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0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應用計劃行為理論於使用電子煙的行為意圖之研究-以臺灣西部沿海鄉村地區某高中學生為例(2023) 唐婉怡; Tang, Wan-Yi本研究運用計劃行為理論來探討高中學生使用電子煙的行為意圖。研究對象為臺灣西部沿海鄉村地區某國立高中的441位學生,蒐集研究對象使用電子煙之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圖的相關資料,研究結果使用的統計分析為:皮爾森積差相關、階層複迴歸與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析中的Hotelling's T²。研究結果顯示: 一、研究對象過去有接觸電子煙者佔5.2%,未來使用電子煙的「行為意圖」者佔6.7%。 二、個人背景變項與主觀規範與行為意圖有顯著相關,但不能在態度與知覺行為控制之外,顯著地增加對行為意圖的預測力,此與研究假設相符。 三、研究對象使用電子煙的行為意圖可由個人背景變項、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所預測,其中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力最強,態度次之,個人背景變項與主觀規範最弱。 四、個人背景變項、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皆能夠影響研究對象使用電子煙的「行為意圖」,且知覺行為控制對使用電子煙的「行為意圖」有顯著的預測力。 五、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其構成信念之間的關係: (一)態度與行為信念、結果評價的相乘積未達顯著相關,此與研究假設不符。 (二)主觀規範與規範信念、依從動機的相乘積為顯著低度正相關。 (三)知覺行為控制與控制信念、知覺力量的相乘積為顯著中度正相關。 本研究之結果提供衛生教育者擬訂電子煙防制教育的介入策略之參考,建議進一步探究如何改變鄉村地區高中學生對使用電子煙的知識與信念且降低其使用電子煙之行為意圖。Item 「生命的彩虹」高中生死取向生命教育課程介入之研究(2003) 劉欣懿; Shin-Yi Liu本研究發展設計一套以「生命的彩虹」為題的高中生死取向生命教育課程,目的在於瞭解生死取向生命教育課程的教學成效與學生學習過程。 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以台北市某高中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選取6班參與研究,隨機分派2班為實驗組(87人)、2班為校內對照組(84人)、2班為校外對照組(90人),共261人。實驗組參加為期4週共4單元的教學介入課程,對照組在實驗期間未接受課程教學,兩組於教學介入前一週與教學介入後一週進行前後測。 資料蒐集以質性與量性並重,量性資料以兩個獨立樣本的平均值差之t檢定,以a<0.05考驗教學介入對於「生命意義感」、「老人態度」與「死亡態度」的影響。主要有下列三方面的發現: 一、 課程介入後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在生命意義感的得分變化,達到顯著差異(p<0.05)。 二、 課程介入後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在老人態度的得分變化,達到顯著差異(p<0.01)。 三、 課程介入後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在死亡態度-中性接受的得分變化,達到顯著差異(p<0.05)。 質性資料是根據綜合評鑑表兩題開放性問題進行內容分析,瞭解學生對於課程整體設計的建議及收穫。主要有下列兩方面的發現: 一、 學生對於本課程採用生活化的主題與多元的教學方法給予正向的肯定。 二、 學生對於「面對死亡」、「省思生命」與「抉擇生死」等三方面有深刻的體會,並在「認識死亡」、「覺察死亡」、「認識生命」、「體會生命」、「認識安寧」、「思考生死」與「其他」等七方面有所收穫。 研究者針對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建議以作為未來研究與實務應用上之參考。Item 大台北地區高中職學生性知識、性態度和性行為之相關研究(2014) 李欣蓓; Sin-Pei Lee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台北地區高中職學生的社會人口學變項、社會文化背景變項與性知識、性態度及性行為之關係。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台北市與新北市高中職1-3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以修編之「青少年社會文化因素、危險因子與性知識、性態度和性行為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有效樣本數共計447人。歸納研究結果如下: 1. 高中職學生性知識來源以朋友及同學占最多數;問題的諮詢管道以同性朋友及網路查詢居多。 2. 高中職學生接觸色情媒體類型以色情漫畫、影片光碟及網站居多;網路上接觸色情內容主要為色情圖片及影片。 3. 性知識部分,高中職男生表現上較女生為佳,有接觸色情媒體經驗者較無經驗者得分為高,但整體性傳染疾病相關認知不足。 4. 性態度部分,高中職學生性態度屬中立取向,男生性態度表現較女生開放,有接觸色情媒體經驗者其性態度較開放。 5. 性行為部分,高中職學生有接觸色情媒體經驗者,其發生『親密行為』與『性交行為』比例較高。 6. 高中職學生『學制』、『年級』及『性態度』能有意義預測其『親密行為』;高中職學生『學制』、『性態度』及『性知識』能有意義預測其『性交行為』。Item 台北市某高中學生口腔衛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2014) 葉人芝; Jen-Chih YEH本研究目的在瞭解與探討高中學生口腔衛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以自編結構式問卷為工具,採分層集束抽樣方式,共得有效樣本441份,有效回收率為98.9%。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研究對象口腔衛生知識整體而言,呈現中上程度,以二年級,且家庭社經地位低的人有較高的口腔衛生知識。 二、研究對象口腔衛生態度整體而言,呈現中上程度的正向態度,會因看牙醫經驗而心生警惕的人,其潔牙的態度較正向。 三、研究對象口腔衛生行為整體而言,呈現中上程度的正向行為,當家人、導師、同學或朋友會提醒刷牙者,其青少年口腔衛生行為較好;導師若會提醒且自身有刷牙習慣者其行為表現會較好;看過牙醫的人不但會有較好的行為且會改善先前不良的刷牙習慣。 四、在研究對象口腔衛生行為預測中,社會人口學變項、口腔衛生知識及口腔衛生態度等變項有顯著的預測力,其中以「一年級」、「半年內有看牙醫」、「看牙醫後有心生警惕」、「口腔衛生態度越正向」影響力最強,採取的口腔衛生行為也越好,總解釋力為23.7%。Item 高中生正確用藥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 -以新北市某高中學生為例(2014) 曾小佩; Hsiao-Pei Tseng本研究以橫斷式調查研究法,探討新北市某高中學生正確用藥知識、正確用藥態度、正確用藥自我效能、正確用藥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以102學年度第二學期就讀新北市某高中一至三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採分層集束隨機抽樣445名學生為樣本,利用自編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收集,最後得有效問卷396份,有效回收率88.9%。本研究的重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正確用藥知識答對率約為七成八屬中上程度,正確用藥態度趨於正向,正確用藥自我效能把握度高,正確用藥行為傾向於經常做到;但研究對象用藥方法、用藥時間之知識顯示不足,不習慣與藥師建立良好諮詢關係,也沒有把握每次就醫能清楚表達自己身體狀況,且不常做到看清楚藥品標示行為。 二、研究對象背景變項中,「年級」、「性別」、「學業成績」與「自覺健康狀況」和正確用藥知識有關,其中「三年級學生」、「女生」、「學業成績為班排前三分之一者」、「自覺健康狀況尚佳者」有較佳的正確用藥知識。「年級」與正確用藥態度、正確用藥自我效能、正確用藥行為有關,其中「三年級學生」在正確用藥態度、正確用藥自我效能與正確用藥行為都較佳;另外「有無上過正確用藥教育課程」與正確用藥行為有相關。 三、研究對象之正確用藥知識、正確用藥態度、正確用藥自我效能及正確用藥行為之間有顯著的正相關,也就是正確用藥知識、態度與自我效能越佳者,正確用藥行為越好。 四、研究對象背景變項、正確用藥知識、正確用藥態度、正確用藥自我效能可以顯著預測其正確用藥行為,並可解釋正確用藥行為總變異量的69.9%,其中以「正確用藥自我效能」變項為主要預測,顯示研究對象正確用藥自我效能把握度越高,其正確用藥行為表現越佳。 本研究依結論提出對未來教育行政單位之建議與改進方針,以提高研究對象正確用藥行為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