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302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3
  • Item
    臺灣翻譯名家譯作的蒐集、研究及數位化:以黎烈文、周學普、李魁賢、莫渝為重點
    (2006/8-2008/7) 許俊雅; 張靜二; 蘇照雅
    本計畫提出之緣由乃立於《西洋文學在臺灣研究書目(1946 年-2000 年) Research bibliography of western literature in Taiwan (1946-2000)》基礎上,整 理、研究四位譯家並建構臺灣翻譯名家學術網,關注長期被學術界忽視、遺忘 的翻譯名家,並著力推介其作品和翻譯成就,期待能與海內外各種學術組織展 開廣泛的交流及對話。 執行方式先資料蒐集、整理,進而展開研究、建立資料庫。將製作「譯作 年表」以「寫作紀事」,分為時間、年齡、地點、篇(書)名、完稿時間、發表 時間、出版資訊、備註等八個欄位。研究上則依個別譯家實際情況進行:翻譯 在臺灣近現代中的位置、翻譯與語言、翻譯與性別、翻譯與歷史建構、翻譯與 主體等議題。重新審視臺灣翻譯五十年來的文化變遷與文學現象,翻譯對臺灣 文學造成的各種影響與作用。針對主要出版社,主要譯者及出版現象加以描述。 同時探討譯文的更新與變貌;另對法語、德語文學在台灣的翻譯情形略作討論。 其他延伸之方向如:譯者因為個人和社會文化意識形態的不同所表現在翻譯上 的差異,介紹「描述翻譯研究」(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 DTS)之翻 譯理論,探討文學作品、作者、譯者、原作、譯作、翻譯活動本身和社會彼此 之間的關係。 最終目標建立臺灣翻譯名家學術網,以記錄呈現臺灣20 世紀以來中外文學 的交流史、影響史與接受史,更為科學地透視20 世紀以來臺灣文學的曲折變遷 與意義生成,並提供學術與教學資源。
  • Item
    大學通識教育視野下的臺灣文學教學
    (國文天地雜誌社, 2014-03-01) 許俊雅
  • Item
    知識養成與文學傳播:
    (東吳大學中文系, 2014-05-01) 許俊雅
  • Item
    建構與新變/敞開與遮蔽--臺灣區域文學史的意義與省思
    (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2014-04-01) 許俊雅
  • Item
    誰的文學?誰的產權?--日治臺灣報刊雜誌刊載中國文學之現象研探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2012-12-01) 許俊雅
    本文討論日治台灣報刊雜誌刊載中國文學之現象,當時選擇哪些了哪些文本?選刊的文本又以何種面貌呈現?文學作品的再次轉刊及改寫可視為一個「文化跨越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存在大量的文化適應、選擇、保留、淘汰等現象,從刊載改寫敘述的角度來看,編者需做出許多選擇與處理,以適應不同國度下的政治、文化需求,甚至是休閒娛樂的商業考量。中國文學被轉錄報刊時除了少數原汁原味保留外,多數做了變更,其變更形式除了篇幅增刪、情節前後挪動外,本文著意討論以下數種方式:改立題目、竄改作者姓名及原作的內容文字。改易篇名的方式,或另以小說中人物命篇,或取原文首句為篇名,或根據內容大意。竄改作者姓名則形成抄襲、冒名之嫌,更動原文情形又有數種策略:省略故事來源的敘述者,人名、地名、年代之更易或省略,合題材相近之數篇為一篇等等。追索原出處及所做之變造,可據以判斷文本來源及理解刊載用意,並進一步連結近代東亞各國報刊的流動現象,俾得客觀詮釋日治台灣文學。
  • Item
    日治時期臺灣報刊小說的改寫現象及其敘述策略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2013-12-01) 許俊雅
    本文處理日治台灣報刊小說改寫現象及敘述策略,諸多改寫作品取材自文言筆記小說、社會新聞、翻譯小說,其改寫策略約可分為「改易時空」、「文白互改」、「小說詩文轉換」、「虛實等同」等手法,實際操作時,則落實在題目的更動、內文字句或段落的增刪改寫上,以及人稱敘述的轉變、故事刊載次序的倒換,或合併綜合不同文本。其中白話文改寫成淺近文言文,或文言文改寫成白話文,以及小說改寫成論述文,詩歌改寫成小說,其改寫方式,各類現象所在多有,有些恐是僅見於台灣報刊。由於編輯個人文學觀念、美學品味及客觀現實的考量,這些經過改寫的文本,除了保留原作精神外,也經常可見突顯因果報應、貞孝倫理道德思想及對商業消遣的追求,同時編輯也經常透過結尾的添寫,呼應殖民統治下官方意欲推動的政策,或改寫者個人主觀的評感。所增添內容五花八門,而此一改寫手法極易誤識作者為台灣人氏,因此本文特別強調版本考察、出處追索的重要性,避免誤入歧途及隨意擴大解釋。
  • Item
    1946年之後的黎烈文--兼論其翻譯活動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2012-09-01) 許俊雅
  • Item
    與契訶夫的生命對話:
    (東吳大學中文系, 2011-11-01) 許俊雅
  • Item
    臺灣文學的語文教育追尋
    (國文天地雜誌社, 2012-09-01) 許俊雅
  • Item
    林紓及其作品在臺灣考辨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2012-06-01) 許俊雅
    本文關注林紓其人其作與臺灣的關係,著墨重點有三方面:首先從林紓典籍中重構四次來臺始末(1867 、1869 、1878 、1885 年),其次討論林紓作品中觸及臺灣的作品,最後是討論林紓作品(詩、小說、譯作)在臺灣的轉載及改寫。其中可見臺灣番女、妓女、匪女等較特殊女性形象的描繪,及作品流露的畏天循道、講禮防和節孝的觀念。而林譯小說對臺灣文壇影響,主要是《吟邊燕語》此譯著,二十世紀初期的臺灣已經透過林紓此譯作認識了莎士比亞,《臺灣日日新報》的〈丹麥太子〉、〈稜鏡〉、〈玉蟾〉三篇即是對其改易、摹仿學習創作的小說。由於這些作品皆非林紓本人的投稿,刊登時亦未署名作者,甚或改易篇名,更動小說人物姓名,以致林紓及其作品與臺灣的關係未被留意,相關的討論亦未能展開,遠遠不及未曾來臺的魯迅、郭沫若或匆促往返臺地的郁達夫、江亢虎等人的討論。本文透過「林紓與臺灣」之耙梳,可以掌握林紓雖繼蒲松齡之餘緒,但也有自己獨特的成就,尤其技擊小說的書寫對臺灣文學的生成與發展,有一定的作用。而從所刊林紓作品觀之,臺灣漢學界頗能真切掌握林紓作品的特色及意義,並相當及時予以轉刊摹寫,這種種現象說明了臺灣文人對中國文學文壇之熟悉,但隨著1924 年林紓過世及新舊文學論戰起,其小說作品之轉介幾乎斷絕,難以回到1910 年代前後時期的盛況,只有詩作在1930 年代依舊被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