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0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與工作倦怠之研究~以台北市某特教學校為例(2009) 陳智華本論文採問卷調查,探討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與工作倦怠之關係,以台北市某特教學校教師為對象,有效樣本為100人,回收率95%。應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與複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主要發現如下: 1. 教師的整體工作壓力為中等程度以上,以社會支持與工作負荷的壓力較大。 2. 教師在面對壓力時,主要因應方式為解決問題,其次依序為屈服問題及休閒活動、,最少使用的是情緒調適或逃避問題。 3. 教師的整體工作倦怠感中等程度以下,依序為低個人成就、情緒耗竭及無人性化。 4. 教師背景因素中,女性教師在社會支持的壓力大於男性;年齡上以40歲以上者的工作壓力較小;教育程度上,碩士者的壓力大於學士者;任教年資以16年以上者的壓力較小;特教年資以11年以上者的壓力較小;教師兼導師在工負荷上的壓力感大於教師兼行政及巡迴教師;任教階段別中,以國中部教師的工作壓力較大;任教理由為所學相符者的壓力大於興趣理想者;0個子女數的教師在學生問題的壓力大於2個子女數以上的教師。 5. 專業知能、學生問題、工作負荷、社會支持及整體工作壓力與屈服問題呈現正相關;整體工作壓力與逃避問題呈現正相關。 6. 屈服問題與情緒耗竭、無人性化、低個人成就、整體工作倦怠呈現正相關。 7. 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整體間呈現正相關。 8. 工作壓力與屈服問題對工作倦怠有預測力。Item 國中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及工作倦怠之研究~ 以三鶯地區教師為例(2007) 簡驪潔; Chien Li Chieh本論文採問卷調查,探討國中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及工作倦怠之關係,以台北縣三峽鎮、鶯歌鎮公立國中正式教師為對象,有效樣本為219人,回收率88 ﹪。收集資料以各校正式教師的比例,隨機抽取44 ﹪為樣本,應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複迴歸等方式進行統計分析。主要發現為: 1.教師的整體工作壓力為中等程度以下,以學校組織架構與氣氛、工作與家庭衝突的壓力較大。 2.教師在面對壓力時,主要因應方式是解決問題,其次為屈服問題與休閒活動,最少做的是逃避問題或情緒調適。 3.教師的整體工作倦怠感為中等程度以下,依序為個人低成就感、情緒耗竭和無人性化。 4.教師背景因素中女性的壓力大於男性;年齡上以30~39歲者的工作壓力較大;以擁有子女數一人者及二人者壓力大於無子女者;最小子女年齡十九以上者壓力較小;在人際關係的壓力上兼任導師壓力大於兼任行政者。 5.工作壓力與休閒活動呈負相關;生涯發展壓力與解決問題、情緒調適及休閒活動呈負相關;教師工作本身的壓力與逃避問題呈負相關。 6.屈服問題與個人低成就感呈正相關;解決問題與情緒耗竭、無人性化呈負相關;休閒活動與情緒耗竭呈負相關;逃避問題與個人低成就呈正相關。 7.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整體之間呈現正相關。 8.工作壓力與解決問題對工作倦怠有預測力。 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乃針對學校或相關單位、教師個人及後續研究者提出若干建議,以作為後續研究之參考。 關鍵字 : 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工作倦怠、預測力Item 臺南市某高中職進修部學生生活壓力與壓力因應方式相關研究(2017) 許馨云; Hsu, Hsin-Yun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臺南市某高中職進修部學生生活壓力及壓力因應方式之現況,並分析影響生活壓力及壓力因應方式的相關因素,以問卷調查法針對臺南市某高中職進修部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一共發出正式問卷112份,回收104份,有效問卷104分,有效回收率約為93%。以描述性及推論性統計法進行資料分析,分析結果發現本研究對象生活壓力的整體感受屬於中下程度,壓力感受較大的部分為課業壓力與經濟壓力;而在使用壓力因應方式的部分,使用壓力因應方式的頻率屬於中上程度,最常使用的壓力因應方式為問題解決及情緒紓解,研究對象的整體生活壓力與「課業負擔」有顯著相關性,而研究對象使用壓力因應方式的頻率會因為「工作情況」及「課業負擔」之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但研究對象整體生活壓力與壓力因應方式之間並無顯著相關,最後結果也發現研究對象的工作情況可預測其使用壓力因應方式的頻率。建議進修部的學生可主動尋求相關協助,學校方面則可主動提供幫忙並舉辦相關的健康促進活動,讓學生適時的紓解壓力並養成使用正向積極的壓力因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