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7073
Browse
23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部落有教室,教室有部落‑‑參與北部地區原住民族幼兒教師建構與實踐地方本位科學課程之合作教學研究(1/3)(2009-12-31) 簡淑真本研究旨在發掘與發揚泰雅族文化的「原有」及「所長」,透過在地科學素材的發掘, 與當地幼兒教師及有關人士共同建構、實踐並檢視以地方為本位的幼兒科學教學。具體目的 有六: 1. 探討泰雅部落中適用於幼兒科學學習之自然生態與文化資產。 2. 分析泰雅部落中自然生態與文化資產對幼兒科學學習的影響。 3. 瞭解泰雅部落中幼兒教師的科學信念與教學實踐。 4. 參與泰雅部落幼兒教師進行以地方為本位的科學教學實踐,及其省思與成長歷程。 5. 探究泰雅部落參與地方本位科學課程幼兒的學習狀況與概念之發展情形。 6. 分析泰雅部落幼兒教師建置幼兒科學學習歷程檔案,及利用其以瞭解幼兒科學學習之情 形。 本研究採用質性的研究方法,在泰雅部落的真實生活情境脈絡中,與幼兒教師進行合作 教學研究,並透過觀察、訪談、文物採集與文件分析等的方式蒐集資料。預期成果如下: 1. 對學術研究及科學教育方面:(1) 開發地方本位的幼兒科學課程與教學方法;(2) 強化參 與研究教師實踐地方本位幼兒科學教學之能力,促進原住民族地區幼兒園實施地方本位 之幼兒科學教學;(3) 提供師資培育機構中原住民科學教育之參考實例,儲備返鄉加入幼 兒教育之原住民教師;(4)發展有關原住民兒童幼兒科學教與學之相關理論、研究方法與 研究工具、課程與教學資源等,可資提供原住民兒童數理教學與學習研究中心相關資料 庫建置之有力資料。 2. 對參與人員方面:增進參與之研究人員對泰雅文化的精髓及特殊性的瞭解,並培養對泰 雅文化的尊重與虛心學習的態度;獲得文化採集與分析方法之訓練,以及發展地方本位 幼兒科學課程之知能。 3. 對泰雅部落方面:提高部落成員對泰雅文化的認同感與參與感,促進泰雅部落人事物與學 校的交流互動;提供建置泰雅部落自然生態與文化資產融入幼兒科學教育之資料庫的參 考。Item 部落有教室,教室有部落‑‑參與北部地區泰雅部落幼兒教師建構與實踐地方本位科學課程之合作教學研究。第二年進度報告。(2008-05-02) 簡淑真; 熊召弟; 陳淑芳; 段慧瑩; 林妙徽Item 『泰雅竹屋』~泰雅幼兒經歷文化與科學探究之旅(2008-10-03) 楊惠玲; 廖雯玲; 簡淑真Item Aboriginal children's conversation between cultural schema and inquiry experience(2008-03-29) Chen, Shu-Fang,Chien, Shu-Chen, Kuo, Mei-JuItem Taiwan Aboriginal children's conversation between cultural schema and inquiry experience(2008-01-01) Chen, Shu-Fang, Chien, Shu-Chen & Kuo, Mei-JuItem 原住民兒童科學圖畫書閱讀、理解與導讀之研究。第二年進度報告(2008-05-02) 陳淑芳; 簡淑真; 陳嘉彌Item 泰雅部落中的合作教學研究~與幼兒教師共同發展與實踐地方本位幼兒自然科學課程(2008-10-03) 簡淑真; 熊召弟; 陳淑芳; 段慧瑩; 林妙徽Item The implementation of place-based science curriculum for young children by preschool teachers in northern Taiwan Atayal indigenous tribes(2008-01-01) Chien, Shu-Chen, Hsiung, Chao-Ti, & Chen, Shu-FangItem The beliefs and implementation of place-based science curriculum for young children by preschool teachers in northern Taiwan Atayal indigenous tribes(2008-03-29) Chien, Shu-Chen, Hsiung, Chao-Ti, & Chen, Shu-FangItem 照顧者對幼兒負向情緒反應、幼兒情緒調節策略與幼兒氣質之關係(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2008-04-01) 黎樂山; 程景琳; 簡淑真本研究之主要目的為探討幼兒情緒調節策略以及相關因素,包括幼兒氣質、照顧者反應方式以及其他背景變項。為瞭解以上概念,本研究以二百九十六位幼兒照顧者及三十八位幼托園所教師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使用之問卷包含「幼兒情緒調節策略量表」、「照顧者對幼兒負向情緒反應問卷」以及「幼兒氣質量表」。主要發現如下:一、幼兒使用情緒調節策略的頻率依序為尋求照顧者、語言表達、認知引導、攻擊及發洩安撫策略。幼兒的氣質類型會影響其情緒調節策略表現。二、整體而言,照顧者較常出現問題導向、情緒導向及鼓勵表達反應;較少出現降低嚴重性、懲罰及心情低落反應,不同教育程度照顧者的反應頻率亦有所不同。三、照顧者愈常使用鼓勵表達、問題導向、情緒導向反應,愈少使用心情低落、懲罰、降低嚴重性反應,則幼兒愈常使用認知型策略;而照顧者愈常使用心情低落、懲罰、降低嚴重性反應,愈少使用鼓勵表達、問題導向、情緒導向反應,則幼兒愈常使用行為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