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0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國中校園霸凌防治介入計畫~含同儕性騷擾防治(2013) 馮嘉玉; Ferng, Jia-Yuh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以「健康促進學校模式」為基礎,結合「社會認知理論」概念變項,強調以「生活技能」教學為主軸,配合「支持性環境營造」所發展的校園霸凌(含同儕性騷擾)防治計畫,對於提升國中學生霸凌(含同儕性騷擾)防治個人能力、心理決定因素、環境決定因素、行為意向與行為經驗的立即效果與延宕效果,以及學校行政單位與學生對本計畫的接受與滿意程度。 研究採「不相等實驗組對照組研究設計」,研究對象為國中二年級學生,先以立意取樣方式決定參與本研究之學校,再以班級為單位,採隨機取樣、隨機分派方式決定組別,共計2所學校12個班級。經前測、後測、後後測後,有效樣本數實驗組A為128名,實驗組B為129名,對照組C為127名,共計384名。 其中實驗組A同時接受班級課程「霸凌防治教學模組」與全校性「支持性環境營造」介入,實驗組B只有接受全校性「支持性環境營造」介入。教學模組課程介入採用健康與體育領域之健康教育科授課時間,以每週1節課(45分鐘),進行連續8周的課內教學。而支持性環境營造介入則是透過全校性的活動宣導方式,營造友善校園氛圍。兩組實驗組的介入均配合實際教學狀況,以原班級為單位,而對照組班級在同時期,除教育部規定之霸凌或性騷擾例行宣導活動外,不接受任何相關議題的額外課程或活動介入。 結果顯示結合課程與支持性環境營造的介入模式能夠有效提升國中學生霸凌與同儕性騷擾防治相關個人能力因素(包括知識與生活技巧)、心理決定因素(包括結果期望與自我效能)、動機誘因與行為意向,但在改變班級氣氛、社會支持及降低霸凌與同儕性騷擾的加害與受害行為頻率無明顯效果。若僅進行支持性環境營造,則只在知識程度的維持上是有效的。因此由介入成效可知本計畫能夠有效改變霸凌與同儕性騷擾防治的間接影響因素。計畫參與者對本計畫評價良好,值得未來繼續推展。Item 台北市高中職學生霸凌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2013) 蘇怡錚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高中職學生霸凌行為現況,並探討背景變項、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與霸凌行為之關係。以一百學年度第一學期在學之臺北市公、私立高級中學及高級職業學校日間部一到三年級學生為母群體;以橫斷式調查研究法,採分層集束隨機抽樣,以「班級」為單位,抽取2所高中,2所高職,每年級各一班,共24班學生為樣本,最後得有效問卷415份,有效回收率達94.7%。研究結果,得重要發現如下: 一、研究對象在個人因素方面,暴力認知、情緒控制及偏差行為偏正向; 自我概念及溝通技巧偏負向。在家庭因素方面,父母親與主要照顧者 的管教方式皆以「開明權威」為最多,其次為「專制權威」;在親子 依附上,父母親與主要照顧者親子依附關係尚佳。在學校因素方面, 導師領導風格及同儕關係亦不錯。在霸凌行為方面,研究對象整體霸 凌行為尚屬輕微,但就各分量表平均值來比較,則以「言語霸凌」較 為嚴重。 二、就個人因素來看,研究對象暴力認知越負向、情緒控制越差、自我概 念越不佳、溝通技巧越不佳及偏差行為越高其越可能有霸凌行為。就 家庭因素來看,研究對象母親管教方式屬於專制權威者相較開明權威 者會有較多的霸凌行為;而父親及母親親子依附程度越高其霸凌行為 就越少。就學校因素來看,研究對象同儕關係越不好其越可能有霸凌 行為。 三、研究對象之背景變項、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及學校因素可以有效預測 其霸凌行為,並可解釋霸凌行為總變異量為32.2%,其中以男生、暴 力認知越負向者、偏差行為越多者及同儕關係越差者,越傾向有霸凌 行為。Item 青少年媒體使用行為、色情暴力訊息暴露與霸凌經驗之探討-以新北市高中職一年級學生為例(2011) 郗雯韻; HSI WEN-YUN本研究探討青少年媒體使用行為、色情暴力訊息暴露與網路及傳統霸凌經驗間之關係。受測學生選自新北市12所高中職學校,共計1,255位一年級學生完成自填問卷。以變異數分析及邏輯斯複迴歸進行相關因素之檢驗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1.過去一年內,有27.5%的學生曾經歷過傳統霸凌經驗,包含傳統霸凌他人(10.3%),傳統被霸凌(8.6%)及傳統霸凌/被霸凌(7.4%);過去一年內,35.7%的學生曾經歷過網路霸凌經驗,包含網路霸凌他人(5.7%),網路被霸凌(18.7%),網路霸凌/被霸凌(11.3%)。 2.多變項分析結果顯示,男性、接觸到較多的色情訊息的學生,易有傳統霸凌他人的情況;學生為單親家庭、中低收入戶時,較易發生傳統被霸凌的情況;男性、單親家庭的學生,較易有傳統霸凌/被霸凌的情況。 3.多變項分析結果顯示,網路使用時間越長、接觸到越多暴力訊息時,易有網路被霸凌的情況;男性、色情及暴力訊息暴露為網路霸凌/被霸凌的危險因子。 4.曾在網路上霸凌他人的學生,較易有傳統霸凌他人的情況(OR=2.82,95%CI=1.51-5.23);在網路上被霸凌的學生,較易有傳統被霸凌的情況(OR=2.29,95%CI=1.45-3.63)。 結論:色情/暴力訊息暴露是青少年發生傳統及網路霸凌的危險因子。本研究建議,應將網路霸凌預防教育納入傳統校園霸凌預防課程、強化電視與網路分級制度,以防止兒童與青少年藉由媒體而接觸到色情與暴力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