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8899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30
  • Item
    治理與企業成長
    (2013/08-2015/07) 康敏平
    本計畫以餘裕管理資源為核心觀念建立企業成長機制的理論基礎。以此架構整合下列議題: 第一部分為成長模式與企業持續成長的關係。首先、探索混合型成長模式中以契約為基礎的組織形式對成長的影響。本研究主張組織疆界的選擇(例如,外包)是為了保護企業的管理資源,用來降低管理者心力的耗損,使企業保有餘裕的管理資源以維持成長動能。 其次、探索使用混合型成長模式的限制。本研究主張治理經驗與簽訂契約能力會降低使用契約型組織的成本,這些廠商使用契約型組織的成長限制較小。使用契約型組織模式成長的廠商,不需面臨管理資源的調整成本,使企業保有餘裕的管理資源以維持成長動能。 第二部分為管理資源的存量。首先,探索為何有些企業可以有較多的餘裕資源帶動成長。本研究主張高階經理團隊的經驗與背景多樣性,有助於擴大管理資源的總量以及機會辨識範圍,使企業保有餘裕的管理資源維持成長動能。 其次、探索集團企業內管理資源配置與成長路徑。本研究主張集團企業是一個連結管理資源的成長平台,其管理資源的配置是決定企業持續產生餘裕管理資源的關鍵因素。
  • Item
    垂直協調---統治與能力之整合性觀點
    (2010/08-2011/07) 康敏平
    本研究以整合交易成本理論與能力觀點,探索垂直關係中的協調與統理問題,藉由比較 資產專屬性與廠商專屬性概念之異同,分析統理方式的後續調整與廠商能力建構關係, 以及網絡專屬性的效果。研究分為三個子研究進行,分別使用個案研究、次級資料分析、 和問卷調查等工具。第一年(研究一)發展關係專屬投資多構面構念之量表,區分關係 投資的幅度與資產專用程度。第二年(研究二與研究三)為個案研究,探索統理方式與 能力建構之關係,以及其他可行的統理機制,例如以投資供應網絡與網絡專屬性,來抵 銷或分散交易成本。第三年(研究二與研究三)則整合文獻和前兩年的個案研究及次級 資料分析,發展衡量工具,以量化研究來驗證命題。
  • Item
    運用資料探勘技術建構公司治理知識地圖與實證研究
    (2010/08-2011/07) 施人英
    近年來,隨著美國安隆公司破產與國內力霸集團掏空等重大企業弊案,使得公司治 理議題廣受學術界、產業界與政府主管機關高度的重視,而其中問題的本源在於企業 所有權與控制權分離的公司制度設計,使得探討股權結構(包括內部人、外部人)、董 事會結構設計、董監事酬勞、經理人及員工的分紅制度設計、企業財務透明度、股東 行動主義活動等公司治理相關訊息與企業經營表現間的關係變得十分重要。然而,長 期以來,公司治理資訊與企業經營成效兩者間的關係呈現多元化實證見解,迄今仍有 許多爭議性的討論。舉例而言,管理股權與企業經營績效間的關係,究竟提升管理者 持股比例是會促使管理者的決策與股東利益趨於一致(alignment effect),抑或增加管理 者圖利自我的機會而損及公司利益的情形(entrenchment effect)?總括而言,過去此議題 之相關研究因受到研究對象、研究期間長短、研究資料範疇等的差異,而呈現諸多不 同的觀察結論,因此,留下許多待進一步探討的空間。此外,過去相關研究的方法多 採用迴歸模型探討此議題,探討的範圍受限於研究者的假設範圍與相關的變數數目, 較無法作較多變數的觀察分析。因此,本研究計畫(二年期)之主要目的在於運用可 分析大量資料的資料探勘技術探討公司治理與企業經營表現間的關係,視覺化呈現多 個產業、多個期間的公司治理知識地圖,並從資料探勘的結果進一步利用結構方程模 式實證兩者間的複雜關係,以期能夠對於公司治理理論、實證研究及實務方案有所貢 獻。計畫第一年之重點在於蒐集與整理公司治理與企業經營績效資料,運用SOM 相關 演算法建構公司治理知識地圖系統,並以金融業為測試樣本。計畫第二年之主要重點 在延續運用第一年已發展之SOM 相關程式,再加上採行MDS 多變量統計方法,建構 其他產業之公司治理知識地圖系統,並採用科技接受模式評估系統成效,以及利用 LISREL 與PLS 實證公司治理與企業經營績效結構方程模式(係由前述資料探勘所發 現的關係知識發展而成)。
  • Item
    臺灣電影發行商能力建構途徑與美商合作關係之研究
    (2012-10-01) 康敏平; 羅慧雯; 謝侑穎
    本研究藉由台灣電影發行商的發展歷程探索電影發行商能力建構途徑,並分析與美商合作發行對其能力建構之影響。為了解台灣發行商之能力是否藉由與美商之合作而造成能力增長的情形,本研究先從鉅觀角度介紹電影產業結構與發行之重要性,其次討論台灣電影發行商之類型,最後以探索性個案研究與次級資料分析驗證廠商合作模式與組織能力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