術專業、護理學系、與長者有良好相處經驗、參加過志願長者活動等。研究總結澳門大學生對長者知識的瞭解偏低,建議大學的通識內容加入長者相關的課程,包括健康老化(生理、心理和社會面)、與長者有效溝通和相處技巧、安老和樂齡的相關政策,再讓大學生多參與志願長者活動以增加相處機會;在政策方面可增設長者相關的短期課程促進相互瞭解、設立長者週和敬老相關津貼措施,使長者能得到更適切的照顧,達到健康老化的樂齡社會。Item 大學生的捐血知識、捐血態度與捐血行為之探討:以臺北地區某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9-12-??) 廖麗如; 張晏蓉; Li-Ju Liao, Yen-Jung Chang本研究目標為探討大學生的捐血知識、態度與捐血行為之間的相關性。根據醫療財團法人台灣血液基金會的數據統計,捐血人次及國民捐血率在近六年逐步下降,且年輕捐血族群同樣也日漸減少,因此,如何維持穩定的血液供給成為臺灣醫療的重要議題。本研究以自編問卷進行調查,為橫斷性研究,研究族群為臺北地區某大專院校20歲以上的大學生,採便利性取樣,有效樣本數為372人。以SPSS進行描述性與推論性統計。研究結果如下:一、研究對象在過去一年內有捐血行為的有12.6%;二、研究對象在捐血知識量表的答對率為62.2%,女性答對率 (63.8%) 較男性答對率 (58.9%) 高;三、捐血態度總平均得分為3.78分(單一題項分數為1~5分);四、捐血知識量表答對率愈高,愈容易出現捐血行為 (OR = 1.04, 95% CI = 1.01-1.06),而捐血態度量表的分數愈高(愈傾向正向態度),愈容易出現捐血行為 (OR = 7.62, 95% CI = 3.16-18.36)。本研究建議於大專院校校園內採用的捐血推廣方式如下:一、透過講座及課程來增加捐血知識教育;二、擺放相關海報或播放捐血影片,減少年輕人捐血時的疑慮,減少負向態度;三、舉辦捐血營隊、捐血志工團隊,加強年輕人捐血助人的態度。Item 探討大學生五大人格特質與健康認知對健康行為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6-12-??) 黃瀞瑢; 鄭嫥嫥; Ching-Jung Huang, Chuan-Chuan Cheng本研究目的是探討五大人格特質與健康認知對健康行為的影響。研究方法採用便利取樣,經由網路收發自評問卷,調查臺灣的大專院校學生,最後共得328有效問卷。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的人格特質與健康認知確實可以預測其健康行為。五種人格特質傾向的大學生,從事促進各種健康行為的頻率也不盡相同:一、外向性人格傾向者更常從事促進生理與心理層面的健康行為;二、和善性人格傾向者更常從事促進社會層面的健康行為;三、經驗開放性人格傾向者更常促進靈性層面的健康行為;四、神經質人格傾向者顯著地較少從事各層面的健康促進行為,尤其是促進生理與心理層面的健康行為;五、持安寧幸福感健康認知取向的大學生傾向於從事促進心理、社會與靈性層面的健康行為。研究結果驗證五大人格特質理論用於解釋健康行為的適切性。本研究結果除了可供學術參考,還可作為教育輔導單位推廣學生健康行為的依據,以降低學生危害健康的行為。Item 大學生睡眠品質與能量飲料使用之相關性:以七縣市的大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7-06-??) 林逸芸; 張晏蓉; Yi-Yun Lin, Yen-Jung Chang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學生睡眠品質與能量飲料使用行為之關聯性。本研究為橫斷性研究的問卷調查,以全臺大專校院年滿20歲之學生為母群體,採立意取樣,於2015年利用自編的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蒐集,共得有效問卷359份。研究結果顯示,受調查的大學生近一個月內約有20.4%曾飲用能量飲料,主要的飲用原因包括工作提神、準備考試、覺得好喝。男性比女性容易出現使用能量飲料之行為 (OR = 2.8, 95% CI: 1.6, 5.0)。此外,睡眠品質愈差者,較容易出現使用能量飲料之行為 (OR = 2.3, 95% CI: 1.4, 4.1)。本研究建議應使大學生了解能量飲料成分對於睡眠品質可能造成的影響,避免過度依賴使用能量飲料提神。Item 生態因素對於臺灣大學生早發性性行為的影響:以中部一所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6-06-??) 王雅倩; Ya-Chien Wang以往研究指出早發性性行為和藥物濫用和負面健康/社會結果相關,但很少研究探討生態因素對臺灣大學生早發性性行為的影響。本研究以Bronfenbrenner的生態系統理論為基礎,選取理論中的微觀(個人)、中間(家庭、學校和同儕)及巨觀(社經地位)因素來檢驗其對臺灣大學生早發性性行為的影響。資料引用一針對中部一所醫學大學學生於2011~2012年進行的性行為調查,調查為橫斷式設計,使用結構型問卷。分析樣本包括302位大學生,平均年齡為21歲,52.9%為男性,21%有早發性性行為(20歲前發生)。本研究對不同性別分別採用多元羅吉斯迴歸分析。分析結果顯示男性吸菸者比男性非吸菸者更傾向於有早發性性行為 (OR= 9.27, 95% CI: 2.39-35.97)。有較佳的班級適應的男性較傾向於有早發性性行為 (OR=1.65, 95% CI: 1.20-2.26),父母對婚前性行為持開放態度的男性較傾向於有早發性性行為 (OR=0.6, 95% CI: 0.45-0.78)。另一方面,網路交友的女性較其他女性更傾向於發生早發性性行為 (OR = 4.25, 95% CI: 1.39-12.97)。有較強家庭連結的女性則不傾向發生早發性性行為 (OR=0.25, 95% CI: 0.09-0.69)。結果建議跨越不同系統層次的具整合性及針對特定性別的方案之重要性。建議未來研究能探索在男性同儕次文化中對於早發性性行為所建構的社會意涵及改變意涵的方式。Item 某科技大學學生成癮藥物網路資諷接觸經驗與危險知覺及使用意自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3-12-??) 林琦凱 張鳳琴 李建明 李景美; Chi-Kai Lin Fong-Ching Chang Jane-Miage Lee Ching-Mei Lee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的成癮藥物網路資訊接觸經驗,並檢視其社會人口學變項、成癮藥物網路資訊接觸經驗、成癮藥物使用危險知覺、成癮藥物使用預防態度與成癮藥物使用意陶間的關條。研究對象為一百學年度第二學期就讀臺北市某私立科技大學的學生,本研究採取立意取樣七個班紋,以結構式問卷調查,有效樣本數為337位學生。研究結果發現,在大學生的成癮藥物網路資訊接觸經驗中,六成四的大學生有接觸過反對使用成癮藥物網路資訊的經驗,近五成的大學生有接觸過製造買賣成癮藥物網路資訊的經驗,四成二的大學生有接觸過傾陶使用成癮藥物網路資訊的經驗。複邏輯斯迴歸分析結果顯示,有接觸過製造買賣成癮藥物網路資訊(OR=4.55,95% C.l.= 1.18-17.46) 、成癮藥物使用危險知覺低(OR=0.07 ,95% C.l.=0.02-0.23) 、成癮藥物使用預防態度差(OR=0.28 ,95% C.l.=0.10-0.75)的受測大學生,較易有成癮藥物使用意向。本研究建議相關單位加強查緝成癮藥物網路買賣活動、刪除散播不實藥物資訊的網站等,並積極利用網路建置更多成癮藥物的正確資訊,以提升民眾獲得正確藥物資訊的便利性及普遍性。Item 台灣大學生蔬果攝取改變階段與蔬果飲食頻率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9-12-??) 魏米秀; 呂昌明; Mi-Hsiu Wei; Chang-Ming LuItem 大學生網路健康資訊使用經驗之初探——健康素養的觀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1-06-??) 許婉甄; 陳素鳳; 何青蓉本研究以健康素養的觀點探討大學生網路健康資訊使用動機、近用、閱讀及健康資訊的影響等經驗。本研究先以「大學生網路健康資訊使用頻率調查表」針對南部三所國立大學各一班通識教育課程學生進行施測後,篩選出整體網路健康資訊使用頻率較高的9位大學生為訪談對象,進行半結構深入訪談。經資料分析後歸結四項研究發現:(1) 使用網路健康資訊的背景,大學生多因為「便利性」、「豐富性」、「隱匿性」和「驗證性」而使用網路健康資訊,且使用的初始動機多半是為了滿足美容、減重和健身的需求。(2) 網路健康資訊的近用經驗上,大學生瀏覽網頁健康資訊的行為分為兩類,習慣性瀏覽固定網頁和非固定網頁檢索;大學生評估網路健康資訊品質的標準可分為主觀判斷與客觀形式。(3) 網路健康資訊的閱讀經驗上,大學生對健康資訊內容中的專有名詞、外國語和數據較不能理解;存有疑問時多使用網路檢索相關資訊,以釐清疑惑。(4) 網路健康資訊的影響上,端視大學生評估網路健康資訊的品質,衡量生活習慣改變之程度與自我實踐之可能性而定。根據本研究之結果,建議以跨領域整合方式,增進大學生對健康議題理解的廣度和深度及培養批判性健康素養。此外,宜建構良好的校園健康促進學習環境並提供網路健康資訊的使用指引並增加健康素養的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