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8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資訊服務業提供人工智慧服務績效之探究:以S公司為例(2022) 藍文正; Lan, Wen-Cheng隨著全球人工智慧科技迅速發展,人工智慧已成為企業轉型重要策略。因為合格人工智慧工程師短缺及研發資源不足,許多臺灣企業需藉由資訊服務業者進行人工智慧應用。因此,台灣資訊服務廠商須執行策略以提升自身的人工智慧技術專業知識和研發人工智慧應用能力,始能滿足客戶需求。本研究目的係檢視資訊服務業者執行策略提供人工智慧服務之績效為何。本研究以一家臺灣知名資訊服務業者為個案公司,探討個案公司制訂何種策略提升人工智慧服務能力。本研究亦檢視個案公司執行人工智慧應用策略對營運績效提升之影響。個案分析結果顯示,個案公司於內部設置跨部門合作平台能提升人工智慧科技領域競爭力,使個案公司的經營績效予以提升。此外,個案公司外部扶植新創公司推出人工智慧應用產品,使個案公司增進與客戶合作關係及擴展海外市場。Item 物聯網在校務行政平台之應用—以中小學為例(2021) 鄒海明; Tsou, Hai-Ming隨著資訊科技與通訊技術的發展,具備人工智慧的物聯網系統正改變著各行各業,而教育產業之運營管理與教學活動等也面臨著變革。物聯網技術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學習體驗,同時也讓校園更加安全。然而當各資通訊業者在自己專業領域提出智慧校園解決方案,也同時加重了學校對這些設施與設備管理上的成本,若從整體校園管理的思惟出發,可達到更佳效益。本研究使用質性研究方法,實地訪談各層面教育產業工作者,從物聯網於各產業的應用方案引導教育工作者發想,來了解各層面工作管理的方式與所遇到的困難,並從利用人工智慧之物聯網系統提出整合方案與效益分析。Item 人工智能在金融業務領域的影響研究(2019) 呂美蓮; Lu, Mei-Lien本研究以金融產業中的銀行為研究範疇,以整理相關文獻、論壇、新聞報導、社群網站、書籍雜誌等,對於銀行從傳統商業模式的起源,到Bank X.0 世代的轉變;AI 人工智能的發展歷史、現況以及人工智能的未來做出歸納、整理。對於人工智能在商業銀行的應用、深度學習、 人工智能對於商業銀行發展的影響與銀行如何轉型、人工智能對於銀行從業人員工作權的影響及探討。透過相關文獻與資料來了解在人工智能蓬勃發展之後,對於銀行的影響,來作一個深入的研究與探討。Item 「無條件基本收入」- 以臺灣為例之初探(2018) 吳寶華; Wu, Pao-Hua自工業革命以來,生產自動化、經濟自由化以及貿易全球化促進整個世界的經濟起飛,人類物質生活享受顯著提升。然而,在享受經濟成長之際,全世界各國包含台灣在內也普遍出現社會資源分配不均、貧富差距擴大、工作薪資低落、就業困難等日益惡化的社會問題。近年來的無人車、無人商店、機器人編寫、AlphaGo戰勝圍棋高手等等人工智能大躍進發展的成果成了整個世界最熱門話題, 卻也同時加劇人們對於未來工作困境問題的沉重思考。一般人的工作將被機器人大量取代?沒有工作機會的未來人們何去何從?需要被救濟的貧窮人口可能大量增加、階級對立與社會動盪問題隨之惡化? 失業率提高將導致目前用以支付社會福利政策的稅收來源減少,如何因應? 面對未來「無工作世代」的變遷,最近幾年來「無條件基本收入」政策遂成為國際間所有關心社會福祉議題人士以及承擔人民社會福利責任的各國政府積極投入研究之重要議題。鑒於臺灣社會中對「無條件基本收入」觀念的探討尚未普遍, 本研究藉由網路問卷進行調查探詢一般民眾對於此議題之基本看法。調查結果總共回收968份有效問卷,統計結果顯示有超過半數(57%)的人表示從來沒聽過或似乎不清楚(可能沒聽過)「無條件基本收入」,僅有不到一成民眾表示非常清楚此政策概念。問卷最後詢問民眾對於「無條件基本收入」是否認同,有46%偏向認同,44%偏向不認同,表示沒意見者佔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