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訓育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3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公民素養融入大學專業課程之研究-中部某大學兩門課程的比較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15-01-??) 徐敏雄; Min-Hsiung Hsu
    為具體瞭解公民素養融入大學專業課程的施行狀況,本研究乃以100學年第二學期「歷代文選及習作(下)」(中文系)及「生態旅遊」(觀光系)實施融入式課程的經驗為研究對象,針對兩門課程之教師授課大綱,教師、助教與學生參與經驗之非結構訪談,以及兩位教師於期末成果發表會中的經驗分享錄影記錄,進行資料蒐集。之後,再依循紮根理論的開放式編碼、主軸式編碼以及選擇式編碼之分析歷程,分析出不同學科知識所採行之融入式課程設計策略,以釐清不同學科知識與課程設計所能採行之融入策略、實際融入之公民素養種類,及其可能遭逢的困境為何,以做為未來各大學專業課程推動公民教育之重要參考。
  • Item
    從托克維爾「美國的民主」一書的思想看宗教與公民德性的關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0-10-??) 徐敏雄
    在托克維爾「美國的民主」論述中,基督宗教的信徒為美國帶來自由和平等的價值。這些宗教上的價值之所以能夠與自由的政治哲學攜手並進,促使美國成為一個民主最發達的國家,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政教分離的政策以及基督教和自由哲學有相當程度的融合。此外,在宗教以及「正確理解的自利原則」影響下,美國人民得以將對物質生活的享樂與自由的熱愛和對公共事務的關心相結合,進而以各種組織團體的形式參與公共事務。美國的民主風氣盛行,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於蓬勃的民間結社活動。從托氏的思想來看當代社會,多元發展和個人(或個體)色彩的強調應該不是當代社會混亂的根本因素,重要的應該是去思考如何在多元中去建立一套共享的機制與價值,使個別性能與整體利益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