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6
Browse
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漸層色彩的語意詮釋在視覺傳達設計之應用與研究(2006) 洪大鈞所謂「漸層色彩」,是美的形式原理中的其中一環,是以漸層作為原理,以色彩作為形式,表現美感的規則。漸層色彩也可說是一門自然科學,因「光」的形成,讓世界充滿渾然天成的漸層色彩,光照射到物體,使物體呈現漸層的色彩,經過我們眼睛的接收後,了解立體感覺,這就是漸層色彩表現的基本原理。 漸層色彩在美的形式原理中,其論述只說明基本概念,筆者針對此項作研究創作,研究漸層色彩的形式原理及美感呈現,從相關書籍及視覺傳達設計作品分析後,由語意詮釋漸層色彩的三層說:色彩屬性層次、造形屬性層次、視覺效果層次,藉由著三層次的發現,可為將來從事漸層色彩創作者一個參考的依據。 在視覺傳達設計的領域中,首要學習的即是對美的敏銳度及判斷,學習美的形式原理,讓設計者本身有審美的概念並具備美學素養,才能創作出具「美」的作品,這要仰賴自身學習及閱讀豐富的相關論述,由本研究所探討出的漸層色彩原理,使這必然性的條件實現在視覺傳達設計的規則中。Item 地方形象特色之視覺傳達設計創作與研究-以平溪鄉為例(2010) 蓋憶嫻沒有分秒必爭的紅綠燈;沒有日以繼夜的便利商店;沒有車水馬龍的加油站;沒有人聲鼎沸的速食店;這是臺灣319鄉中,擁有群山環抱、清溪圍繞的世外桃源--臺北縣平溪鄉。 元宵節台灣傳統慶典代表「北天燈,南蜂炮」,平溪鄉是天燈的故鄉;曾是北台灣重要煤礦重鎮,因開採煤礦,形成了聚落,煤鄉文化豐富;運煤而興建的平溪線鐵路,是臺鐵僅存三條小火車支線之一,除具觀光價值外,更是重要的歷史文化資產。除此之外,平溪還擁有臺灣最大的瀑布、最多的壺穴、最美的艷紅鹿子百合,豐富的地方形象特色引人探索。 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討:如何應用視覺傳達設計表現地方形象特色,俾利拓展地方的知名度,並以臺北縣平溪鄉作為實際案例,進行視覺傳達設計與地方形象特色之間的關聯性研究。 本研究方法採用質化研究,以田野調查、個案研究法、口述歷史與深度訪談法進行探討。希冀藉由此研究,提出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視覺設計表現,體驗其帶來的深遠意象,進而喚起鄉民重視平溪地方形象特色的保存與推廣,對視覺設計應用於地方形象特色行銷方面的重視,促進地方觀光活動的經濟效益,達到提升地方生活品質的最終目的。Item 二十世紀西方繪畫元素在校園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以興德國小為例(2008) 林美芳; Mei-fang Lin本文探討二十世紀西方現代主義繪畫元素在臺北市文山區興德國小校園視覺傳達設計中應用,以及以現有空間設計之藝術元素整合識別系統進行視覺傳達設計的歷程,兼涉建構視覺傳達與藝術教育關連體系的設想。 文中首先回顧與本研究主題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各學術領域現有的研究成果,針對視覺經驗與視覺傳達設計、視覺傳達設計中的符號理論、視覺心理學、兒童心理學、識別系統理論,以及視覺藝術教育理論、藝術史學方面的相關理論與研究等與校園視覺傳達設計實踐的關連,逐一進行評估。 繼而以興德國小在校園視覺傳達設計方面的實務經驗為標本,驗證理論與實務實驗。包括構思擷取不同現代主義流派、風格的平面藝術元素,並結合視覺教育考量,建構校園視覺環境的過程及要點;校園視覺傳達設計影響校園視覺形象的具體機制,進而歸納出校園環境視覺設計基礎的建立過程及從中獲取的經驗法則。 在此基礎上,歸納研究者展開校園環境視覺整合設計的過程與經驗,進一步探討並具體呈現了研究者以整合校園環境視覺設計為目標,建構校園識別系統、設計學校卡通代言人、設計學校網頁,重新規劃學校視覺形象的思考與實踐過程;也對整合校園環境視覺設計在學校視覺行銷中的具體作用進行了討論。Item 視覺傳達設計之創意構思方法研究(2008) 陳信文; Chen Shin-Wen在視覺傳達設計實務中,我們經常會以設計的創意度來衡量作品的好與不好,究竟「創意」是為何物?而視覺傳達設計的「創意表現」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視覺形式?具有創意的設計是否有標準可遵循?這些疑問是本研究最想釐清的課題,而本研究最終的企圖是建構一個「視覺傳達設計之創意構思方法」為目的,以作為往後實務創作上可依循的設計參考架構。 本研究從文獻探討著手,希望透過學者專家在視覺傳達設計這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來釐清關於視覺傳達設計這一門技術的基本學理原則,透過實際設計競賽的案例分析,與虛擬設計題目來進行「視覺傳達設計之創意構思方法」的實際創作應用測試,透過這兩個階段的驗證,希望從學理原則與實務應用兩相對照中,歸納出既有學理基礎又合於實務要求的「視覺傳達設計之創意構思方法」。 本研究最終結論歸納出「創意」是個人感受問題無法逐一探討,但是可以追求共通的創意準則,這評估「視覺傳達設計的創意特徵」五項條件為:1.具原創精神的視覺呈現,無前例可循。2.具有強烈的視覺吸引力,整體呈現美感與張力的視覺構成。3.傳達單純的意念,直接命中核心不會令人產生模擬兩可的歧異解讀。4.構思巧妙,作品具有多層次的解讀趣味。5.觀者認定的創意作品,必然碰觸到其心靈而造成感動。而有一個正確而周延的「視覺傳達設計之創意構思方法」作為設計創作的執行參考架構,確實是有幫助的,它可以幫助創作者: 設計發想前:幫助你掌握議題核心,讓你知道該往哪一個方向收集資料,以及怎麼收集資料。 設計構思中:幫助擴散思考,刺激思緒產生新的觀點。 色稿執行後:幫助檢核與評估設計作品視覺表現的成效。Item 色彩、紋理在視覺傳達設計的應用研究-以熱帶魚為例(2006) 李毓禮; Lee Yu-Li摘要 色彩與紋理,是決定物體表面主要特徵。紋理,或稱質感,與形狀、色彩同為造形三大要素。除物體本身的形態,色彩與紋理是操縱視覺心理最直接的一種因素。”光 ”讓人們看見一切,有光便有色彩,它讓人們看到各式各樣的色彩、紋理、形狀。於是人類倘佯生活其中,享受大地渾然天成的各式美景與生命氣息,藉由感官刺激和生活經驗,透過視覺及思考,以不同形式、方法作成紀錄,或成傳承教材,或成曠世鉅作。 熱帶魚是色彩最豐富、最繽紛的物種之一,本研究在探討熱帶魚的色彩、紋理對視覺傳達設計領域的影響和應用。在視覺傳達設計方面,取材各種不同熱帶魚之色彩與紋理,在腦中激發成圖像,輔以電腦繪圖工具的操作,實現創作的精髓,傳達設計者的創作實驗理念。本研究共計五章: 第一章緒論,論述研究背景、動機與研究目的,並說明研究方法、流程和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二章文獻探討,從造形三大要素和圖案設計的表現形式,解析色彩、紋理對設計構成的重要性。藉由探討熱帶魚豐富、多樣化的色彩、紋理,歸納與分析後得到其調性與屬性,進而創作海報。 第三章色彩、紋理在視覺傳達設計之探討,將說明視覺傳達設計之涵義,闡述其在四大領域的應用概況--視覺傳達設計創作風格分析、色彩、紋理與視覺傳達設計之關係、蒐集以熱帶魚為題材的創作分析、探討熱帶魚在視覺傳達設計應用的可能性。 第四章創作理念和方法則敘述創作理念、思考與過程、實際創作作品說明,以及創作衍生發展的相關視覺傳達設計作品,強化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以此類推至同質性的相關研究。 第五章結論與後續創作計劃,對色彩、紋理在視覺傳達設計的應用研究作一總結,並提出後續創作計劃的可能性。Item 剪影於視覺傳達設計之探討--以女性圖像海報設計為例(2006) 曾美蓮從原始壁畫到近代設計,人類一直不斷發明最適切與快速的溝通媒介。從具象描繪到濃縮的符號表現,所傳達的不只是所要描述的表徵,更蘊含著表象內深藏的精神。剪影的表達,是靠視覺經驗的累積而逐漸形成,將具象圖形去蕪存菁,只留下大眾所共同經驗之辨識特徵,這在視覺傳達上是極重要的形式與效果呈現。在應用於視覺傳達設計方面,從海報設計到視覺識別系統,生活中無一不充斥著應用範圍,其可使用的方式與層次相當廣泛,若能再作分析與整理歸納,則對未來視覺傳達設計之應用則將有所助益。 剪影之表現形式,是將具象圖像簡化為具有強烈特徵性之輪廓的視覺符號,使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深刻印象,進而吸引觀賞者深入了解其內容,達到傳達的目的。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人們的注意力不斷被分散,而視覺對象越是簡潔,視覺經驗就能更快速地掌握出對象的重點,並進一步作出推論與判斷。而剪影便是經過對物形簡化後所得到的一種形式,再經過經驗之推論與印證後得到傳遞者之訊息。 本創作先以視覺化的方式,分析「剪影」之種類,並將其結果轉化為設計上可利用之元素,經過整理、歸納、分析後,架構出創作的因子,並表現出「少即是多」的視覺新感受。以女性成長為主題,藉由簡潔卻富深刻意涵之肢體動作予以創作設計,靈活運用女性圖像之「剪影」,將其與視覺構成要素重新組合成精簡的海報設計作品。創作主題中,試著用表象、隱喻、幽默的方式,表達身為女性面對自我成長之意圖與努力。 經研究分析後發現,剪影形式最適合表現之媒介為海報設計;此外,報紙廣告、雜誌廣告亦適用,而運用在網際網路多媒體上更是恰當。剪影形式不僅可提高傳輸效率與節省瀏覽者之時間,並可在複雜之視覺環境中穎而出,達成強烈且迅速之視覺傳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