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0
Browse
1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地磁複變解調與地震活動之相關性:以台灣崙坪全磁力資料為例(2003) 何英銳複變解調方法(complex demodulation method)係利用傅力葉轉換(Fourier Transform)在頻率域中作資料的頻率平移及濾波的技巧,可以取得時間序列中單一頻率分量的振幅(amplitude)及相位(phase)曲線。本研究利用複變解調方法檢視崙坪(LP)1993-1996、1999年及澳洲Alice Springs (ASP) 1996、1997、1999、2000年的地磁全磁力資料,由波譜發現明顯存在1、2、及3 cycle/day等峰值,利用複變解調分別求出其振幅隨時間的變化曲線(振幅時間函數),其振幅值介於0 - 12γ之間。這些曲線皆有週期約為一年的季節變化,各地區、各頻率分量的季節變化皆不相同,有區域性差異。 將崙坪觀測站地磁全磁力波譜頻率分量的長期振幅曲線減去平均季節效應後,比對該測站100公里內的地震活動,發現其間有明顯的相關性存在,地震活動度高時1 cycle/day頻率分量振幅為低值,而且當振幅值由大轉小時為危險期,30至90天之內為大地震活動的高峰期,大地震發生時1 cycle/day頻率分量的去季節效應長週期振幅下降幅度皆超過1γ。Item 南海與呂宋海峽渦漩動力之研究(2009) 許瑋真Satellite observations have shown the abundance of generally westward-propagating eddies in the subtropical regions in the North Pacific Ocean, especially north of 10°N. Eddies transport mass, and can significantly impact the circulation as well as the heat, salt and nutrient balance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marginal seas. This study uses a numerical model to examine the conditions when eddies can or cannot freely propagate westward through the Luzon Strait into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Composite analyses on the 10-year model data show that the fates of eddies depend on the strength and path of the Kuroshio. In one path which exists mostly during fall and winter, the Kuroshio loops westward into the SCS, the potential vorticity (PV) across the current is weak, and eddies are likely to propagate freely through the Luzon Strait. In another path which exists mostly during spring and summer, the Kuroshio tends to leap directly northward bypassing the SCS, the PV across it strengthens, and eddies are then blocked and are constrained to also follow the northward path. Nonlinear eddy-current interaction and the existence of a cyclone north of the Luzon Island during the looping phase explain why eddies of both signs can pass through the strait. It is shown also that the upstream state of the Kuroshio in the western tropical Pacifi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ictating the different paths of the Kuroshio. The looping (leaping) path is caused by a weakened (stronger) Kuroshio transport related to the northward (southward) shift of the North Equatorial Current in wintertime (summertime). During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events, the Kuroshio weakens and a large portion of the Philippine Sea water passes through the Luzon Strait. The intensity of the Kuroshio is capable of influencing the seasonal upwelling in the SCS. Seasonal upwelling events along the east coast of Vietnam and west coast of Luzon have been demonstrated by satellite data. In a normal year, a strong eastward jet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ooling and upwelling off Vietnam. Strong ENSO events have been recorded in the years 1997 and 1998: the satellite data clearly show a vigorous upwelling off Vietnam in August 1997, but a wan one in August 1998. Abnormal warming interrupts the normal upwelling generated off Vietnam and Luzon. Two defined indicator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SSTA), the upwelling off the coast of East Vietnam in summer and off the coast of west Luzon Island, reveal seasonal upwelling activities. Both these upwellings appear in normal years, but they diminish during the active warming period. The seasonal upwelling dynamics is dependent on ENSO and is also coherent with the South Eastern Tropical Indian Ocean (SETIO). The intensity of prevailing monsoon varies the proportion of the response to oceanic circulation and heat content, that is, weak monsoons do not promote water in vertical motion and less heat is released. The ocean heat content anomaly (OHCA) indicates whether the budgets for both the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heat content are initiated at the western boundary. Although the OHCA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vortex has not been directly reported, the results of model dynamics studies are favorably comparable with the satellite data. Large-scale Indian-Pacific Ocean meteorological variations have certain strong impacts on the SCS. The teleconnection between ocean and atmosphere shows that the seasonal upwelling is controlled by the complex interplay betwee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sea-air interacting processes. The regional monsoon system changes rapidly in response to oceanic variations. The weak wind stress curl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La Niña cycle of 1998 affects the atmosphere-ocean coupling and hampers the generation of the upwelling. Variations in both the large-scale air-sea interaction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Kuroshio transport impact (1) the generation of vortices over the SCS and (2) the path of movement vortices in the Luzon Strait.Item 台灣中北部晚期中新世以來古沉積環境與前陸盆地之演變-栗林構造層序地層與生物地層之分析(2009) 吳榮章; Wu,J.-C.層序地層學為震測地層學引入沉積體系的觀念,將震測反射相與相應的沉積相劃分為層序和沉積體系,並依照相對海平面升降之海進、海退旋迴,劃分為低水位、海進、高水位及陸棚邊緣體系,並依照沉積物堆積體系和岩相,結合震測、井下電測以及野外露頭資料,以整合解釋盆地內的沉積物岩相分佈,作為推斷儲集岩、生油岩、蓋層及可能地層封閉位置之重要參考。 本研究除對台灣西北部進行層序地層分析外,並特別針對首次在栗林構造所發現之關刀山砂岩丘狀砂體水下扇,對其成因、特性、沉積模式及油氣潛能作深入探究。而由研究結果得知,台灣西部麓山帶附近的確存在低水體系域較深水部分之諸單元;這幾個單元發育完善,生油、儲油、蓋層及封閉組合兼備,應有極高之油氣生產潛能。且台灣西北前陸盆地的肇始(即前淵沉積水深大幅增加或坡度變陡的時間),應較前人研究所推論的時間為早,大約在關刀山砂岩沉積的時候開始 (晚中新世)這個結果,亦將對台灣新第三紀造山帶的瞭解有更深入釐清及重要的影響。 從栗林一號井附近的震測解釋,加上電測解釋的結果,配合層序地層分析栗林一號井之超微化石及有孔虫化石的詳細分析,判定從電測剖面、震測剖面及層序分析中之桂竹林層下段關刀山砂岩所形成之扇狀堆積並非很深之海洋海底平原之濁流沖積扇,而是在蓬萊運動早期形成的斜坡之水下扇(Submarine fan)。本研究提出相關之沉積模式分析;目前除分析其他井下層序地層及建構台灣西北部層序地層架構外,並進一步探討台灣弧-陸碰撞之肇始和前陸盆地沉積之發育情況。Item 高中生個人信念、環境偏好與認知負荷在網路 學習上之效應(2009) 張正杰; Chang Cheng-Chieh本研究嘗試透過問卷量表調查,由高中生「個人知識認識信念」、「網路學習信念」、「網路學習環境偏好」與「認知負荷」等四個量表,由心理與情意層面來探討影響高中生網路學習成效的因素。研究對象為剛升二年級的基隆市高中生,2006年三個班人數共102人,2007年三個班人數共98人,進行為期四週的網路合作學習課程,課程內容攸關全球暖化之議題。高中生個人知識認識信念量表係參考(Schommer’s Episetmology Questionnaire, SEQ)量表,發展出李克特五分量表(Revised Episetmology Questionnaire, REQ),用以瞭解學生的知識與學習信念。認知負荷方面係由學生認知負荷自評表(Self-rating Measures of Cognitive Load, SMCL)來測量學生在網路學習課程中,付出的心智努力與心理負荷程度。本研究自行發展兩個量表,(一)網路學習信念量表(Beliefs about Web-based Learning, BWL),網路學習信念理論基礎源自於計畫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二)網路學習環境偏好(Web-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 Preference ,WLEP) 問卷,係根據Perry所強調之學習環境元素,以及Mioduser 等人針對網路學習環境所做的類別分析研究,而後發展出來。另外,學習成效方面主要以線上測驗與語意流程圖(Flow map method)方式來當作學習成效的指標。最後利用徑路分析(path analysis)統合上述相關因素,建立架構出影響數位學習成效的解釋模式。 研究結果發現:(一)高中生網路學習課程後,在線上測驗分數與語意流程圖中的概念數皆有顯著的進步;(二)徑路分析的結果顯示「網路學習信念」、「學生個人認知負荷」與「學生個人網路學習環境偏好」直接影響到學習成效,而「個人知識認識信念」透過「網路學習信念」與「網路學習環境偏好」可能間接影響到學習成效。 最後,本研究建議未來規劃設計網路學習課程的教學者:(一)設計者需考量在網路習環境中的教材內容與多元學習環境可能會造成學習者的認知負荷,多媒體教材須酌量簡化配合;(二)高中生認為網路學習並非快速,或許配合傳統的雙重教學環境下,學習效果將會更佳;(三)學生網路搜尋的技巧與方式須事先給予訓練或教導;(四)高中生樂於在網路學習環境中進行互動交流,並且偏好具有結構性、以概念學習為主的網路課程設計;在認知過程方面首重於概念的連結與問題解決,互動形式方面則較喜歡與非同步的專家或教師溝通,及與同儕討論區的互動。這些都是本研究針對未來高中生網路課程設計時所給予的建議,以期能有效率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Item 低質量原恆星盤IRAS 16293-2422之溫度及含氘分子研究(2009) 黃慧春; Huang, Hui-Chun我們使用SMA干涉儀陣列觀測到低質量年輕天體IRAS 16293-2422之CH3CN分子,並得知其原雙天體中I16293A之兩種速度分佈組成(1.1 km/s和5.2 km/s)。而另一天體I16293B因訊號較弱而無法量得較可信之動能溫度。天體I16293A所得到之藍移和紅移速度組成之動能溫度分別為165 K和711 K,而單一速度組成所對應之溫度為274 K。加上由CH3OH分子及HCOOCH3分子得到之轉動激發溫度分別為Trot > 250 K和Trot > 150 K,以及在此天體上觀測到之豐富有機分子,皆強烈支持此一接近重質量恆星形成區熱分子雲核之低質量熱核〝corinos〞的存在。我們並首次於此低質量天體I16293偵測到七種含氘分子的空間分佈。除CH3OD/CH3OH之分子比例為0.01 (I16293A)之外,其他分子所得之比例,如DCN /HCN (I16293A 為0.05)、D2CO/H2CO (I16293A為0.49; I16293B為1.04)、HDCS/H2CS (I16293A為0.014; I16293B為0.06)以及CH2CDCN/CH2CHCN (I16293A為0.07; I16293B為0.34),多高於之前單一天線所得到之比值,此一結果暗示含氘分子的分佈較其氫飽和分子之分佈為密集。我們在此低質量原恆星核所得之含氘分子的高比值,與近來我們於長週期彗星C/2002 T7所得之HDCO/H2CO的高比值(~0.8)觀測結果一致。此結果強烈暗示星際中之重氫分子與低質量天體演化路徑接近之原太陽星雲有關聯。Item 密近成對星系及其恆星生成率之研究(2009) 王斌威; Wang Pin-wei這篇論文主要是探討交互作用星系中有哪些物理量會影響星系中的恆星生成率,而在本論文中我們是利用密近成對星系來當作研究樣本。至今,根據前人的工作我們可以知道,星系的形成及演化和星系間的交互作用至為相關,雖說其中有許多物理機制,我們到目前仍未通盤了解。而此篇文章則是先從星系中的恆星生成率的變化量來當作一個探討交互作用星系的切入點,因為基本上我們相信恆星生成活動的活躍與否和交互作用的激烈程度有一定的關聯。至於我們的資料來自兩大部份,一為可見光和紅外波段的觀測數據,另一方面使用大型宇宙學模擬所得出的星系樣本;而我們所專注的物理量主要為星系間的距離變化、成對星系間的質量比和在大尺度空間下的星系密度對於恆星生成率的影響,並比較彼此物理量在不同的時期所伴演的重要性順序為何。此外,成對星系的觀測會受限於儀器上的解析力以及靈敏度和視線方向上投影效果的污染,於是在大型高解析高靈敏度的成對星系巡天觀測運作之前,我們也先利用模擬成對星系的樣本幫助我們來初步量化投影效應所造成的影響,並估計出有多少比例的的密近成對星系仍未被偵測出來。Item 中國雲南省西南部高黎貢與崇山剪切帶構造史之探討(2009) 巫光軒高黎貢與崇山剪切帶在中國雲南省的西南邊。本研究計畫分析此兩條剪切帶間的構造事件說明彼此的構造演化關係,加上利用多種礦物(黑雲母、白雲母及角閃石)之40Ar/39Ar定年結果來決定兩條剪切帶的活動時間,以建立高黎貢與崇山剪切帶對應大地構造在空間與時間上的變化。高黎貢與崇山剪切帶的構造事件包括三期,一期塑性事件、兩期脆性事件。第一期(D1):高黎貢剪切帶沿著鏟形(listric)斷層面進行右移斷層加逆衝斷層的斜滑移剪切;崇山剪切帶沿著傾向向西的斷層面進行左移斷層加逆衝斷層的斜滑移剪切。第二期( D2):高黎貢剪切帶由塑性變形轉為脆性變形,相對活動方向依舊是右移斷層加逆衝斷層的斜滑移;崇山剪切帶由塑性變形轉為脆性變形,相對活動方向依舊是左移斷層加逆衝斷層的斜滑移。第三期( D3):高黎貢剪切帶持續脆性變形,相對活動方向轉變為北段右移,中段左移斷層加正斷層的斜滑移,南段正斷層加左移斷層的斜滑移;崇山剪切帶持續脆性變形,相對活動方向轉變為北段正斷層加左移斷層,南段正斷層。在40Ar/39Ar定年方面,將各礦物之年代與其封存溫度做圖,所得之冷卻曲線顯示高黎貢剪切帶的快速冷卻事件在漸新世晚期到中新世早期(27.7~21.0 Ma)略早於崇山剪切帶的冷卻事件(21.7~19.8 Ma)。故可能的構造演化為:在27 Ma,高黎貢剪切帶成為中南半島脫逸的西界;實皆斷層尚未啟動;崇山剪切帶尚未啟動。21 Ma,高黎貢剪切帶因剪切作用逐漸減弱,使得中南半島脫逸的西界移向實皆斷層;崇山剪切帶啟動;實皆斷層啟動。10 Ma,高黎貢剪切帶被擠壓與旋轉到接近目前的位置,且高黎貢剪切帶南段開始由右移逆斷層轉為左移正斷層;崇山剪切帶已經轉為正斷層;實皆斷層則正式成為中南半島脫逸的西界。Item 錢卓南天深空觀測中不同類型活躍星系核受環境影響之研究(2008) 姚漢林我們藉由研究宇宙間的大尺度結構(如星系團或星系團合併)與 Chandra Deep Field South(CDFS)觀測到的不同類型活躍星系核(AGN)之間的關聯,探討 AGN 的演化受到周圍環境影響的程度。在本研究中 AGN資料是由 CDFS 及 Extended-CDFS(E-CDFS)X射線源合併而來的,所有可分析的 AGN 共 889 筆;而可見光星系目錄是具有多波段觀測及光度紅移的 COMBO-17 觀測資料,在我們所分析的紅移範圍中(z = 0.2 ~ 1.2)共約有 11,500 筆。透過星系–AGN 二點交互相關函數分析、星系二維密度分析以及分析實際以 Friend-of-Friend(FoF)星系團尋找演算法找到的高密度星系區周圍 AGN 分佈,我們發現 Type 1 AGN 與高密度星系區的中心部分關聯性較強;且在這個區域 Type 1 AGN 與星系的比例,存在高於平均比例的趨勢。而關於 Type 2 AGN 大量出現在低紅移處的原因,應該也與高密度星系區有關。在不同的分析下,我們都看到 Type 2 AGN 與成團星系結構存在關聯性。另外,在距離高密度星系區中心 0.5 Mpc 之外圍區域,Type 2 AGN 出現的機率高於 Type 1 AGN,而且我們同樣也在高密度星系區周圍(~ 0.5 Mpc)看到 Type 2 AGN 與星系的比例具有高於平均比例之趨勢。這代表宇宙間可能存在許多尚未觀測到的大尺度結構(由較暗的星系組成),而大尺度結構內星系因為彼此的交互作用而產生大量的 Type 2 AGN。雖然在探討更大尺度的環境(如星系團合併)與 AGN 演化的關聯分析中,由於分析資料的限制,因此沒有具體的證據支持 AGN 的演化受更大尺度環境影響;但在星系團(群)尺度下,我們的結果顯示 AGN 的演化確實受到高密度星系區的影響。我們的結果可提供關於研究 AGN 的演化起源問題的參考,而未來更多深空的觀測也許可以提供我們檢視這些與 AGN 有關聯的大尺度結構之特質,以更進一步了解環境如何影響 AGN 演化的問題。Item 獵戶座KL之複雜有機分子研究(2009) 許育森; Yu-Sen Hsu本研究使用高解析度的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 (Submillimeter Array, SMA) 在 213 GHz 的頻段對獵戶座 KL 進行觀測。由於獵戶座 KL 擁有非常高的亮度 (~ 105 L⊙) 以及相對於我們非常近的距離 (~ 450 pc),加上過去的觀測發現此區域非常豐富且複雜的化學性質,所以獵戶座 KL 提供了我們研究高質量恆星形成區的良好機會。在此研究中我們成功地觀測到 16 個分子 (其中包含 4 個同位素),並且發現它們有顯著地空間分布上的差異。過去的研究認為在獵戶座 KL 的含氮分子主要集中在Hot Core 區域,而含氧分子則集中在 Compact Ridge 區域。但是我們發現這兩種族群的分子其實在這兩個區域之間有部分的重疊,顯示這個重疊的區域可能隱含了在這兩種族群的之間形成上的關聯性。此外,在本次觀測中偵測到的最大的分子丙酮 [(CH_3)_2CO],只有在此重疊區域被觀測到,因此我們推論這個區域的環境可能較適合於更大的分子的形成。再者,我們推論乙基氰 (C_2H_5CN) 的分布可能與獵戶座 KL 的噴流結構有關,其空間分布及光譜特徵均顯示了複雜的結果,我們認為C2H5CN 能夠對於獵戶座 KL 的動力結構有進一步的研究。利用數個有機分子的空間分布,我們對目前在恆星形成區的有機分子演化路徑的化學模型做了初步的測試。若此演化途徑是有效率的,則在不同區域之間演化程度,以及這些分子周圍環境的能量機制的不同,可能是這些有機分子之間的空間上分布差異的一個解釋。本研究在獵戶座 KL 也觀測到可能來自嘧啶 (c-C_4H_4N_2) 的發射譜線,此分子是組成 DNA 以及 RNA 的重要元件,因此它是一個對於尋找太空中外星生命的重要元素。然而,我們需要其他更加確定的結果來佐證我們的發現。本研究有助對於瞭解在恆星形成區域的複雜有機分子的特性,並且對於尋找其他在太空中更複雜的有機分子與生物分子是非常重要的。Item 台灣瑞穗及萬榮地區變質雜岩內碳質物的X光繞射圖譜和拉曼光譜之初步探討(2009) 許倍源; Syu, B.Y.碳質物(CM)常存於泥質岩中,會隨變質度的增加而石墨化,其石墨化程度(GD)受變質温度的影響非常顯著而對變質壓力則較不敏感, 亦不易產生退化變質,因此能紀錄多次變質作用的最高變質温度,為指示最高變質温度的重要物質之ㄧ。今於花蓮縣瑞穗地區及萬榮林道沿線採集大南澳變質雜岩區變質泥質岩共計26個標本,從中萃取CM分析其X光繞射圖譜(XRD)和拉曼光譜(RS),進而推算最高變質温度。 本區XRDCM的圖譜由低2θ角(d≧3.368 Å)與高2θ角(d=3.346~3.356 Å)二個位置的繞射峰所組成,兩者存在d(002)晶面間距差為0.012 Å。隨著GD的增加,低2θ角繞射峰的強度漸減,高2θ角繞射峰的強度漸增,此暗示本區的有序石墨除了一小部分可能來自沉積前已受高變質作用的碎屑外,大部分是由後來的變質作用逐漸產生。繞射峰的峰型在本文中將分為兩型:(1) 圖譜在低角度側出現肩形呈現不對稱者為雙峰型;與(2)圖譜兩側較為對稱如瑞穗段斑點泥質片岩者視為單峰型。若以RSCM温度校正XRDCM温度,可得地質溫度計的公式為: Temp.(℃)= 4.0 × GD + 333 (雙峰型,採用低2θ角繞射峰之GD) Temp.(℃)= 4.5 × GD + 206 (單峰型) 在瑞穗地區玉里層各段地層RSCM所計算最高變質溫度的空間分佈均大約遵照該地層的層序。其中瑞穗段(RSCM平均溫度487±42℃)為厚500公尺的斑點泥質片岩所構成,其層位夾於紅葉段(435±9℃)和虎頭山段(454±16℃)之間與太魯閣層(469±10℃)之上。瑞穗段計算所得溫度為本研究最高,應是岩性特別所致,其值比較接近以往由礦物群所得的最高變質溫度500℃。因此要成為良好的地質溫度計,唯有選擇碳質物含/夾於適當的岩層(如本區厚層的斑點泥質片岩)。 關鍵詞: X光繞射圖譜、大南澳變質雜岩、石墨化、地質溫度計、 拉曼光譜、碳質物、變質泥質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