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5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優勢中心生涯諮商對國中學生幸福感與生涯發展之影響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5-03-??) 王玉珍; Yu-Chen Wang
    研究目的在探討優勢中心生涯諮商方法對幸福感和生涯發展的立即與追蹤的成效。研究對象為30 名國二及國三學生,其中男生9 人,女生21 人,年齡平均數為14.93 歲,標準差為0.59。二年級有12 人,三年級有18 人。分別來自桃園以北之8 所國民中學,透過輔導室協助邀請和招募,各校包括2 到8 名參與者。採量化實驗設計方法,將符合條件之參與者隨機分派後,實驗組實施6 次優勢中心生涯諮商,控制組實施6 次職業組合卡諮商,比較在諮商結束時以及一個月後,兩組在國中幸福感量表和生涯發展量表中的生涯感受、生涯信念、生涯探索以及生涯規劃分量表的差異。所得資料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方法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優勢中心生涯諮商方法對於提升青少年幸福感具有立即和持久的效果,但對於生涯發展各層面的影響則不顯著。
  • Item
    台灣高中生的生涯興趣結構分析一以大考中心興趣量表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2-09-??) 區雅倫; 翁儷禎; 李庚霖; Ya-LunOu; Li-Jen Weng; Keng-Lin Lee
    Holland 的環狀結構強調興趣六型的固定順序關係,而Gati 認為在Holland模式之上應具有興趣階層模式。木研究主要探索台灣高中生的興趣測驗資料,能否同時具有Holland 的環狀結構與Gati 的階層模式,且找出階層模式分群方式。研究中隨機抽樣受測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興趣量表(簡稱CEEC 興趣量表)的10626 名高中生,分為:隨機樣木。以第一樣本進行第一階段進行因素分析,發現量表因素結構符合Holland 六個類型。以第二樣本的興趣分數進行第二階段因素分析,顯示測驗分數具有Gati 的興趣階層模式,存在二因素與三因素模式,三因素模式與Gati 的三群組RI,AS 與EC 分群方式相同。群集分析、多向度量尺法與隨機化考驗分析則發現第二階層模式呈現間, ASEC 兩群組或Gati 的三群組。最後參考興趣組別與科系組別命中率的研究結果,顯示RI 興趣組別的命中率較高,但AS, EC 興趣組別作為輔導分類指標不如ASEC興趣組別。再分析問卷了解輔導教師的認知結構中,亦隱含與統計結果相近的興趣結構。本研究結果應可以支持台灣高中生在CEEC 興趣量表分數上,清楚呈現Holland 與Gati 之理論,二階層中分為RI 與ASEC 兩群組或肘,AS, EC 三群組,在實務應用上,兩群組較為合適。
  • Item
    優勢中心取向生涯諮商之諮商歷程與療效內涵探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1-06-??) 王玉珍; 田秀蘭; 朱惠瓊; 葉寶玲
    研究目的為探究優勢中心取向生瀝諮商之諮商歷程與療效內涵。參與者為14名已婚的職業婦女,年齡介於28到4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6.64歲,標準差為5.40) 。參與者均接受6到8次短期優勢中心生涯諮商,並於諮商結束後一週進行訪談。研究工具為研究者所擬定之訪談大綱,以半結構式訪談進行資料蒐集,所得資料以質性研究中的紮根方法進行分析,並以參與者諮商過程中所填寫之唔談感受作為輔助分析的資料。研究結果歸納出影響諮商歷程的因素為個人的內在準備、諮商介入、外在事件影響以及療效內涵等四部份。其中療效內涵叉可歸納為自我內在系統的認知、情感與行動層面、外在脈絡系統的人我開係與工作層面以及統轄系統的因應策略與自我效能等層面,據此結果提出一諮簡歷程與療效內涵的改變機制模式。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進行討論,最後針對未來研究以及實務工作等提出相關具體建議。
  • Item
    生涯未確定當事人對敘事取向生涯諮商之經驗內涵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1-03-??) 蕭景容; 徐巧玲; Ching-Jung Hsiao; Chiao-Ling Hsu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了解生涯未確定者在敘事取向生涯諮商中的經驗內涵。研究參與者為八位經立意取樣所邀請之生涯未確定者,他們接受四到九次的敘事取向生涯諮商,結束後並進行一次追蹤訪談,以回溯其接受諮商過程中的經驗內涵。資料分析方式採敘事分析中的類別-內容分析方法。研究結果發現接受敘事取向生涯諮商之經驗內涵,包括「與己關係」、「與助人者的諮商關係」、以及「與重要他人關係」等三個層面。第一,在與己關係層面,包括了:影響生涯因素的覺察、重拾生命的主導權、自我價值感的轉變、新的覺察與洞察、談不愉快往事的抗拒到豁然開朗、方向與目標的釐清帶來積極與正向的行動力。第二,關於諮商關係的部分,包括:當事人感受到的諮商心理師與諮商關係、當事人認為諮商心理師有效的諮商技巧。第三,在與重要他人關係層面,包括:當事人對於重要關係對生涯決定、其他關係互動模式影響的覺察,以及覺察自己與對方,理解帶來的接納與關係轉變。本研究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針對實務工作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