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5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5
  • Item
    臨床護理師職業倦怠雙元三因子效度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9-12-??) 趙燕; 王郁琮; 王智弘; Yan Zhao, Y. Lawrence Wang, Chi-Hung Wang
    本研究採用Moreno-Jime´nez 等人編製之護理師職業倦怠量表(Nursing Burnout Scale, NBS)中文簡版為測量工具,以分層隨機抽樣方式選取江蘇省523 名臨床護理師爲研究對象,以Mplus8.1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比較職業倦怠一因子、三因子、高階因子以及雙元因子四模式,應用CFA 與ESEM 進行參數估計,旨在探討華人臨床護理師職業倦怠因素結構。研究結果顯示,臨床護理師職業倦怠雙元三因子ESEM 模式之適配度最佳,護理師職業倦怠除了「情緒衰竭」、「低成就感」與「對人冷漠」等三種特定倦怠因子之外,還蘊含著一個「整體倦怠」因素。唯,整體因子與「對人冷漠」特定因子能夠有效解釋對應觀察變項之變異,而「情緒衰竭」、「低成就感」特定因子只能解釋小部分觀察變項的變異。本研究結果呼應了由Mészáros Ádám、Szabó、Szigeti與Urbán(2014)提出的職業倦怠雙元因子結構,顯示職業倦怠雙元因子模式具有跨文化、跨情境、跨行業的類推性。比起CFA,在參數估計上ESEM 提供了更合理精準的雙元因子參數估計值。本研究結果可提升心理計量研究對於護理師職業倦怠多維度潛在結構之認識。並可提示醫院管理者,在為處於危機中之臨床護理師提供干預時應考慮其職業倦怠總分。然而,因「情緒衰竭」與「低成就感」分量表之題項並未完全反應對應之特定因子,因而在實務或研究中需慎用此二分量表因子分。未來研究可進一步探討諸如性別、年資等背景變項在職業倦怠雙元三因子模式的測量恆等性。
  • Item
    員工協助方案人員面對保密議題之倫理判斷歷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9-12-??) 張素惠'; 莊謹鳳; 王智弘; Su-Hui Chang, Jin-Fong Chuang, Chih-Hung Wang
    本研究旨在探討員工協助方案人員面對保密議題之倫理判斷歷程研究。針對六名企業內部EAPs人員採個別深度訪談,以敘說研究中採用「類別-內容」進行質性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企業內部EAPs 人員會涉及不同型態的保密議題,並會經歷衝突、判斷與影響階段歷程:一、在衝突階段會遭遇:1. 行政力量介入EAPs 運作,導致保密兩難的壓力;2. 當事人對保密知覺態度的差異;3. 涉及保密例外與預警責任的衝突;二、在判斷階段會考慮五個面向:1. 以員工協助方案人員倫理守則作為基礎判斷;2. 考量個案的權益是否受到傷害作為判斷;3. 以個案最大福祉作考慮;4. 評估並啟動相關資源協助;5. 善用知情同意並尊重當事人自主決定權;三、在影響階段會透過支持系統協助並找到自身調適的方法:1. 內部自我調適;2. 尋求外部支持系統協助;3. 重新定位EAPs 服務功能;4. 調整因應策略。這些歷程將會不斷沉澱與思考,逐漸形成下一次處理倫理衝突事件的經驗判斷。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
  • Item
    諮商心理師倫理判斷與倫理行為之調查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2-06-??) 王智弘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諮商心理師之倫理判斷、判斷信心程度與倫理行為之現況。以自編之「諮商心理師倫理判斷與倫理行為問卷」。經立意取樣邀得103 位諮商心理師完成調查問卷。研究發現:一、諮商心理師普遍認為合乎倫理者有6 項,分屬不同層面,諮商心理師普遍認為不合乎倫理者,分屬於「非性雙重關係」、「性雙重開係」、「知後同意」 、「諮商心理師專業與倫理責任」等層面,倫理判斷信心指數高者,包括「性雙重闢係」 「保密及保密的限制」、「知後同意」﹒「非性雙重關係」及其他等層面。上述倫理議題乃是諮商心理師最有共識與較為熟悉有﹒二、倫理判斷意見相左且判斷信心程度低者,多屬「收費議題」,此可能為國內專業倫理教育與研究侷限之處。三、在倫理行為方面,諮商心理師最少出現的行為有30 項,顯示諮商心理師和相關倫理行為甚為嚴謹,諮商心理師最常出現的行為包括「保密及保密的限制」、「非性雙重關係」、「技術使用之適切性」及其他等層面,相關議題值得注意。四、諮商心理師倫理判斷與倫理行為大部分相符,但其中仍有8 項倫理行為與倫論判斷不一致,值得倫理教育與研究做後續探討。
  • Item
    委外式員工協助方案心理師之專業倫理困境與其因應策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5-12-??) 王韋琇; 陳姝蓉; 王智弘; Wei-Hsiu Wan; Daisy Chen; Chih-Hung Wang
    本研究旨在探討委外式員工協助方案心理師遭逢之專業倫理困境與因應策略。對五名心理師採個別深度訪談,以內容分析法行質性資料分析。研究結果之助人專業倫理困境有:(1)心理師處在以誰利益為優先之為難;(2)心理師感知企業在導入諮商專業時的測試舉動;(3)心理師處在企業講求成本控制的壓力;(4)心理師擔心個案免受傷害權遭到威脅;(5)心理師卡在個案無求助意願,但有受助需要之間的掙扎;(6)心理師處在個案福祉與機構要求之間的衝突。其因應策略為:(1)心理師向企業傳達助人價值理念,化解利益衝突的為難;(2)心理師以關懷、勇氣的助人特質,化解企業的防備心;(3)心理師以具體可行策略,走出企業講求成本控制的困境;(4)心理師調整諮商風格,維護個案的免受傷害權;(5)心理師實踐諮商的助人取向,化解個案無求助意願的困境;(6)心理師發揮合作精神,消除在個案福祉與機構要求間的衝突。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參考建議。
  • Item
    臺灣地區網路諮商服務發展之調查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8-03-??) 王智弘; 林清文; 劉淑慧; 楊淳斐; 蕭宜綾; CHIH-HUNG WANG; CHING-WEN LIN; SHU-HUI LIU; CHUN-FEEI YANG; E-LING HSIAO
  • Item
    國小家長版網路成癮量表之編製及其信效度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5-06-??) 林青穎; 王智弘; 陳淑惠; 劉淑慧; 柯志鴻; Ching-Ying Lin; Chih-Hung Wang; Sue-Huei Chen; Sue-Huei Liu; Chih-Hung Ko
    本研究旨在編製國小家長版網路成癮量表,並檢視其信、效度。量表編製主要參採「陳氏網路成癮量表」與「陳氏網路成癮量表兒童版」之架構,並參考相關文獻和專家建議。研究包含二階段,第一階段取樣自桃園縣和高雄市360 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及其家長,結果顯示:(一)信度方面,家長版網路成癮量表各範疇的Cronbach's α 值為 .83 - .91,家長版網路成癮量表包含核心症狀、人際與健康問題、時間管理問題三個子構念,總解釋變異量64.73%。(二)效度方面,家長版與兒童版中度相關;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顯示絕對與精簡指數符合標準(RMSEA = .08、GFI = .76、SRMR = .02、IFI = .94、NNFI = .93、NFI = .90、CMIN/df = 2.25、PNFI = .80)。第二階段取樣自桃園縣178 位國小中低年級兒童之家長,結果顯示網路使用高風險與年級、家長婚姻現況、兒童一週上網的時間有正相關。根據信度與效度的結果,本量表具有可接受的信度及效度,本文亦針對測驗應用及後續研究提出建議。
  • Item
    諮商心理師倫理判斷與倫理行為之調查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2-06-??) 王智弘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諮商心理師之倫理判斷、判斷信心程度與倫理行為之現況。以自編之「諮商心理師倫理判斷與倫理行為問卷」。經立意取樣邀得103 位諮商心理師完成調查問卷。研究發現:一、諮商心理師普遍認為合乎倫理者有6 項,分屬不同層面,諮商心理師普遍認為不合乎倫理者,分屬於「非性雙重關係」、「性雙重開係」、「知後同意」 、「諮商心理師專業與倫理責任」等層面,倫理判斷信心指數高者,包括「性雙重闢係」 「保密及保密的限制」、「知後同意」﹒「非性雙重關係」及其他等層面。上述倫理議題乃是諮商心理師最有共識與較為熟悉有﹒二、倫理判斷意見相左且判斷信心程度低者,多屬「收費議題」,此可能為國內專業倫理教育與研究侷限之處。三、在倫理行為方面,諮商心理師最少出現的行為有30 項,顯示諮商心理師和相關倫理行為甚為嚴謹,諮商心理師最常出現的行為包括「保密及保密的限制」、「非性雙重關係」、「技術使用之適切性」及其他等層面,相關議題值得注意。四、諮商心理師倫理判斷與倫理行為大部分相符,但其中仍有8 項倫理行為與倫論判斷不一致,值得倫理教育與研究做後續探討。
  • Item
    臺灣地區網路諮商服務發展之調查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8-03-??) 王智弘; 林清文; 劉淑慧; 楊淳斐; 蕭宜綾; CHIH-HUNG WANG; CHING-WEN LIN; SHU-HUI LIU; CHUN-FEEI YANG; E-LING HSIAO
  • Item
    委外式員工協助方案心理師之專業倫理困境與其因應策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5-12-??) 王韋琇; 陳姝蓉; 王智弘; Wei-Hsiu Wan; Daisy Chen; Chih-Hung Wang
    本研究旨在探討委外式員工協助方案心理師遭逢之專業倫理困境與因應策略。對五名心理師採個別深度訪談,以內容分析法行質性資料分析。研究結果之助人專業倫理困境有:(1)心理師處在以誰利益為優先之為難;(2)心理師感知企業在導入諮商專業時的測試舉動;(3)心理師處在企業講求成本控制的壓力;(4)心理師擔心個案免受傷害權遭到威脅;(5)心理師卡在個案無求助意願,但有受助需要之間的掙扎;(6)心理師處在個案福祉與機構要求之間的衝突。其因應策略為:(1)心理師向企業傳達助人價值理念,化解利益衝突的為難;(2)心理師以關懷、勇氣的助人特質,化解企業的防備心;(3)心理師以具體可行策略,走出企業講求成本控制的困境;(4)心理師調整諮商風格,維護個案的免受傷害權;(5)心理師實踐諮商的助人取向,化解個案無求助意願的困境;(6)心理師發揮合作精神,消除在個案福祉與機構要求間的衝突。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參考建議。
  • Item
    心理諮商研究倫理守則建置之意見調查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4-09-??) 王智弘; 劉淑慧; 張勻銘; 鄧志平; 楊淳斐; Chili-Hung Wang; Shu-Hui Liu; Yun-Ming Chang; Chi-Ping Deng; Chun-Feei Yang
    本研究目的在收集在地性的資料以推動心理諮商研究倫理守則的建置。研究方法上,先透過文獻探討與焦點團體訪談11位心理諮商研究人員,已收及心理諮商研究倫理守則之相關資訊,並參考10位專家的修正意見已編制「心理諮商研究倫理守則之必要性與執行經驗問卷」。接著,研究者對102名大專院校心理諮商相關科系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研究資料以描述統計、t考驗、ANOVA進行分析,並輔以參與者的意見以完成本研究結果。研究發現:多數參與者對於建置研究倫理守則持正向懇定的態度;在題項納入守則必要性方面,參與者對機構核准、知後同意、實驗處理的部分題項態度較為保守;執行困難度方面,在機構核准、實驗處理的部分題項上,近20%的參與者感到有執行上的困難;背景變項分析方面,教過研究法與倫理課程者較易感到執行困難。顯示參與者雖支持研究倫理守則的建立,但設計守則時亦須考量執行的可行度。本研究建議訂定研究倫理守則以精簡、易懂為原則,並有必要向研究人員推廣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設置之理念與說明運作方式,以減少研究人員的疑慮,而能同時兼顧研究發展與保障參與者福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