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0
Browse
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台北市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與其相關因素研究─計劃行為理論之應用(2010) 鄒佩璇; Pei-Hsuan Tsou本研究旨在運用由Fishbein和Ajzen所提出之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來探討臺北市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的問題,透過高中生對於網路成癮行為的態度、主觀規範及自覺行為控制來評估影響高中網路成癮行為的相關因素。以臺北市九十八學年度高中職學生為母群體,以分層集束抽樣抽出3所高中、1所高職各三個班級,共十二班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先以開放式引導問卷篩選出顯著信念,再編製成結構式問卷。有效問卷共392份。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研究結果指出有九成研究對象家裡有電腦設備,具有上網的功能;每週上網平均5.26天,每次上網平均4.15小時。在網路成癮態度分布方面,研究對象在網路成癮能夠獲得新知這個信念,其平均值為最小,顯示研究對象在網路成癮的結果中,對於獲得新知的行為態度最負向。網路成癮主觀規範分布方面,以父母親主觀規範最低。網路成癮自覺行為控制方面,研究對象認為網路的互動性高,容易造成網路成癮行為。 二、在網路成癮態度方面,女生較男生正向;在網路成癮主觀規範方面,女生較男生高,學業表現前三分之一者較中間三分之一及後三分之一者高;在網路成癮自覺行為控制方面,高職生較高中生強;而網路成癮行為方面,男生較女生嚴重,高中生的較高職生嚴重,家中有電腦者、家中可上網者較家中無電腦者、不能上網者嚴重。 三、研究對象背景變項、網路成癮態度、主觀規範、自覺行為控制可有效預測網路成癮行為,並可解釋其總變異量之32.0%,其中「家中有無電腦」、「每週上網天數」、「每天每次上網時數」、「網路成癮主觀規範」、「網路成癮自覺行為控制」為主要預測變項,顯示研究對象家中有電腦者、每週上網天數越多者、每次上網時數越長者、網路成癮主觀規範越差者、網路成癮自覺行為控制越弱者,網路成癮行為越嚴重。 本研究依結論提出未來進行網路成癮教育介入之建議與改進方向,以供教師及家長輔導高中生網路使用的參考,降低研究對象的網路成癮行為傾向,減少網路世界所帶來生理和心理發展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