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5011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以協同合作模式建構研究者知識之研究(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 2010-12-01) 謝建成; 吳佳典研究者初次欲進入一個領域進行知識探索與研究時,最常遭遇的困難是研究者不知道該領域知識有哪些,比如領域知識的主題概念、使用詞彙等。即便在資訊傳遞發達的今天,在無明確搜尋目標與模糊關鍵詞語情況下,研究者利用搜尋引擎想要在有限的時間找尋到正確需要的資訊是非常困難的。對此問題人們最直接的反應就是詢問有經驗的研究者,但誰是你的有經驗研究者呢?研究者亦往往無法找到合適的人選,來解答自己的疑問。為解決上述研究者在初踏入新的研究領域進行知識探索與研究時所遇到的困境,本研究欲提出「以協同合作的模式讓研究者共同創造趕鴗漯漯壅悀漁e並建構領域的知識結構」的概念與機制,以保存研究領域的知識,提供研究者方便查詢、瀏覽領域知識結構,相互分享知識經驗,順利完成自身的研究。本研究以資訊架構領域作為建構領域知識結構的實例,讓資訊架構領域的研究者透過Wiki協作平台做為知識分享的環境,研究者可以在平台上進行文獻閱讀心得分享、主題知識共筆撰寫、參考文獻關連引用等知識分享。除此之外,研究者所分享之知識內容與註記之概念關鍵字,經過整理與分析可成為知識組織與分類的元素之後,再透過各關鍵字語意關係之界定,描述知識概念間之連結,並以主題地圖的技術建構資訊架構領域之知識結構,以做為研究者更完整便利之參考。Item Web 2.0 時代數位圖書館知識組織模式之探討(II)(2008/08-2009/07) 陳昭珍由於資訊科技的發展,網路上有越來越多前所未有的新服務模式,如維基 (wiki)、 部落格、Podcasting、DSS 等,Web 2.0 以網路作為平台,並且擴散到網路所連結的各 種裝置,利用集體智慧,發揮了網路更大的力量。因此,Google 利用PageRank技術, 將網路的連結結構表現在搜尋的結果、Amazon.com, Barnesansnoble.com 將使用者的經 驗(User Review)加入銷售商品旁 、 Wikipedia 集合眾人的智慧,一起共筆編纂網路 百科全書、Del.icio.us, Flickr 利用大眾的智慧進行通俗分類(Folksonomy)、以及 協同式的垃圾郵件過濾軟體這些都是利用集體的智慧,讓過去20/80 的原則逆向發展。 然而,我們也看但另一個嚴謹且先進的知識組織研究持續進行著,即 FRBR、 metadata、semantic web,及其相關的知識本體 (ontology)、知識管理系統 (knowledge organization system, KOS),到底數位圖書館之知識組織會如何發展、這些不同的模 式會互斥、還是互補,如何達到成本效益最佳平衡點?如何滿足未來使用者的需求?系 統架構及功能介面如何設計,傳統的工具如何使用?傳統的目錄如何轉型?這些問題都 是本計畫擬研究的問題。 本計畫原擬分三年進行: 第一年主要擬探討web 2.0 知識組織的新模式,也擬了解使用者及參與者對這些 新模式的態度,如:Taxonomy and Folksonomy 等; 第二年擬探討在semantic web 的發展下,ontology,KOS 等知識組織模式與上述 web 2.0 知識組織模式結合的可行性; 第三年擬以圖書館的OPAC 為例,並應用FRBR、ontology、Folksonomy、wiki、 DSS 技術,實際將未來的知識組織模式設計出來。 但因有一位審查委員建議將三年計畫縮短為二年計畫,所以本年度正在進行原訂 之第一年及第二年之研究,對全球以Taxonomy 及 Folksonomy、semantic web、 ontology、KOS 之知識組織系統進行深入了解與評估,並擬於自明年八月起,開 始以圖書館的OPAC 為例,並應用FRBR、ontology、Folksonomy、wiki、DSS 技 術,實際將未來的知識組織模式設計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