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4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國族論述下的新加坡華人聚落變遷(2010) 葉韻翠; Yeh Yun Tsui本文為了解「在區域脈絡下,新加坡政府與華人地方社群對於聚落土地書寫上,所展現出的差異與變遷」所進行的一項研究。係透過對於聚落地景、社會空間、公共空間的分析,來解析聚落變遷。 為了對夾峙於周圍的馬來西亞、印尼兩大族裔國族主義國家造成的壓迫,及國內多元族群所潛藏的國家不穩定因素作出回應,新加坡政府以倡導公民國族主義作為柔性反制。在聚落變造過程中注入國族建構的想法,新加坡政府自1960年代以來強力介入了新、舊聚落的演替過程,以大規模的現代化政府組屋取代傳統聚落景觀。新、舊聚落的變遷不僅僅是為了解決長期的嚴重屋荒問題,由於國族論述趁勢加諸於變遷之中,使得華人聚落變遷存在著一些特性。 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新加坡政府透過對於聚落地景、空間的清除與改造,塑造出其認為有助於國族建構的基層社會環境。藉由組屋中族群比例的調配,使得一致性的組屋地景可以成為國家身分的象徵符號。混合不同族群、社群所創造出來的社會空間,以及各項規劃新構的公共空間,都成了政府建構國族認同的一項手段。而在從事「建構」之前,對於傳統聚落的「破除」,是新加坡政府國族建構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華人傳統聚落地景的破除,象徵著清除了殖民時期舊有的族群、城鄉、社經差異;蘊藏在傳統聚落地景中的社會空間的打破,解構了原有的族群間,甚至是華人地方社群間的居住領域隔離現象,也消除了社會分類下的強烈地方社群意識;華人傳統聚落公共空間的消失,是聚落地景演替下的連帶結果,但重新座落在組屋區中的華人廟宇,卻又將原先遭到破除了華人地方社群空間,在廟宇所在的「異地」重新地建構起來。組屋政策雖對於傳統人際網絡、家庭成員的緊密聯繫產生了影響,但在高度國家認同的背後,新社區的人際關係卻是疏離的。Item 臺中市的都市發展(1887-2003)(2005) 葉韻翠本文企圖利用歷史地理的研究途徑,並經由1887-2003這一百一十餘年的時間軸帶的探討,將臺中市的都市發展歷程劃分為清末臺灣城的空間形塑、日治時代臺中市的形成、戰後臺中都市的變遷等三個階段,以呈顯臺中都市生成的過程中所反映出的特色及其意涵。文中係以市街或建成地、交通建設、內部機能,作為檢視都市發展的三個面向。本文所持的觀點為,臺中市為一個人造都市,在其生成過程中,係由國家政策賦予其行政角色,並透過都市計畫與交通建設來促其成長與發展;而各時期規劃完成的交通建設,則帶有不同空間間空間連結與整合的使命。 而根據市街或建成地、交通建設、內部機能這三個面向並透過三個不同發展階段的研究探討結果顯示出,臺中市的發展:一、就行政角色而言,係由清代傳統農村聚落發展為清末以後的中部區域中心;二、就市街或建成地而言,係由清末的臺灣城發展為日治以後面狀市街的臺中都市;三、就交通建設而言,係由清末以後的輻射狀交通網絡發展為戰後的蛛網狀交通系統與南北縱走的交通帶;四、就內部機能而言,本地則歷經了產業轉型機能變遷,由清代的一級產業轉變為日治以後的三級產業為主。 就整體來看,臺中市的發展過程中展現出國家策略的投入、都市的新生與延續、交通建設影響都市發展等特色。而對每一個接續的發展階段來說,臺中都市樣貌的形成,雖有新生,但亦有所延續。在都市發展的市街或建成地、交通線路、機能空間分布都有其承續性,而非全盤抹滅前一階段的發展狀態,且在都市內部的發展上,係由國家政策與地方發展之間,亦即在都市計畫、交通建設與機能變遷、市街擴張之間反覆地交錯影響,才形塑出今日所見的臺中都市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