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73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學童母親運動行為之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3-06-??) 呂昌明; 郭曉文; 王淑芳; 林旭龍; 李碧霞本研究驗證跨理論模式對了解運動行為的有用性及在控制潛在的干擾因子,運動自我效能、知覺運動利益、知覺運動障礙分別與運動階段的關聯性。以臺北市國小學 童母親為對象,採分層集束抽樣方法進行抽樣,最後取得有效樣本611人。研究對象被歸類為不同的運動階段後,控制其人口學的差異,以比較三個社會心理變 項。樣本的平均年齡為38.7歲,在運動階段的分類上有7.9%的人為無意圖期、26.9%的人為意圖期、48.1%的人為準備期、6.6%的人為行動 期、10.5%的人為維持期。在運動自我效能、知覺運動利益及運動決策權衡的量表上,無意圖期的學童母親得分最低,維持期的學童母親得分最高;但在知覺運 動障礙上則相反。不同的運動階段,在整體的社會心理變項(p<.001)及個別的社會心理變項(p<.001)上皆有顯著差異存在。各社會心 理變項之解釋變異量從6%~20%。這些發現支持跨理論模式的有用性,並提供教育者作為發展不同的運動階段介入以促進身體活動之參考。Item 台北市國中生自尊、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相關性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6-06-??) 賴香如; 李碧霞; 吳德敏; 趙國欣; 呂昌明; 卓俊辰; 蔡雅惠; 陳美昭本研究目的在了解台北市國中生自尊、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現況,以及其間的關係。研究母群為九十三學年度就讀台北市公立國中七、八年級學生,採多階段分層隨 機抽樣,抽出六行政區12所學校,48班學生,採結構式問卷為工具收集資料,有效樣本1,343名,回收率為99.41%。所得資料以t檢定、卡方檢定、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等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重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整體自尊、身體自尊與社會自尊皆屬中間偏正向;男生身體自專高於女生;而女生社會自尊高於男生。七年級的身體自尊高於八年級。BMI過輕者 的整體自尊、身體自專和社會自尊均高於正常者及過重者。 二、研究對象的身體意象呈現中間偏正向,男生外表適應低於女生,其餘六因素約顯著高於女生。 三、研究對象中44.5%從事規律運動,且男生高於女生,七年級高於八年級。 四、除了女生之外表適應與整體自尊、身體自尊無關外,男、女的整體自尊、身體自尊、社會自專與身體意象均呈正相關。 五、不論男、女,規律運動者的整體自尊、身體自尊與社會自尊皆高於無規律運動者。經常與他人一起運動的男生,其身體自尊和社會自尊高於獨自運動者。經常與 他人一起運動的女生之身體自尊高於獨自運動者。 六、有規律運動者的身體意象較無規律運動者高;經常與他人一起運動的男生除了健康評價,其餘身體意象六因素均高於獨自運動者。Item 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大學女生身體活動之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2-12-??) 林旭龍; 呂昌明本研究之目的旨在驗證跨理論模式中之改變階段模式應用到身體活動時,能否區別不同運動階段之研究其身體活動量之差異。研究對象係以國內大學女生73名經簽 署同意書之大學女生自願者為對象,在填寫由Marcus and Simkin (1993)所發之運動階段量表後,經研究者加以確認其所屬之運動階段。每位研究對象均配戴TriTrac-R3D三度空間加器連續一週,以每分鐘記錄三 度空間最大向量及身體活動量作為分析之數據。 研究結果顯示研究對象平均每天之身體活動量為1811.95kcal,標準差為175.31kcal(無意圖期1731.49 kcal±138.13 kcal;意圖期1732.42 kcal±139.63 kcal;準備期1761.32 kcal±94.39 kcal;行動期1977.32 kcal±189.21 kcal;維持期1909.28 kcal±174.76kcal)以單日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及薛費氏事後考驗(Sceheffe’s Post Hoc)分析結果,證實跨理論模式中之改變階模式具有良好之效度,可區別不同運動階段之研究對象其身體活動量之差異。經此驗證結果,改變階段模式可用於身 體活動有關之健康科學或運動科學領域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