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0
Browse
16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台灣幼兒園教師健康識能量表之建構及調查研究(2024) 瞿正婕; Chu, Cheng-Chieh研究背景:健康識能是決定個人獲得、了解以及使用訊息的動機與能力,也是健康促進的一項重要因子和指標。健康識能與健康行為習習相關,臺灣對於「教師健康識能」方面的相關調查,目前無尚全國性的調查單位,且針對「幼兒園教師健康識能」之長期性調查或研究數量也甚少。但幼兒園教師之於兒童,不僅可以影響兒童發展,也因長時間與兒童相處,是能有效發現與改善兒童健康的至關重要者。因此,了解和提升幼兒園教師的健康識能程度,對於個人、家庭、學校甚或是社會,都是非常重要且值得關注的議題。本研究旨在以國內外文獻為基礎的自編健康識能量表對台灣幼兒園教師進行健康識能現況的調查,並探討人口學變項對於幼兒園教師健康識能的影響。研究目的與方法:本研究分三階段方式進行,第一階段為研究者根據國內外文獻、書籍與量表為基礎,建立台灣幼兒園教師的健康識能量表,第二階段為預試階段,研究者利用橫斷式調查法,在建立自編幼兒園教師的健康識能量表後,以立意取樣的方法,蒐集30位公立幼兒園教師之資料,並依上述資料進行量表的項目分析、信效度分析與題目的刪減。第三階段為正式施測階段,利用國家發展委員會出版之111年「都市及區域發展統計彙編」,將臺灣分為:北部區域、中部區域、南部區域及東部區域,各地區依據幼兒園分佈及幼兒園教師人數進行分層隨機抽樣,最終搜集了186位幼兒園教師之資料,並進行獨立樣本t檢定與ANOVA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探討幼兒園教師之健康識能現況及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健康識能間的關聯與影響。 研究結果:本研究建立了一具有良好的信度、建構效度及可靠性的健康識能量表,研究結果顯示,受試幼兒園教師在一般健康識能和疾病預防健康識能方面表現較佳,超過了評量尺度的80%。然而,在心理健康識能和醫療保健健康識能方面的表現則屬於中等水平。他們在學校系統健康識能方面的表現相對較低。此外,根據幼兒園的類型,教師的健康識能有顯著差異。公立或非營利幼兒園教師在一般健康識能、心理健康識能和醫療保健健康識能方面的表現略低於私立幼兒園教師,而在疾病預防健康識能方面稍高於私立幼兒園。此研究還指出,幼兒園教師的健康識能在社會人口學變項(如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年資等)方面並無顯著差異。同時,教師自覺的健康狀況也對其健康識能有影響。自覺健康狀況良好的教師在各個健康識能方面的表現優於自覺健康狀況一般或不佳者。研究結論:本研究顯示,幼兒園教師的健康識能在不同方面有著不同的表現,其中一般健康識能和疾病預防健康識能表現較佳,而心理健康識能和醫療保健健康識能則處於中等水平。教師健康識能表現的差異可能與幼兒園類型與教師自覺健康狀況有關。此研究建立了幼兒園教師健康識能的相關評估工具,為教育機構和健康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益見解,促進教師健康與職業發展,並提供了建議,以建立更健康的學校環境。Item 運用社會認知課程對計程車司機失智症知識、態度與友善服務行為之成效研究(2024) 林柳吟; LIN, LIU-YIN本研究為運用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SCT)作為本研究之基礎,以SCT理論提到的環境、個人、行為與自我效能等重要概念,自編社會認知課程教案進行介入性研究,探討此介入課程對研究對象在失智症知識、態度與友善服務行為所產生的成效。本研究為兩組重複測量之類實驗研究設計,評值八週16小時之失智社會認知課程介入對計程車司機在失智症知識、態度與友善服務行為的影響。採立意取樣以北部某計程車大車隊共73位計程車司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35位接受課程介入,對照組38位則無介入措施。本研究課程單元為失智症的識能能力、同理反應能力、溝通能力與關懷行動能力等四大主題,課程內容包括:講授方式提升知識、失智症者或照顧者現身說法增加自我效能、失智症防治桌遊方式提供價值澄清與群體效能、VR虛擬情境演練增強行為與結果期望,以及建構支持性的環境等介入策略。本研究對象於課程介入前實施前、完成八週課程當下、課程後第4週及第12週進行四次的資料收集,以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分析本研究之立即效果與延宕效果。研究結果顯示,在接受八週社會認知課程訓練後,實驗組在失智症知識與態度面向比起對照組都有顯著的提升,且介入的成效在八週課程結束後之12週後仍具有延宕效果。在行為面向,研究結果顯示二組是有顯著性差異,此課程介入對實驗組有提升失智友善服務行為之成效。本研究建議進行失智症相關研究調查時,儘量避開每年九月份之國際失智症月,以減少環境干擾因子之影響。本研究結果可作為未來我國公共運輸業及職場推動失智友善場域議題之政策與實務訓練策略上的參考依據。Item 門診多重用藥糖尿病病人經藥師多元策略介入在服藥配合度臨床實驗成效研究-以臺北市某區域教學醫院為例(2024) 鮑俊蓓; Pao, Jiunn-BeyItem 網紅行銷揭露策略對某高中學生數位行銷素養、抵抗力、品牌喜好和購用意圖影響之研究(2024) 黃資富; Huang, Tzu-Fu本研究旨在了解網紅行銷揭露策略對高中學生數位行銷素養、數位行銷抵抗力、品牌喜好及購用意圖的影響。本實驗研究將學生隨機分派至三組,包括:(1)揭露組:學生觀看網紅行銷影片包括影片前後以黑底白字明顯揭露贊助商關係、片頭提及贊助商邀請、片尾感謝乾爹贊助商,並於影片簡介標註「#廣告 #贊助」;(2)半揭露組:學生觀看網紅行銷影片僅保留片頭提及贊助商邀請和片尾感謝乾爹贊助商,並於簡介標註「#感謝乾爹_贊助商」;(3)未揭露組:學生觀看網紅行銷影片無前述任何揭露與標註。學生觀看完影片後立即填寫問卷,共完成台北市353名高中學生問卷調查。多變項分析結果顯示網紅行銷揭露組與半揭露組的揭露贊助資訊皆比未揭露組可顯著提升高中學生廣告辨識、數位行銷概念層面素養和數位行銷抵抗力,然在學生數位行銷態度層面素養、品牌喜好和購用意圖無顯著差異。此外,學生為揭露組且數位行銷概念與態度層面素養越高者其數位行銷抵抗力越高。根據結果,建議政府應規範網紅行銷贊助揭露,學校強化數位行銷批判素養教育,以提升學生的數位行銷批判素養與抵抗力。Item 中醫保健課程對於改善長者步態穩定成效之評估-以臺北市為例(2024) 黃建榮; Huang, Chien-Jung背景:臺北市老年人口比例全台最高,跌倒恐懼與行走步態被廣泛認為是導致老人跌倒的重要風險因子,但關於社區老年人步態參數的研究在臺灣相對有限。目的: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市社區老年人的跌倒恐懼與步態參數現況,並評估融入健康信念模式的中醫保健課程對其之影響。方法: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以方便抽樣在臺北市招募65歲至85歲社區老人,設計以健康信念模式融入之提升下肢功能中醫保健課程,介入為期一個月,課程包括數種中醫身體活動、穴位按摩、藥膳及茶飲。研究區分介入課程A組、介入課程B組及對照組,B組差異為減少特定的中醫身體活動。研究工具使用可攜式慣性傳感器進行15公尺折返步態量測,及跌倒自覺風險量表(FES-I)進行評估。結果:參與者對跌倒存在高程度恐懼,在步速、步頻、步幅長度、腳趾最小離地高度等步態參數有良好的表現,為活動力較為活躍族群。A組介入組內對步速、步幅長度、步距、雙支撐以及腳跟最大離地高度具顯著改善效果;課程B組介入於對腳跟最大離地高度具組間顯著改善效果,但該課程對跌倒恐懼及步距有負向的影響。結論:以提升下肢功能為目的之中醫保健課程,短期即能有效改善社區老年人步態表現,比一般身體活動更對老人行動推進能力有幫助。Item 探討3D VR戒菸介入對門診吸菸病人之效果研究(2024) 王瑞揚; Wang , Jui-YangItem 台灣地區住宅建築設計健康促進指標建構之研究(2024) 陳肇勳; Chen, Chao-Hsun自2019年底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對居家環境與健康彼此的關係日益重視。本研究作者為開業建築師,曾接受完整的建築教育,自省執業20餘年所執行的建築案件,揆諸設計過程,針對人們在室內空間中所面臨的健康問題,欠缺整體的健康促進設計思維以及可運用的指標工具。因此,本研究希望能建構具備健康促進特色的台灣地區住宅建築設計健康促進指標,期能提供相關政策、建築教育及建築設計者運用參考。本研究採用德懷術研究法,通過三回合問卷調查,收集30名專家有效問卷,最後建構完成的設計指標包括10個構面、31個項目、118個細項及201個補充說明。其中,構面及項目分述如下,構面一 空氣環境:室外進氣、通風性、室內空氣。構面二 供水環境:供水設備、供水水質、水資源再利用。構面三 光環境:自然採光、人工照明。構面四 熱環境:室內溫度、室內濕度、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構面五 電磁輻射環境:外部輻射源、內部輻射源。構面六 噪音與振動環境:外部音源、內部隔音、減振設施。構面七 心理支持環境:隱私性、裝修材質與色彩。構面八 衛生環境:病原傳播、排水衛生、垃圾處理、空間維護。構面九 安全環境:防災設施、無障礙設施、防墜設施、消防設施、保全設施。構面十 社區交流環境:救護與保健空間、交誼空間、運動空間、庭園空間。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1.建築政策的制定:建築主管機關應檢討現行政策及法令,納入健康促進議題,制定健康促進建築設計指標,並建立評估體系、分級評鑑及獎勵措施。2.建築教育的推廣:建築教育單位可根據本研究建構之指標,建置健康環境課程,培養設計者具備健康促進的觀念、知識及健康建築設計技能。3.建築產業的落實:相關職業公會和業者可參考本研究成果進行職業訓練及產品改良,提供設計者更多資源及選擇。4.建築設計流程的導入:由建築設計者操作健康促進設計指標查核表,按設計手法、建築材料、建築設備三個面向,檢討個案適用指標範圍及作法,以完備整體健康促進的住宅建築設計。5.後續研究:未來可進行台灣地區健康促進建築評估指標的建構研究,逐步建立完整的健康建築設計及評估指標體系。透過本研究,期望促成台灣地區住宅建築設計朝向更健康、更符合現代需求的方向發展,提高國人生活品質與健康福祉。Item 50歲以上慢性病患者居家遠距醫療與遠端監控成效之網絡統合分析(2024) 楊蕙如; Yang, Huei-RuItem 探討臺灣受雇勞工退休年齡延長至70歲之可行性研究(2024) 崔嘉哲; Tsui, Chia-Che根據中華民國2022年國家發展委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70年我國65歲以上人口將佔總人口40%以上。目前《勞動基準法》規定的強制退休年齡為65歲,如果政策未做調整,屆時將有近一半的人口未從事工作,且同時申領勞工保險老年給付,不僅影響我國勞動力供給,也對勞工保險基金形成龐大壓力。 本研究旨在探討延後退休年齡政策的可行性,以便提前採取應對措施,研究採用文獻回顧分析、半結構式深入訪談,以立意抽樣方式(purposive sampling)邀請8位受訪者,包含產業代表、公部門代表、專家學者、勞工代表等四領域,再藉由公共衛生政策規範分析「政府」的視角,如若推行延長退休年齡政策,可能會面臨的挑戰與因應方法進行探討。研究結果發現,日本、韓國、美國、英國及澳洲等國已經實施了延後法定退休年齡和鼓勵延後領取退休金的措施。 受訪者普遍認同因應全球老化的趨勢,延長退休年齡議題為重要政策,仍有眾多意見需要被討論,其中「青銀共融」、「職務再設計」、「彈性化制度」等,為延長退休政策推行的關鍵「方向」,受訪者多數反對強制性的政策,以避免不僅沒辦法緩解臺灣當前困境,進而引發其他問題。故現階段仍不宜強制將法定退休年齡延後至70歲,建議可透過鼓勵的措施延後退休年齡,例如延後退休者,依原計算之給付金額逐年增給勞保年金,需比現階段實施的政策(4%)更高;或採半強制的措施,例如將勞保年金請領年領延後至70歲,未達老年年金請領年齡仍可提早請領,但須按原計算之給付金額逐年減少,65-69歲退休者,減少比例較低;60-64歲退休者減少較高比例。Item 探討補充及輔助療法對失智症長者之影響:利用雙語詞彙搜尋與網絡統合分析(2024) 張翊暉; Chang, Yi-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