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農民市集的商品鍊---另類農糧網絡與關係空間的形塑
    (2009/08-2010/07) 譚鴻仁
    農民市集主要的特色是在地生產,由農民直接販售農產品予消費者。因此, 它是一個具地方文化、環境與農業特色的農產品銷售市場,提供農民與消費者面 對面的溝通機會,並無盤商存在於生產與消費的網絡上。農民市集的出現反映出 一定的消費者偏好以及對環保、健康與安全等論述的回應,也是生產者直接獲得 零售價格的市場。在全球化下,它亦展現出地方回應農業全球化的另類發展策略。 台灣近年在主要的都會區都出現了農民市集,販售在地生產的有機或認證之 農產品。但是這些農民市集的出現呈現出某些地方差異與地方特性。本研究以台 北與台中兩個都會區的農民市集為個案,探討農民市集的生產鏈、品質治理以及 關係空間的形成過程。本研究希望透過對個案的探索。了解農民市集的制度架 構、市場機制與消費偏好,提出台灣面對農業全球化的另類農業發展策略。
  • Item
    茶產業與地方發展---椪風茶的品質治理
    (2008/08-2009/07) 譚鴻仁
    台灣的茶業生產早期以北部為主,早期北部茶園的生產方式是茶農負責生產 茶葉的原料,而大型茶廠則負責加工茶菁形成一種福特主義式的加工生產方式。 在北部的茶區因為政府的政策而形成路徑依賴,在台灣逐漸工業化之後因為工資 上漲與外銷市場上失去競爭力,形成轉型的壓力。約在1980 年代後期,椪風茶 成為北埔與峨眉兩鄉鎮茶葉生產的主力。椪風茶對新竹地區的茶產業產生了重要 的影響。椪風茶的生產特性使得它為其他茶產互接受,成為提高茶區產值的良 方。椪風茶帶動的生產方式的改變引發一個福特式生產方式與後福特生產方式的 衝突。在較巨觀的尺度審視了椪風茶帶動地方農業的轉型,由福特式生產轉向替 代性農糧網絡後,本研究首要的疑問就是北埔、峨眉等地的生產模式以及其背後 的社會、經濟關係如何變化與如何配合與支援這股變化。其次,本研究希望處理 的是較微觀商品的認識論的議題:椪風茶何以可以為社會接受,它具有什麼品 質,以及它如何為大眾接受這些品質。
  • Item
    賣梨者言---台灣高接梨品質治理的地理分析
    (2010/08-2011/07) 譚鴻仁
    台灣生產高接梨已有三十餘年的歷史。高接梨是一項高經濟價值的農產品,而台灣 不同地區皆有生產高接梨。目前市場上同品種的高接梨存在著因地方差別而產生的價格 區間。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即在藉由三個個案研究,探討為什麼不同地方的高接梨會產生 出不同的價值與價格?高接梨的社會生命史是如何發展的?地方差異如何形成不同的高 接梨的差異的社會生命史?農民與哪些行動者共同營造出高接梨的社會生命史?而不同 地區的高接梨社會生命史又對地方的文化與社會產生何種影響?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高接梨的社會生命史以及它們的地方差異。社會生命史中,物 的轉化的進一步釐清,則會牽引出物的商品鍊、價值鍊與品質治理等理論,來說明物在 轉化價值的過程中,物的品質如何被塑造與被哪些行動者所共同影響?當然,物的價值 差異除了反映在物的價格之上,也反映在物的商品化過程與社會鑲嵌與傳統的互動之上。 關鍵詞: 高接梨,品質治理,傳統理論,商品化。