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97
Browse
Item 67年大學入學考試英文試題與標準答案的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978-09-??) 湯廷池Item 72年度大學聯考英文試題分析及評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983-10-??) 鄭素娥Item 83年度中區英文科教學觀摩側記(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996-04-??) 嚴珮文Item 94國中英語夏令營實務簡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995-07-??) 王錦珍; 王雪桃; 黃淑維Item A Caxe for Teaching and Testing Grammar in Context(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977-03-??) Rolf W. RothItem A Collaborative Tale with Two Taiwanese EFL College Groups(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2002-07-??) 紀鳳鳴本文是探討兩組大學生如何應用辯論學習以達共助學習的目的,並探討其成功與失敗的因素。參與本研者為中正大外文系的大一學生。資料收集方式有學習日誌,半結構式訪設法及問卷調查法等三種,而資料分析則採話題與主題分析法及內容比較分析法。資料結果共分三個討論焦點:語言智能、學習態度及性別差異等三方面。本研究結果顯示共助學習成功之道乃因組員之間願意共同分享資料來源與知識習得並且不分性別與語言智能的高低,互相支持與鼓勵。至於失敗則歸因於組員之間語言智能的差異及錯誤的信賴棋式;此外,組員被動的學習態度與男女同學對辯論學習過程中「爭議」持有不同的觀念等因素以致共助學習無法圓滿達成。最後並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幾項有關教學上的建議,以供英文教師諜室內使用共助教學時參考用。Item A Comparison of Language Anxiety in English and Mandarin Learning in Hong Kong(英語學系, 2008-03-??) 鄢秀; Champa Detaramani本研究旨在探討並比較大學英語及國語課上語言焦慮的來源及影響。共401名同時修讀英語及國語傳意技巧課程的大學生參加了本研究。通過量化及質化的分析,研究發現語言焦慮程度與真實及學生自我評估的英文、普通話成績均相關;母語與目標語的距離因素對焦慮程度以及焦慮與語言成績相關程度沒有顯著影響;學習語言的時間長短僅對國語焦慮有影響;焦慮程度與學生心目中兩種語言各自的地位及作用、父母以及語言環境的因素有關。Item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Locative Preposition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989-01-??) 忻愛莉Item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Locative Preposition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989-04-??) 忻愛莉Item A Corpus-Based Collocation Tutor(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999-07-??) 解志強Item A Developmental Study on Phonological Awareness and Spelling in Taiwanese EFL Children(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2002-07-??) 簡麗珍; 陳淑惠本研究的目的局在探討台灣地區不同英語學習年限的學童,在語音自覺及其語拼字能力的關條。研究對象取樣於台北縣某一國小十四名學童。依其不同學習年限,分成2 年及4 年兩組,並接受7 個語音自覺測驗和2 個拼字測驗。如同以往的研究,本研究結果驗證語音自覺及拼字能力會隨著英語學習年Ftt增長。結果亦顯示音素自覺比其他語音自覺能力,和拼字能力更具相關性。音素自覺能力及拼字能力的關餘,突顯出培養非英語系國家學童的語音自覺能力之重要性。Item A Few Suggestions on How to Teach English Conversation(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978-03-??) Belcher, Morton W.Item A Functional Grammar Approach to a Text Comparison of Taiwanese EMP Students and International EMP Experts for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EMP Writing Gap(英語學系, 2011-03-??) 鄒文莉; 洪慧玲; Wenli Tsou, Hue-lin Hung此專業英語課程研究為南部一所大學醫學院醫學教育改革計劃之部分成果。本課程結合了醫學系教師及外語系研究學者共同參與,以提昇台灣醫學院學生的英文溝通能力為教學研究目標。此合作計劃之推動,開始於2009年所進行之一短期寫作訓練課程。藉此短期課程之研究結果,我們了解到醫學院學生當前的英語學習需求,在於能精確地紀錄患者轉述之病情及陳述醫療過程。因此本研究之目的為提出病歷寫作教學之建議。藉由帶入以社會語言學為理論背景之“功能性文法教學”為概念, 透過比對專家及學生所撰寫之病例,幫助學生深入體會「單字」 及「句法」之字面意義,以及其所涉及之文化涵義及專業性來訓練學生了解字彙之選擇及句法結構之編寫不同所可能涉及之不同語意、語氣、及目的間之關聯性。文末也對未來醫學英文寫作課程提出教材及教法上之建議。Item A Graphic Approach to Teaching Communication-Concerned, Culture-General Constructs(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2007-03-??) 常紹如文化在本地之英語教學中雖逐年受到重視,但文化教學卻常侷限於幾個傳統常見的題目,如節慶、禮節、和文學作品。這些文化內容雖兼具趣味及知識性,但仍存有 數項缺點,如涵蓋範圍過於狹隘、對標地文化之著墨過於片段不全、只介紹文化內容而忽略致使其存在之時空因素,以及文化內容與語言及溝通行為間關係不夠密切 等。為導正此等現象,本文提出以圖形/圖象方式來介紹文化信仰及價值觀(即所謂的深層文化)之另類教學法。此教學法於現階段先鎖定三個與溝通行為密切相關 的文化類型建構--即個人/集體主義、高/低情境文化、及權力位階差異--並將其意涵以較具體之圖形/圖象方式來呈現。此圖形/圖象教學法之後實地運用於 教授一暑期高中英語營之『語言與文化』課程。試教結果顯示此教學法能有效改變學習者對文化信仰及價值觀的刻板印象,即文化信仰及價值觀常抽象難懂且枯燥乏 味。參與此課程之學員肯定此教學法可有效幫助記憶學習內容、分析一文化之語言行為、及提升文化學習之興趣。本文最後就如何在高中以下階段實施此教學法以及 後續如何充實並進一步檢定此教學法成效等議題,提出數點建議。Item A Learner Training Program for Beginning ESL/EFL Writing Classes(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998-10-??) 程玉秀Item A Look at Verb Classifcation and the be...ing from in English(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992-10-??) 黃美金Item A Method of Formal Poetic Analysis(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984-04-??) R. LondravilleItem A Novel Idea(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2007-10-??) Min-Hsun Chiang為了解虛擬文學討論圈在培養正面閱讀態度、提升英語閱讀能力上的成效,本研究採質量並行的方法,針對54位大一學生進行研究。以融合的方式,虛擬文學討論圈成為為期一年大一英文的課堂活動之一。研究結果發現多數參與的學生肯定虛擬文學討論圈是一種有趣的上課方式,並有助於提升英語能力。多重資料分析結果顯示經過一年實施融合虛擬文學討論圈於大一英文課程,參與學生的英語能力及英語閱讀能力都有進步,然而閱讀態度並無改變。虛擬文學討論圈有助於培養正面閱讀態度。虛擬文學討論圈所提供的同儕互動機會,不但讓同儕間彼此仿效閱讀行為,同儕之間還可互為聽眾分享閱讀心得。然而,參與研究的大一學生表示缺乏及時的溝通,以及語言的障礙,讓他們無法充分利用虛擬文學討論圈的討論。有鑑於此,混合式的文學討論圈或可截長補短,讓學生有機會體驗課堂實境和虛擬文學討論圈的優點。純粹將虛擬文學討論圈設置於網路並不能保證學生能很快進入狀況、充分討論;為了讓學生能充分參與,實際的示範,語言上的輔助以及每一位參與者的責任規範,都是實施虛擬文學討論圈時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Item A Pedagogical Study of "Textual Performance" as a Means of Teaching English Poetry(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2002-10-??) 陳彥豪本文建議以西方文表演學的理論與實踐作為一種教學方法來教授英詩。西方文學表演學的理論與實踐涵蓋1)口頭敘述傳統,2)當代修辭學(以表演為取 向),3)美學領域,4)詮釋?的劇場(包括"讀者劇場"與"室內劇場")等範疇。作為一種英誠教學法,西方法學表演學對表演者,觀眾具啟發性;它是聲 音,肢體和心裡感情對英詩的完全投入;也是凝聚我們歐有潛能的合成過程。在此種教學法當中,學生表演者為重心所在,而者師成為輔導者和促進者,他(她)從 旁指導學生表演者在教室裡舞臺上先行詮釋一首英詩作品以後再將其表演出來。至此,原作者詩人,英詩作品,學生表演者,與觀眾乃形成一個完整的美學領域。實 際的建議教學步驟是(一)朗讀該首英詩;(二)與該首英詩對話;(三)理解該首英詩的意義;(四)將該首英詩在風格上予以轉換及翻譯(五)該首英詩之戲劇 分析;(五)該首英詩各種評論之比較,(七)肢體與聲音的演練;(八)心理準備;(九)撰寫詩中說話人的想像自像;(十)研究詩人其他的作品;(十一)尋 求該首英詩字裡行間的弦外之音;(十二)詩行字句的重作推敲;(十三)該首英詩之演出策劃;(十四)該首英詩之表演作為其美學領域的最後測試;(十五)此 一教學法之教學評量與後續的討論:本文以羅勃.黑登(1913-1980)的英詩<那段冬天的星期日>為例,設計一個映證此種教學法之實際案提供讀者參 考。Item A Preliminary Study of English Conversation Instruction at Universities in Taiwan(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2002-10-??) 常紹如此研究報當針國內各英語或外語學系所開設之會話課程一全面調查,範圍包括教師之授課心得、該科之教學目標、授課內容、上課方式、及評量方法,並就前述各層 面之研究發現,做分析評估。研究發指出多數參與研究者對該科之教學具相當程度之意願及信心,課程內容及授課方式多採用間接而非直接式會話教學法,教學中仍 多強調文法和發音之正確性及字彙之習得,而較輕忽與會譯有關之言談和策略能力之培養及運用。本籍和外籍老師在該科之授課心得和方式上亦呈現某些差異。報告 中並就可能如何改進我國大學階段之英語會話教學及來英語會話教學研究方向,提出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