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058
Browse
Item 歷史.虛構.文本性--明末耶穌會「世說」修辭學初探(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999-09-01) 李奭學天主教耶穌會士在明末大舉入華,傳統上認為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貢獻以科學為主。本文嘗試從文學的角度重探這個運動的文化本質,發現會士引介入華的西方文化實則包括中世紀大盛於歐洲民間的示範故事。尤具意義的是,歐洲修辭學傳統�堛熄c事型示範故事「克雷亞」早經會士用中文重寫,借為証道之用。「克雷亞」�d寫西方上古的歷史人物,以簡潔明快為其形式特色,語帶諷刺幽默而發入深省,俱可視為 << 世說新語 >> 某些故事的西洋對應版。有鑑諷「世說」體筆記小說昌盛於明清之際,本文姑以名之。本文由歐洲古典修辭學出發, 逐一檢視薈萃會士世說的 << 畸人十篇 >>( 利瑪竇 )、<< 七克 >>( 龐迪我 ) 與 << 達道紀言 >>( 高一志 ) 等書, 以探討「歷史」這個主題在會士世說中文本化的情形,希望由此為史學撰述和虛構作品的模糊界線再作說明。耶穌會世說乃史上最早用中文寫成的希臘羅馬人物故事,本文未嘗明言的一個期待是:讀者在讀後可以把這些故事視同「中國文學」,從而為明末筆記小說再闢一研究領域。Item 黑暗的心--評劉大任著「杜鵑啼血」(誠品股份有限公司, 2000-06-01) 李奭學Item 秋墳唱詩,怎知是厭做人間事?--漫談西洋文學傳統裡的「名鬼」(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0-08-01) 李奭學Item 美國作家,歐洲經驗(財團法人臺灣文學發展基金會, 2000-08-01) 李奭學Item 故事新詮--論明末耶穌會士所譯介的伊索式證道故事(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0-10-01) 李奭學Item 第14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評審意見(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0-11-01) 李奭學Item 修辭學與明,清天主教東傳(2000/08-2001/07) 李奭學Item 逐步口譯之筆記研究:學生學習行為探討(2001-01-06) 陳子瑋; 李佩芝Item 朝聖心學--談「靈山」(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1-02-01) 李奭學Item 高行健是否真的「沒有主義」﹖(等三則)(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1-03-01) 李奭學Item 靜觀其變--論儒家思想與人權的展望(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1-03-01) 余國藩著; 李奭學譯Item 感傷的凝視--陳映真最新中篇力作(忠孝公園)(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1-07-01) 郝譽翔; 李奭學Item 遊園驚夢--讀陳映真的(忠孝公園)(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1-07-01) 李奭學Item 基督教精神與歐洲古典傳統的合流--利瑪竇的「西琴曲意」初探(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1-09-01) 李奭學Item 釋情(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1-09-01) 余國藩著; 李奭學譯Item 如來佛的手掌心--試論明末耶穌會證道故事裏的佛教色彩(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1-09-01) 李奭學本文旨在處理明末耶穌會士中文著作中尚未經人觸及的一面,亦即利瑪竇、金尼閣、高一志與龍華民等人所譯述的證道故事中的佛教色彩。天主教係一神教,排他性強,翻譯教義時尤其不願沿襲佛教既有的語彙。不過由於某些自覺與不自覺的原因,明末耶穌會士所譯介入華的「歐洲」證道故事中,某些顯然和彿教的譬喻故事有關。這種關連所涉以譯體和故事源流為主,本文的論述主體即循此推展。在譯體上,本文以金尼閣《況義》中的〈南北風相爭〉及〈三友〉為例,剖析耶穌會士借鑑譬喻經體中最常見的四字格的大要,並由此回溯荀賦,試圖為此一譯史上的重要現象正本清源。在故事源流上,本文舉以為例的是〈三友〉及〈空井〉二喻。利瑪竇等人在華講述這些「天主教」故事時,並不知道這些故事有其梵典上的本源,南北朝時就已經在華出經,而且版本不少。利氏等人所講,另又涉及一六○二年龍華民所譯的《聖若撒法始末》,而此書的希臘文原典所據其實也是輾轉來自梵籍。耶穌會向來闢佛不遺餘力,龍華民譯書的目的正在是在此,沒料到所譯或所述的證道故事居然源出佛教的譬喻文學,從而在中西文學交會伊始就在譯史上形成一個的強烈的反諷。Item 臺灣固無省也--從<臺灣文學史綱>看葉石濤的「在地觀」(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1-12-01) 李奭學Item 流通業產業研究計畫(2001/01-2001/12) 周嫦娥; 陳子瑋; 廖建中; 陳怡如; 徐孝義; 楊家彥; 徐秀芬; 高崇銘; 錢思敏流通業是「全球運籌發展計畫」的核心,欲落實全球運籌發展目標,有必要對流通產業進行深入研究,以充分掌握其現況及發展趨勢,並妥善規劃相關因應措施及產業政策。本計畫對於流通產業的研究與調查,正是我國邁向商業現代化及商業升級的基礎。 本計畫年度所執行之主要工作內容如下:(一)整理並界定流通業之內涵及合理分類方式;(二)進行流通業整體產業評估,以瞭解流通業之整體經營環境、困難、發展潛力等影響因素;(三)蒐集國內外流通業現況之相關資料,進行比較分析,探討我國流通業之發展趨勢;(四)根據本研究提出之分類方式,選定個別分類項目及業態進行大規模產業分區調查;(五)研擬規劃流通業管理及輔導措施之產業政策;(六)進行流通業未來發展趨勢研究及流通業跨業整合先期規劃研究;(七)計畫期間依研究需要召開研討會及座談會,廣徵各界意見。 本年度計畫之預期成果可歸納為下列數項:(一)蒐集整理國外流通業現況及相關議題,以了解國外流通業現況和相關政策,作為研擬我國流通業政策之參考;(二)流通業的範圍之界定與分類,有助於整合我國目前流通相關業者並可藉此制定相關產業政策;(三)評估整體流通產業,除了解流通產業之規模和範圍外,更可清楚了解流通業所面臨的經營環境,並評析其發展潛力,以進一步了解我國產業之競爭力所在;(四)產業調查可協助取得相關資料,進一步了解產業特性和現況,有助於流通業政策方向之掌握;(五)結合現有調查資料和本研究的調查結果,可配合商業司其他自動化系統和地理資訊系統,建立符合e時代的流通業資訊管理系統。Item Linking CGE with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2001/06/27-29) 陳子瑋; Chen, Tze-Wei; Chou, Chang-Erh; Chang, Kuo-ChuangItem 神話寓言學(2001/08-2002/07) 李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