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4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應用手機信令軌跡資料推估通勤廊道之時空地震災害風險(2020) 陳彥儒; Chen, Yen-Ju台灣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地震、颱風等自然災害頻傳。統計自民國47年至108年為止,平均每年發生3.6次颱風,地震為0.5次。儘管地震發生次數較少,但平均每次所造成的社會經濟損失卻最為慘重。身處如此的環境之中,更是突顯了災害風險評估的重要性。在評估災害風險時,往往忽略了風險的時間動態特性,無法在更細緻的時空尺度上提供災害防救決策。而手機信令資料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取得真實的人口動態暴露數據。本研究藉由此數據在風險評估中加入人口移動的時空動態特性,切分不同的時間區段,藉此挖掘並觀察通勤廊道的地震災害風險時空模式,改善以往假定靜態災害風險的不足。 研究成果顯示: 廊道暴露度與風險值皆由06:00急遽上升,12:00稍趨緩,直到接近17:00時再度上升並達到最高值,隨後逐漸下降至隔日凌晨。空間分布則是以中正路、中山路、國道10號為主要風險高峰廊道。廊道的風險時空分布以新興熱點分析後得知,凌晨至通勤尖峰與中午至通勤尖峰這兩個時段呈現較高風險熱點強度,但時間趨勢上前者熱點較晚出現,後者熱點則是逐步增強。災害風險的時空模式探勘結果,能夠在減災階段上提升風險知覺;在整備階段,能夠協助兵棋推演腳本的擬定、並且以更細緻的時空尺度規劃設備物資的調度、以及交通的規劃,增強地方的災害應對能力。Item 開發案下的農村發展結構歷程和地方特質塑造—以灣寶為例(2017) 陳燕茹; Chen, Yen-Ju農業政策鬆綁和工商發展思維下的臺灣,土地成為資本主義買賣交易的商品,層出不窮的建設和開發案席捲臺灣各地,造就一波圈地運動,後龍灣寶在此風波中,前後兩次面臨土地徵收、農村殞落的危機,卻皆能全身而退,灣寶的地方特質何在?本文採用新區域地理學的區域概念、結構歷程、社會正義與土地正義等理論與概念進行探討,將灣寶農村的發展歷程對應到Gilbert界定新區域地理學的三個關於區域的概念:「資本主義作用過程中的灣寶回應」、「灣寶的地方認同」和「社會互動下的灣寶地方實踐」,進而去理解「追求土地正義的灣寶」。 研究結果發現,灣寶的生產關係從「旱作為主、牽罟為輔」轉變為「非稻即瓜、水旱輪作」,在面對資本主義奪取剝削的過程中,灣寶以全然的抵制回應,強調「以農為本」的生產模式;過程中透過在地草莽的抗爭,阻擋開發案的威脅,並藉由地方角度到整體視野的論述升級,突顯灣寶的地方認同;在捍衛基本的私產權同時,以農村價值和糧食安全強調土地正義的正當性,更在實際的行動中,與被圈地的農民串連,與跨國農民運動接軌,彰顯土地正義的價值。 新區域地理學將區域研究視為動態的歷史地理過程,因此本文透過三個歷史階段的結構情境去理解灣寶的農村發展,期間,行動者和結構力量間的不斷互動,逐步突顯出灣寶的區域差異,也形塑出灣寶的地方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