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3028
Browse
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張賢亮小說中知識分子的身體/心靈史(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 2012-06-01) 石曉楓本文以張賢亮〈初吻〉、〈綠化樹〉及《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合為《感情的歷程》)為主要探討文本,剖析小說中知識分子的身體/心靈史。除前言及結語外,文分三節,首節「勞動的改造與新人的鑄成」探討張賢亮小說中關於政治對身體的規範,以及孱弱/強壯身體的對照,接受勞改的資產階級右派分子,必須在勞動的參與中得到啟示,但此理想的轉化進程是否已真正完成?其實甚為可疑。二節「情欲/政治的激情與獻身」則論述小說中如何展示情欲的萌動與昇華,如何藉由性愛與政治的互涉,表現出知識分子最終的抉擇。三節「知識分子的身/心辯證」則闡釋主角在食、色、死亡思考中的反省,並對張賢亮小說裡所流露的知識分子心態進行剖析及討論。 本文最後指出張賢亮小說中的身體書寫,依然侷限於理性與感性、靈魂與肉體的二元對立狀態,並認為理性、靈魂絕對高於感性與肉體。他對身體的描繪固然大膽,但整體而言,在主題及思想內涵上卻遵循著馬克思主義路線,並表現為對體制的服從。然而張賢亮開啟了知識分子對於身體欲望的思考,也能與日後的身體性愛書寫,形成更饒富意味的對照,此為其「唯物論者的啟示錄」系列最大的意義所在。Item 王小波小說中的身體與存在──以〈黃金時代〉、〈革命時期的愛情〉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 2013-01-01) 石曉楓Item 文革陰影與瘋癲書寫——余華早期小說中的身體奇觀(中國現代文學學會, 2010-12-01) 石曉楓余華早期以文化大革命為背景的先鋒創作有中篇小說〈一九八六年〉及短篇小說〈往事與刑罰〉,本文進行其中人物所展現的身體、刑罰、暴力與瘋癲書寫研究。除前言外,文分三節:「肉身悚懼:歡與無歡的往事魅影」;「肉身懲罰:想像與現實的交相煎逼」;「肉身覺醒:在死亡中遠離瘋癲」。首節由文革往事對於人物的心理影響論述。二節主要鋪展在文革陰影的籠罩下,倖存者以想像的施刑及自虐式的刑罰,經歷往事的心理重演,其表現實為歷史肉身的銘刻。而凡此刑罰暴力的展演,卻遭到大眾冷漠的對待,現實世界裡忘卻歷史創傷的群眾,是否已形成另一種瘋癲心理?三節再由小說人物的結局安排,顯示在余華的創作意念裡,往事的提醒是必要的,否則身體終將以死亡獲得最後的救贖。Item 在廣場上的身體──論余華《兄弟》裡的狂歡敘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2-03-01) 石曉楓本文試圖由「身體」角度切入,觀看余華《兄弟》裡廣場身體的狂歡演出。全文分別由「公眾廣場上的身體演出」、「低下書寫與政體嘲諷」及「在時間裡變異的身體」三方面進行論述。「公眾廣場上的身體演出」部分指出性的宣揚、暴力的鬥毆以及死亡的展演,為劉鎮此一公眾廣場的重要景觀。「低下書寫與政體嘲諷」部分指出余華的修辭策略,在於藉由身體孔穴的低下書寫,表達戲仿意圖,並將上述的「卑賤身體」與象徵意義上的「莊嚴身體」並置,從而產生嘲諷效果。「在時間裡變異的身體」一節則以「展示的身體」、「高大的身體」、「代罪的身體」以及「哭泣的身體」,分別統攝李光頭、宋凡平、李蘭、宋鋼等人物形象所表徵的意義。末以論述《兄弟》對於身體血統論的顛覆以及狂歡意義的討論作結。Item 蘇童文革小說中的身體書寫(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2010-07-01) 石曉楓蘇童的《河岸》以少年視角表現文革敘事,形成冷酷色彩與荒誕之特質,此種荒誕特質尤其展現在身體的書寫上。本文分由「河與岸的關係:從愚人船說起」、「看與被看:身體的自主與非自主權」、「慾望與懲罰的交鋒:少年庫東亮的身體焦慮」以及「革命血統認證:身體的固著與脫逃」四節,論述《河岸》裡的身體書寫。首述放逐的身體懲罰、鎮民對於船民所執行的集體規訓、母親對父親所進行的私人規訓;次言女性身體所受集體眼光的審視及其歸屬權;再論少男成長的身體焦慮、愛欲苦惱,以及慾望的公眾檢閱、規訓的轉化等;最後回歸「愚人船」意象,論述父子血緣認證的問題。文末指出《河岸》是一則政治與欲望的身體寓言,庫家父子正是以「正義懲罰」與「情欲懲罰」之名,被施予身體的放逐。Item 隔絕的身體/性/愛(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2012-06-01) 石曉楓本文集中由「身體」角度,闡發《小團圓》裡主角九莉的成長創痛、母女關係與性愛觀,藉此剖析張愛玲對於女性身體的感知與書寫。除前言以外,第二節「成長傷痛與疾病書寫」,主要論述父權家庭對於九莉封閉性格的養成;第三節「一個無所不在的注視」,寫九莉的戀母∕懼母∕怨母情結,以及母女間惡∕恨∕愧的身體接觸與感知;第四節則以「性的惘惘威脅」為題,剖析女性身體的性體驗;第五節「愛的專一想望」,析論九莉對於愛的渴望與所受傷害。本文較為著意的兩項論點,一在於提示讀者,相較於邵之雍,《小團圓》裡的母親蕊秋其實更是無所不在的存在;二在於指出,由於受到母親及社會眼光的規訓與約束,九莉對於性的態度並非全然自主而愉悅,其中也包含著冷淡與恐懼。全文最後歸結出《小團圓》裡所書寫的主題,正是在隔絕的身體∕性∕愛裡的九莉,對於親情與愛情永遠的等待。Item 林白、陳染小說中的家庭變貌及意義論述──以女兒書寫為觀察核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04-10-01) 石曉楓對於以「私小說」形式崛起於大陸文壇的女作家林白、陳染,論者向來關注者,為其小說中所呈現的情欲書寫與女性意識。本論文意圖從另一角度出發,檢視在少女成長經驗的書寫中,林白、陳染所刻畫的家庭樣態、父/母女互動關係;並梳理其間錯綜複雜的親子情感,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家庭變貌,從而透視此種書寫對於傳統親子關係與家庭功能的顛覆。並由此推衍出二人的小說書寫,具有家庭空間向內推移、「國體」想像過渡至「身體」展演,以及後現代情境表現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