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0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應用計劃行為理論於使用電子煙的行為意圖之研究-以臺灣西部沿海鄉村地區某高中學生為例(2023) 唐婉怡; Tang, Wan-Yi本研究運用計劃行為理論來探討高中學生使用電子煙的行為意圖。研究對象為臺灣西部沿海鄉村地區某國立高中的441位學生,蒐集研究對象使用電子煙之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圖的相關資料,研究結果使用的統計分析為:皮爾森積差相關、階層複迴歸與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析中的Hotelling's T²。研究結果顯示: 一、研究對象過去有接觸電子煙者佔5.2%,未來使用電子煙的「行為意圖」者佔6.7%。 二、個人背景變項與主觀規範與行為意圖有顯著相關,但不能在態度與知覺行為控制之外,顯著地增加對行為意圖的預測力,此與研究假設相符。 三、研究對象使用電子煙的行為意圖可由個人背景變項、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所預測,其中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力最強,態度次之,個人背景變項與主觀規範最弱。 四、個人背景變項、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皆能夠影響研究對象使用電子煙的「行為意圖」,且知覺行為控制對使用電子煙的「行為意圖」有顯著的預測力。 五、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其構成信念之間的關係: (一)態度與行為信念、結果評價的相乘積未達顯著相關,此與研究假設不符。 (二)主觀規範與規範信念、依從動機的相乘積為顯著低度正相關。 (三)知覺行為控制與控制信念、知覺力量的相乘積為顯著中度正相關。 本研究之結果提供衛生教育者擬訂電子煙防制教育的介入策略之參考,建議進一步探究如何改變鄉村地區高中學生對使用電子煙的知識與信念且降低其使用電子煙之行為意圖。Item 運用計劃行為理論探討金融業員工身體活動與相關因素研究(2012) 吳昀陞; Yun-Sheng Wu本研究主要在運用計劃行為理論探討雙北市金融業員工身體活動及其影響因素。 本研究分層隨機抽樣643位金融業員工,實際回收533份,回收率為83%。以問卷方式收集金融業員工計劃行為理論變項、身體活動量和個人背景等資料。 資料分析採描述性統計、卡方檢定、變異數分析、二系列相關、皮爾森積差相關、複迴歸及邏輯式迴歸。 結果發現:身體活動量足夠者為57.8%。知覺行為控制因素能顯著預測身體活動意圖;自覺健康狀況與身體活動意圖能顯著預測是否有規律身體活動;身體活動意圖能顯著預測工作和家務身體活動量、娛樂、運動和休閒活動量以及身體活動總量。再以路徑分析探討各變項的關係發現,知覺行為控制直接影響身體活動意圖,間接影響身體活動。 研究者建議增加金融業員工的控制信念與知覺力,排除身體活動障礙因素,增加運動自我效能,培養規律運動習慣,企業並應規劃合適的健康促進計畫,以促進金融業員工健康。Item 長青學苑老人規律運動意圖之研究-計劃行為理論之應用(2007) 賴秀怡; LAI, HSIU-YI中文摘要 本研究運用1991年Ajzen所提的計劃行為理論為研究架構,目的為預測及解釋老人從事規律運動之意圖。 參與者是台北市中山區及大同區長青學苑九十六年春季班課程老人共276位(男性95位,女性181位)。本研究使用兩種研究工具,一為開放性引導式問卷,二為依據開放性引導式問卷填答結果所篩選出的70%顯著信念而編制出的結構式問卷。收集的資料運用皮爾森積差相關、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階層複迴歸、複迴歸及單因數多變項變異數分析的Htelling,S T2進行統計分析。 本研究分析結果如下: 一、 本研究對象未來一個月內有從事規律運動意圖者整體而言占89.1%。 二、 本研究對象從事規律運動的態度、主觀規範可有效的解釋規律運動意圖23.1%的變異量,加入知覺行為控制後,則顯著增加對規律運動意圖11.4%的變異量,此三者可共同解釋行為意圖提升至34.5%的變異量。其中以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力最高,主觀規範次之,態度最低。 三、 態度與行為信念、結果評價的交乘積和達中度正相關;主觀規範與規範信念、依從動機的交乘積和達高度正相關;知覺行為控制與控制信念、知覺力量的交乘積和為中度正相關。 四、 有/無意圖從事規律運動者在行為信念、結果評價、規範信念、控制信念、知覺力量等信念有顯著性差異Item 台北縣某國中學生體重控制行為意圖研究—計劃行為理論之應用(2006) 薛惠文; Hui-Wen Hsueh本研究主要運用Ajzen計劃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來探討台北縣某國中學生體重控制行為意圖。以台北縣某國中九十四學年度第二學期七至九年級學生為母群體,採分層集束抽樣法抽出調查樣本,有效問卷共450份。研究工具採結構式問卷,先依開放式問卷篩選出顯著信念,再編製成正式問卷,所得資料經分析後,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研究對象在未來兩個月內進行體重控制之意圖,以有意圖者占大多數 (52.1%)。 2.研究對象對從事體重控制的態度、主觀規範可以有效地解釋行為意圖 19.2%,加上知覺行為控制後,此三變項的總變異量達24.3%,其中態度對 體重控制意圖的影響性最大。 3.研究對象對從事體重控制的態度與行為信念、結果評價的交乘積和呈正相 關;主觀規範與規範信念、依從動機的交乘積和呈正相關;知覺行為控制與 控制信念呈負相關。 整體而言,本研究結果支持計劃行為理論的假設,並發現計劃行為理論應用在體重控制意圖上,優於理性行動論。Item 大學生捐血意圖的研究~計劃行為理論之應用(2009) 江郁君本研究運用計劃行為理論為研究架構,目的為預測及解釋大學生從事捐血的意圖。 參與者為某大學的學生,男、女生共455位。本研究使用兩種工具,一為開放性引導問卷,二為依據開放性引導問卷填答結果所結構式問卷。收集資料運用皮爾森積差相關、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階層複迴歸、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中的Hotelling’s T2 進行分析。 本研究分析結果如下: 一、本研究在對意圖的解釋力方面,模式內變項的態度及主觀規範對 意圖的解釋力為32.8%,而加入知覺行為控制成為第三個模式內 變項後,總解釋力提升為63.3%,顯著的增加30.5%。 二、態度與結果信念、結果評價的交乘積和達中度相關,主觀規範與 規範信念、依從動機的交乘積和達高度相關;知覺行為控制與控 制信念、知覺力量的交乘積和偏低。 三、有/無捐血意圖者在行為信念、結果評價、規範信念、控制信念、 知覺力量等信念有顯著的差異。 四、本研究結果可以提供捐血機關發展相關介入,以提昇從事 捐血的行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