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0
Browse
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老年住院病人預防跌倒衛生教育介入成效研究-以臺北縣立醫院為例(2010) 沈希哲; Hsi-Che Shen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老年住院病人預防跌倒衛生教育」之成效。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實驗組為臺北縣立醫院三重院區65歲以上內科病人50位;對照組為板橋院區65歲以上內科病人50位。 實驗組之介入教材包括:以健康信念模式為理論基礎之預防跌倒衛生教育DVD及手冊,教材內容包括1.生活起居注意(鞋具衣著注意、睡前注意、上下床注意)2.住院環境安排(日常物品擺設、地面、燈光)3.行動注意(行走及使用輔具注意,如輪椅、手杖、助行器等)等三大部分,進行衛教之人員則為受過訓練之研究員及醫院護理人員;對照組則採取原來衛教方式。實驗組與對照組皆接受前測、後測的「老年住院病人預防跌倒衛生教育介入成效問卷」調查。 本研究之重要結果如下: 一、老年住院病人預防跌倒衛生教育介入後,經共變數分析發現實驗組在「預 防跌倒知識」、「預防跌倒健康信念」、「預防跌倒行動線索」、「預防跌倒自我效能」與「預防跌倒行為」的分數皆顯著優於對照組,顯示老年住院病人預防跌倒衛生教育介入在「預防跌倒知識」、「預防跌倒健康信念」、「預防跌倒行動線索」、「預防跌倒自我效能」與「預防跌倒行為」等效標變項上皆產生效果。 二、老年住院病人預防跌倒衛生教育介入後,經共變數分析發現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跌倒次數」上尚未顯著差異。 本研究中「跌倒次數」雖未產生效果,但依據次數調整後平均數發現實驗組之後測跌倒次數低於對照組,可能由於觀察時間較短尚未產生效果,其效果有待較長時間之觀察。建議未來研究可延長觀察時間以及增加肌力訓練等衛生教育內容以增加其效果。Item 計畫行為理論應用於老人預防跌倒行為意圖之研究(2009) 謝嘉珍本研究運用1991年Ajzen所提出的計畫行為理論做為研究架構,目的為預測及解釋老人從事預防跌倒行為之意圖。參與者為台北市士林區老人服務中心附設長青大學九十七學年度下學期(第七屆)之60歲以上學員,共105位。本研究使用研究工具包含開放性引導式問卷,以及依據開放式引導式問卷填答結果,篩選出前70%顯著信念編製而成的結構式問卷。問卷調查所得資料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階層複迴歸、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中的Htelling’s T2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本研究對象未來半年內從事預防跌倒行為之意圖者佔77.1%。 二、本研究對象從事預防跌倒行為的態度、主觀規範可有效解釋預防跌倒行為意圖22.7%的變異量,加入知覺行為控制變項之後,模式的整體增加了17.3%的解釋力,對預防跌倒行為意圖之解釋力上升為40.0%的變異量。三個變項之中以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力最高,其次為主觀規範,態度最低。 三、態度與行為信念、結果評價的交乘積和;主觀規範與規範信念、依從動機的交乘積和以及知覺行為控制與控制信念、知覺力量的交乘積和間皆達到中度正相關。 四、有/無意圖從事預防跌倒行為者在結果信念、結果評價、規範信念、控制信念和知覺力量等信念上有顯著的差異。 計畫行為理論探討預防跌倒行為意圖的結果,建議未來在老人預防跌倒行為教育時,可強調從事預防跌倒行為幫助老人日常生活行動更小心的重要性並設計增加同儕支持的部分,以增加其從事預防跌倒行為的動機。Item 長青學苑老人規律運動意圖之研究-計劃行為理論之應用(2007) 賴秀怡; LAI, HSIU-YI中文摘要 本研究運用1991年Ajzen所提的計劃行為理論為研究架構,目的為預測及解釋老人從事規律運動之意圖。 參與者是台北市中山區及大同區長青學苑九十六年春季班課程老人共276位(男性95位,女性181位)。本研究使用兩種研究工具,一為開放性引導式問卷,二為依據開放性引導式問卷填答結果所篩選出的70%顯著信念而編制出的結構式問卷。收集的資料運用皮爾森積差相關、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階層複迴歸、複迴歸及單因數多變項變異數分析的Htelling,S T2進行統計分析。 本研究分析結果如下: 一、 本研究對象未來一個月內有從事規律運動意圖者整體而言占89.1%。 二、 本研究對象從事規律運動的態度、主觀規範可有效的解釋規律運動意圖23.1%的變異量,加入知覺行為控制後,則顯著增加對規律運動意圖11.4%的變異量,此三者可共同解釋行為意圖提升至34.5%的變異量。其中以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力最高,主觀規範次之,態度最低。 三、 態度與行為信念、結果評價的交乘積和達中度正相關;主觀規範與規範信念、依從動機的交乘積和達高度正相關;知覺行為控制與控制信念、知覺力量的交乘積和為中度正相關。 四、 有/無意圖從事規律運動者在行為信念、結果評價、規範信念、控制信念、知覺力量等信念有顯著性差異Item 第2型糖尿病老人生活適應與死亡態度相關性之研究-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為例(2006) 林美伶; Mei-Ling,Lin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了解罹患第2型糖尿病老人之基本資料變項(社會人口學變項、疾病特性)、生活適應與死亡態度之現況及相關性。本研究採橫斷式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以立意取樣選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新陳代謝科門診之病患共135人為研究對象。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薛費氏事後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重要結果歸納如下:研究對象以女性、70-74歲、小學畢業或肄業、有宗教信仰、已婚、與配偶及子女或孫子女同住、經濟依賴、有從事休閒活動者居多。患病及治療年數以5年以下者居多、治療方式大多以口服降血糖藥為主、多數有合併症、大多血親沒有罹患糖尿病情形。研究對象在生理適應方面,以自覺健康狀況普通、罹患一項疾病以下、日常生活活動為獨立自主的老人居多,心理適應狀況為中上程度,社會適應狀況則為中等程度。對死亡抱持著坦然接受的態度。研究對象的生活適應隨著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婚姻狀況、居住安排、經濟狀況、休閒活動及患病年數、治療年數、治療方式(運動控制)、併發症情形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死亡態度隨著性別、宗教信仰、治療方式(針劑注射)、併發症情形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研究對象之生活適應與死亡態度相關性,「自覺健康狀況」越好,越傾向於「趨近導向的死亡接受」,越不會傾向於「解脫導向的死亡接受」;疾病影響程度越大,越傾向於「解脫導向的死亡接受」。心理適應越好,越不會傾向於「解脫導向的死亡接受」。社會適應好壞與死亡態度之間無顯著性相關。 在生活適應量表方面,自覺健康狀況層面中,經濟狀況、休閒活動、併發症情形為預測因子,可解釋變異量為21.4%;罹病狀況層面中,患病年數、針劑注射為預測因子,可解釋變異量為6.2%;疾病影響程度及項目層面中,性別、年齡、運動控制、針劑注射為預測因子,可解釋變異量為21.6%。心理適應方面,年齡、婚姻狀況、休閒活動、併發症情形為預測因子,可解釋變異量為36.6%。社會適應方面,教育程度、婚姻狀況、休閒活動、併發症情形為預測因子,可解釋變異量為33.8%。在死亡態度量表方面,死亡恐懼分量表中,針劑注射為預測因子,可解釋變異量為3.2%;趨近導向的死亡接受分量表中,宗教信仰為預測因子,可解釋變異量為3.7%;解脫導向的死亡接受分量表中,併發症情形為預測因子,可解釋變異量為4.6%。 最後針對本研究過程及結果,提出後續可努力的方向,作為糖尿病衛生教育及未來研究之參考。Item 預防社區老人跌倒介入研究之前驅研究:城鄉之比較(2003) 邱寶萱近年來,由於社會快速的高齡化,老人健康問題日益突顯,尤其老年人跌倒後所發生的後遺症,更是國內外老人學研究中很受矚目的焦點,但目前國內甚少對於此議題作介入方面之研究,故本研究欲探討國外行之有年的預防跌倒介入策略是否能適用於國內老人,研究內容針對台北地區城市25位老人與鄉村16位老人進行一週之教育課程及五週之運動課程,並於介入前後測量其自變項「社會人口學特徵變項」、中介變項「運動行為社會支持體系、預防跌倒知識、預防跌倒健康信念、預防跌倒自我效能、預防跌倒運動」以及依變項「預防跌倒行為、身體功能」,以瞭解本研究之介入效果,並可做為日後研究之參考,其結果可歸納如下: 一、研究對象之居住地不同、教育程度不同、過去一年是否曾跌倒、過去一年是否因跌倒而受傷,對其「預防跌倒知識」有顯著影響;研究對象之視物清楚度不同,對其「預防跌倒運動」有顯著影響。 二、研究對象之使用手杖與否,將顯著影響其「預防跌倒行為」;年齡不同、使用手杖與否,將顯著影響其「身體功能」。 三、對城市組與鄉村組之老人而言,教育介入對其「預防跌倒知識」皆有顯著效果,對城市組老人「預防跌倒健康信念」有顯著效果。 四、鄉村組老人於介入後其「身體功能」有顯著效果,但城市組則無。 五、針對中介變項對依變項之預測力分析,結果顯示:「預防跌倒自我效能」能顯著影響「預防跌倒行為」;而五個中介變項皆不是影響「身體功能」的重要因素。 雖然台灣城鄉老人由於教育程度的差異而導致預防跌倒知識之介入效果受到影響,但兩組仍有顯著進步。研究推論:除了台灣城市老人之預防跌倒健康信念有顯著介入效果之外,大體上城鄉老人之其他變項介入效果類似,也就是說台灣城市與鄉村之老人兩組之預防跌倒有相似的效果。Item 大學生對老人態度及行為意向之研究-以某師範大學學生為例(2002) 陳宜汝; Yi-Ju Chen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討大學生的個人背景因素對老人態度及行為意向之關係。本研究以某國立大學九十學年度大學部一至四年級全體在學學生為母群體,採分層隨機抽樣法抽出研究樣本,採用結構式問卷,並以受訪者自填方式進行資料收集,其中共得有效樣本603人(71.9%)。重要結果歸納如下: 一、大學生對老人整體的態度趨於負向;在對老人生理狀況、心理狀況的態度呈現負向的態度,但對老人社會狀況的態度則明顯趨於正向。 二、大學生對老人有正向的行為意向。 三、大學生個人背景因素與整體對老人態度之關係為:「宗教信仰」、「與老人相處情形」等變項與整體對老人態度有關。 四、大學生個人背景因素與對老人行為意向之關係為:「性別」、「學院別」、「宗教信仰」、「與老人相處頻率」、「與老人相處情形」、「修習老人相關課程經驗」等變項與對老人行為意向有關。 五、大學生對老人態度與對老人行為意向間之關係,呈現顯著正相關,其對老人態度愈正向,對老人行為意向愈高。 根據本研究結果,建議未來在發展老化教育課程時,應提昇學生與老人接觸經驗的品質,由澄清對老人錯誤的觀點出發,維持其對老人社會狀況的正向態度,著重於改善對老人生理及心理狀況的負向態度,藉此提高大學生對老人的行為意向,使學生表現出願意與老人接觸交往及幫助老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